在培训会的最后,卢章洪总结说,医学教育工作者要深刻理解医学教育和管理的先进理念,有效运用科学的医学教育管理方法,建立系统的质量监测和控制体系,从而构建全方位的培训管理体系。
为进一步贯彻落实吉林大学医学教育创新发展工作要求,提升教师授课水平和核心胜任力,2022年11月26日下午,吉林大学白求恩第一临床医学院(以下简称:吉大一院)邀请武汉大学人民医院教学办公室副主任、毕业后医学教育办公室主任卢章洪,开展了题为《基于胜任力的临床能力评估方法选择与应用》的讲座。吉大一院教学部副主任朴美花、徐征,各学系主任、授课教师、全脱产教学秘书共计200余人参加活动,活动由朴美花主持。
美花首先向各位参会人员介绍了什么是临床胜任力和临床能力,并介绍了卢章洪在医学教育研究领域,尤其是提升临床胜任力方面的突出造诣。卢章洪通过交流互动的方式,鼓励参会老师们从个人教学经历出发,提出自己在教学中的疑惑以及想在培训中了解的问题。
卢章洪从评价目的、评价方法以及评价质量三方面,对临床能力评估方法的选择进行了系统而详细的介绍。他指出,首先要明确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在不同层面的含义,明确临床医师和带教医师的不同属性,并通过对“临床能力培养目标”的分层讲解,解释了“评估目的”的根本意义。
在卢章洪与各位教师的交流讨论环节中,他从网络试卷与纸质试卷的优缺点比较、借助标准化病人进行学习的优点与挑战等方面,与参会教师共同研讨,并逐一解答了教师们的困惑。
卢章洪还根据米勒金字塔对针对不同能力层次的评估方法的选择进行了详细分析。通过柯氏四级评估体系,从反应层的自评、互评、360°评价,掌握层的理论考核、模拟操作考核,行为层的DOPS、mini-CEX,效益层的培训结局、医疗结局四个方面逐层展开,深入分析,融合个人经验,深入浅出,形成了一套胜任力与评价体系间的逻辑建构。
关于对评价方法本身的质量把控,卢章洪指出,评价体系既要看效度,又要看信度。一方面要能从结果推断目标,另一方面又要保证结果拥有稳定性。因此一个设计精良的可信任量表对评估质量的影响是巨大的,同时把抽象的描述转换为具体的表达,可以使评估中的评分更加精准、更加清晰。
在培训会的最后,卢章洪总结说,医学教育工作者要深刻理解医学教育和管理的先进理念,有效运用科学的医学教育管理方法,建立系统的质量监测和控制体系,从而构建全方位的培训管理体系。只有用心做好这一系列工作,才能真正回答好“为谁培养人、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的三大问题。
END
来源丨教学部
摄影、提交丨朴美花
科室撰稿丨齐啸天
科室审阅丨杨明
责编丨薛奥
编审丨于姗姗
发布丨宣传统战办公室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人点赞
人收藏
打赏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您已认证成功,可享专属会员优惠,买1年送3个月!
开通会员,资料、课程、直播、报告等海量内容免费看!
打赏金额
认可我就打赏我~
1元 5元 10元 20元 50元 其它打赏作者
认可我就打赏我~
扫描二维码
立即打赏给Ta吧!
温馨提示:仅支持微信支付!
已收到您的咨询诉求 我们会尽快联系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