涉核酸概念的公司!

2022
12/01

+
分享
评论
IVD资讯
A-
A+

这些大品牌是心平气和地坐下来积极参与集采,还是纷纷跟随他们国家商务部规则对出口,特别是对华出口的产品进行限制和刁难,大家心里面也可以有一个自己的判断,手中有没有枪,差别还是很大的。

来源:Med新青年

昨天我们听说现在有一个分类叫做涉核酸检测上市公司?那我们就来看一看他们把国内涉核酸概念的公司拉出来聊了一下,大致可以分为三类:

1 . 抗原试剂生产企业 ,这部分企业营收还都不低,利润也不错,但普遍以外销为主,因为国内使用抗原的频率和次数都还是比较少。

2.  核酸试剂生产企业 , 在经历了多轮集采降价之后,市场已经基本洗牌完毕,在今年全国疫情散发使用量暴增的情况下,依然可以看出利润率的增速远低于营收的增速,生产企业也几乎没有小厂家存在,剩下几个大厂家靠 规模效应 去赚钱,这样子的市场还存在暴利的可能吗?

3.  三方检测机构, 这也是最近的舆论焦点,还是那句话:公信力易损不易建,一些害群之马影响了整个三方检测的形象,也让过去两年做出的贡献荡然无存,令人扼腕叹息,但在这个时代前所未有的数据溯源体系面前,这些行为无疑是玩火,也可以看到这段时间对相关机构和人员的严惩。同时,三方检测机构利润的高低,可以通过几家龙头的数据看到,并没有想象的那么惊人,毕竟从业者都知道这是一个完全靠边际效应过日子的领域。

然后又有人提出了一个新的问题:

国外有核酸上市公司吗?

好问题,不仅有,还有一把, 直接看数据吧:

西门子:2022财年营收增长5.9%,达217亿欧元左右。营收增长 5.9%,达 217 亿欧元左右。所有业务的可比营收均实现了显著增长:影像业务、瓦里安业务和临床治疗业务分别增长 5.8%、6.5 %和 5.7%;实验室诊断业务增长 6.6%,其中 包括新冠病毒抗原快速检测业务所创造的 15 亿欧元营收

BD:2022财年在体外诊断领域,本季度 COVID-19 检测业绩销售额总计 3700 万美元,虽超过了 JP Morgan 分析师的预期。但相比之下, 一年前的收入为 3.16 亿美元。 BD 的生命科学部门(包括诊断)的收入与去年(2021年)同期相比下降了 16%。

雅培:2021年总营收430亿美元。雅培包括新冠家用抗原检测BinaxNow在内的与 新冠检测相关的销售额在2021年达到77亿美元,几乎是2020年39亿美元的两倍

Quidel:2021财年营收17亿美元,而 新冠相关产品的销售额占2021年营收的75%,即13亿美元, 比2020年的8.91亿美元增长42%。

罗氏:2021财年分子实验室的销售额从去年的37.6亿瑞士法郎增长了28%,达到48.1亿瑞士法郎,为诊断产品的销售额贡献了27%。分子诊断业务增长 主要受新冠疫情推动 ,特别是Delta变异病毒推动了疫情防控检测数量,尤其是高通量PCR检测的增加。Schinecker还表示,自新冠肺炎大流行开始以来,罗氏已经交付了 超过12亿次新冠病毒检测。 他指出,未来的需求将取决于多种因素,包括目前与Omicron变种有关的激增的时间长短、新变种的出现或以前变种的重新出现,以及疫苗的有效性。

丹纳赫:诊断的细分业务数据未披露,据财报描述,COVID-19分子诊断对整个部门的销售额增长做出了重大贡献。预计截至今年(2022年)底,新冠检测产品营收将达到 约25亿美元

赛沛:2022第一季度: 本季度的呼吸测试业务收入达9亿美元 ,超出了公司预期,但随着奥密克戎在大多数地区的激增消退,这部分业务在全球范围内的收入将有所放缓。

梅里埃:2022第二季度:分子生物学部门的 销售额从 2.139 亿欧元跃升 42% 至 3.043 亿欧元,这是由于在 COVID-19 高传播和流感病例逐年增加的背景下,美国对 BioFire 呼吸panel的需求强劲。 该公司表示,在胃肠道和血液培养鉴定panel的带动下,非呼吸panel的销售在第二季度也有稳健的表现。

Quest:第三方检测结构,没有看到太细分的数据,2022年Q 3财报 实现营收24.86亿美元, 预期值为23.3亿美元,超出市场预期6.70%。

所以国外不仅有核酸上市公司,还很多,销售金额和测试数也都不少,值得一提的是,以上这些跨国大公司在新冠相关产品的销售上也有与中国企业合作,比如西门子就是采用ODM模式,由中国企业生产,西门子在美国销售。

而这些企业销售的市场主要还是针对欧美,产品价格和成本毫无疑问都会比我们现在的高很多,对比一下国内外抗原检测、核酸检测的付费就知道了。

无论是核酸还是抗原,都只是一种医疗检测工具,在现在已经逐渐进入完全竞争的医疗市场,想牟取暴力都是不太可能的,毕竟有那么多的竞争对手。

更不用阴谋论去揣测和分析, 好公司不论上不上市都有人争着抢着去投资 ,竞争力不够上市即破发甚至退市也不是没有,以后资本市场的大门一定会更开,进去之后的压力也只会更大,毕竟投资人的钱也都是真金白银,不会陪任何人演戏。

分析还没有结束,我们可以看到国内外这个市场的 参与者有不小的差异

国外的新冠业务很多还是一些龙头在做,这也间接反映国内、外行业和市场的Dynamic(活跃)程度:

因为国内企业 快速反应的特点、机制或者基因 ,当市场上出现一个商机的时候,这些企业就会非常快的进入到这些产品的领域,一开始达到准入条件的产品可能也并不完美,但随着客户反馈和市场要求,凭借着 离市场近的优势和快反的基因 ,迅速地进行调整,可以看到这两年,特别是今年普遍生产企业的产品质量都上了一个新的台阶。

另外,无论是由于过去判断的失误,还是企业自身积累资源的多少,国内核酸试剂领域并没有一些过去大家认为的龙头企业参与,而主要是分子诊断细分领域的龙头或者一些新玩家在参与。

国外则不太相似 ,主要参与的还是一些大企业, 个人觉得背后有两个原因:一方面是这些企业之前在分子领域也有所布局,包括几家龙头企业之前在分子、测序也都在进行或战略、或风险的投资,所以疫情之后也都纷纷推出自己的核酸和抗原检测试剂;

另一方面国外小企业的外部环境和国内是不一样的,特别是对于新冠疫情检测试剂这种对 货物交付时间要求极高的产品 ,国外采用居家抗原检测,生产能力更是关键,这也成就了一些优秀国内企业的出海,包括曾占到美国市场一半以上的九安,以及成为西门子获批产品ODM合作伙伴的东方生物(整个产品的设计、技术、工艺、质量保障、生产等由东方生物保障,西门子医疗提供品牌、销售渠道及专业的培训指导、售后服务体系等保障)

如果是一家在国外的小企业,大家可以想象他还需要去解决扩大厂区、增加生产线产能、重新注册这些表面的问题,更不用说涉及到当企业营销数量翻一个数量级之后,企业内部质量、营销体系管理上的问题。

所以在这几年,很少看到国外有新的品牌通过疫情脱颖而出,这是不是也间接证明国外的IVD市场有些 阶级固

完善的资本市场可以帮助初创企业更好地起步,实现优秀技术和产品的商业化,但这世间的一切都是明码标价,也可以看到这些优秀的创新型公司几乎无一例外地全部被龙头企业最后通过各种商业手段或收购,或兼并。

这样的事情大概率是不太会在国内发生的,企业都有王侯将相宁有种乎的野心,而且现在外部的政策和商业环境的利好都已经释放到最大,大家都憋着口气想自己冲到前面去,所以有些人说国内营商环境不如海外,其实这要看你从哪个维度去看,从效率角度来讲, 中国制造和供应链的优势依然是明显的

如果我们没有自己国内优秀的核酸生产企业脱颖而出,那可想而知,我们大概率或者必然要 采购进口的核酸检测产品? 这些大品牌是心平气和地坐下来积极参与集采 ,还是纷纷跟随他们国家商务部规则对出口,特别是对华 出口的产品进行限制和刁难 ,大家心里面也可以有一个自己的判断,手中有没有枪,差别还是很大的。

所以,体外诊断行业我们整体和发达国家的水平差距是客观存在的,但不代表我们所有的事情和标准要去和国外看齐,特别是我们现在有越来越多做得不错的地方。

消除偏见(这很难,尽量做到客观),择其善者而从之才是一个正确的态度。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本文由“健康号”用户上传、授权发布,以上内容(含文字、图片、视频)不代表健康界立场。“健康号”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如有转载、侵权等任何问题,请联系健康界(jkh@hmkx.cn)处理。
关键词:
核酸,企业,检测,疫情

人点赞

收藏

人收藏

打赏

打赏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我有话说

0条评论

0/500

评论字数超出限制

表情
评论

为你推荐

推荐课程


社群

  • 医生交流群 加入
  • 医院运营群 加入
  • 医技交流群 加入
  • 护士交流群 加入
  • 大健康行业交流群 加入

精彩视频

您的申请提交成功

确定 取消
剩余5
×

打赏金额

认可我就打赏我~

1元 5元 10元 20元 50元 其它

打赏

打赏作者

认可我就打赏我~

×

扫描二维码

立即打赏给Ta吧!

温馨提示:仅支持微信支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