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T肺结节智能筛查系统
影像检查
应用于精准影像阅片及诊断
联影智能CT肺结节智能筛查系统可精准检出3mm及以上肺结节,提供结节长短径、体积、密度、成分组成等多维分析结果,自动生成结节良恶性程度预测,辅助医生高效诊断,并提供全自动化、智能化的随访评估分析,自动定位匹配结节,实现多维度联动阅片。
全国三甲医院日均接待200名肺结节检查患者,每位患者常规产生200~300幅影像图片,且影像数量年增长率为30%,而医生数量年增长率仅为4.1%,导致阅片医生资源短缺且影像诊断任务重。
针对不同应用场景下的技术创新、产品创新、业务模式、商业模式的创新。
功能一:结节秒级精准检出,大幅降低漏诊率
CT肺结节智能筛查系统可以秒级检出实性、钙化、部分实性、磨玻璃等不同密度类型肺结节,可自动定位结节所在肺段。结节大小覆盖大于3mm的小结节与大于75px的占位性病变。CT肺结节智能筛查系统对易漏诊的磨玻璃结节敏感性高,能有效降低结节漏诊率,同时提高医生的诊断信心。
肺结节智能检出
功能二:多维量化分析,全面提供病灶信息
CT肺结节智能筛查系统提供长短径、病灶体积、结节密度等相关量化信息。提供结节内部成分分析、典型组学特征值分析以及边缘征象检出,全面展现病灶信息。
肺结节多维量化分析
CT肺结节智能筛查系统支持结节局部VR图像显示,辅助医生查看结节、血管和其它组织的相对位置关系,助力精准诊断。
肺结节局部VR图
功能三:风险等级智能评估,助力精准决策
CT肺结节智能筛查系统以病理结果为依据,能实现结节风险概率的智能预测,并对风险概率值高的结节重点提示。同时基于结节的基本信息,显示不同指南中对结节的风险等级评估,并提供随访建议供医生参考,指南包括:Lung-RADs,NCCN,Fleischner,中国肺部结节分类、诊断与治疗指南,肺结节诊治中国专家共识(2018年版)。在为医生提供更多参考信息的同时,也能助力医生进行精准决策。
结节风险智能预测信息提示
指南意见选择
功能四:智能归档和打印,多种报告模板可供选择
CT肺结节智能筛查系统提供多类型报告模板,同时支持不同医院场景下的报告模板定制化。医生可以选择关键病灶一键生成图文报告,便于医生与患者进行交流,替代传统手动输入写报告的方式,简化医生工作流,节约医生的报告书写时间。
胶片打印预览界面与报告模板选择
功能五:智能随访,精确配准
CT肺结节智能筛查系统具备图像配准(当前-历史影像智能配准)、图层配准(同步翻阅、缩放、调窗、MPR等)、病灶配准(自动找到匹配结节、新增结节与消失结节)以及病灶跟踪随访(量化随访分析,计算结节倍增时间等)等随访相关功能,实现全自动精准配准,帮助医生更加灵活、高效地阅片,协助医生精准评估病情发展。
肺结节随访界面
华西医院和联影智能共同打造了以首个中国版Lung-RADS&肺结节良恶性预测评估为核心的肺结节筛查和报告系统,助力将华西医院的优质资源与专家经验下沉基层,赋能健康中国。
为探索出一套适用于中国人的肺结节诊断分级标准,华西医院与联影智能合作,基于数十万级影像数据、临床参数和病理结果,打造出中国版Lung-RADS肺结节AI评估系统,对肺结节进行低、中、高危、极高危的精准分级,这是首套中国版Lung-RADS肺结节分级标准,专为中国人肺部"独家定制"参考指南,有效辅助医生精准诊断肺结节。
为更好地解决基层地区早癌筛查的种种难点,联影智能率先将肺结节筛查和报告系统和中国Lung-RADS&肺结节良恶性预测评估系统搭载进联影智慧健康管理移动车,借助其移动化的优势,将优质的医疗资源送入千家万户,让基层民众不用来回奔波就能获得华西AI医生的"上门服务",帮助基层地区癌症筛查水平跃上新的台阶。
根据2020年《全国癌症统计报告》,中国癌症死亡人数约300万,其中肺癌人数有近71.5万,占癌症死亡人数的23.8%。肺结节是肺癌的“信号灯”,是临床上一种常见的现象。但恶性结节早期发病比较隐匿,如果不进行早期干预,会迅速发展成为肺癌。如果能在早期阶段对恶性结节进行切除,将明显改善肺癌患者的预后。
上海联影智能医疗科技有限公司(“联影智能”)是联影集团旗下的人工智能公司,2017 年底成立于上海,是集团在人工智能领域中的重要战略布局。依托联影集团高性能的软硬件技术平台与资源优势,联影智能已成为一家能够提供多场景、多疾病、全流程、一体化智能解决方案的医疗 AI 企业,以 AI 赋能临床、科研及设备,覆盖院级管理、医疗创新生态、工作流优化、精准诊疗、个人健康管理等多个 AI 应用场景。
截至目前,联影智能已经获得五张 NMPA 三类证,涵盖呼吸、神经、骨科、放疗四大领域,产品落地全国千余家医院,贯穿成像、筛查、随访、诊断、治疗、评估全流程六大环节。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精彩评论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