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诊“就医宝典”:急诊科主任说一定要注意这几点!
急诊是指紧急救治和抢救 急诊的存在保证了 患者在突发疾病、受意外伤害时 能在最短时间内 得到专业、科学的救治
很多患者来看病 不知道要准备哪些东西 甚至因为紧张遗忘东西 今天,我院急诊科主任秦海东 为大家整理了“就医宝典”
1 记录
感冒发热的病人在家多量几次体温并记录下来,尤其是在畏寒、寒战、身体酸痛时。就诊时病人常因自服退热药或路上吹冷风,量体温时不发热,使医生不能正确了解病人发热的热型。
2 带样本
咳嗽、咳痰、咯血的病人应注意痰的性状,比如稀薄或黏稠、白色或黄脓、带血丝血块,必要时用小盒子带些痰样本。
3 带标本
腹泻的病人可以带粪便标本来医院化验。特别注意用棉签挑取像鼻涕样的黏胨部分或呈红色绿色特异的部分。否则到医院后再留粪便标本费时费事,如转变成水泻后,医生不易分析病因。
4 留现场
胃肠溃疡病人易出血,应及时留取呕吐物和粪便,特别是咖啡色、黑色的部分,以便鉴别是否有出血。
5 请监测
心脏病或心慌、眩晕、眼睛发黑、晕厥的患者,在发作时自己或家人要帮助数一下脉搏,记录下频率、强弱和节律,有利于医生鉴别是心血管病还是脑血管病。这类疾病多为阵发性,病人到医院检查心电图和CT时往往已恢复正常,给诊断带来困难。因此及时记录当时状况非常必要。
6 及时量
脑血管病或高血压发作时常伴有头晕、呕吐、肢体麻木乏力、昏迷等,应及时测量血压。若血压明显高于平常则应先给予平卧和服降压药。
7 先预检
腹痛的病因多种多样,胃肠炎、胆结石、肾结石、胰腺炎、心肌梗死、宫外孕都可引起腹痛。病人就诊前应先到预检台向护士说明病情,在护士指导下分流至相应科室就诊。
8 带药瓶
昏迷或疑似中毒、长期抑郁的病人,应在其身边寻找空药瓶及农药瓶,检查长期服用的降糖药、降压药、精神镇静药等有无明显缺少,并带药瓶到医院检查。
9 喝糖水
心慌、冷汗、乏力的病人应平卧,测量血压和血糖。如果有低血糖应先吃些巧克力、糖水。
10 先问人
若聚餐后出现呕吐、腹泻、腹痛症状应询问同席就餐者有无异常,便于查找病因及病原体。
11 一测一服再一按
鼻出血的病人如平时有高血压应先测量血压,通常是由于血压飙升引起,服用降压药并按压止血后再就诊。
12 头偏要牢记
协助醉酒或反复呕吐的病人就诊,应把病人头部偏向一侧,防止呕吐物被误吸入气管,引起窒息。
13 就医几件套
就诊前,病人最好找出以前的病历、出院小结、重要化验检查单一并带上(曾在我院就诊过的患者,医生可在电脑上直接查阅患者既往所有检查、治疗及影像结果,非常快捷,方便了老患者),以便医生快速准确了解既往病史,也避免一些重复检查。平时长期服用的药物、喷雾剂或最近自服的药物,要把药瓶或说明书带给医生,也防止重复开药。
14 表述要清楚
病人向医生说明病情时,先重点说明最难受的一两个症状,再按时间顺序从诱因、病情发展、加重过程、自服药后的效果等顺序说明。一定要向医生说明“糖尿病、冠心病、高血压、肝炎、肾病、药物过敏”等病史,对医生诊断和用药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如不说清特殊情况,有可能在诊断和治疗中埋下隐患。
15 电话咨询
皮肤、口腔、耳鼻喉科、儿科、眼科等,有的医院没有夜间急诊,就诊前最好电话咨询医院急诊预检室。
16 不急躁
就诊时,有些疾病的诊断需要时间,有些项目需要反复检查、动态观察。有时医生忙于抢救危重病人可能会改变诊疗次序。病人要予以理解,避免急躁。
就医小结
对医生而言,急诊是高强度、高风险的岗位。不管面对腹痛、昏迷、发热还是胸痛等病人,急诊科医生要在最短的时间里,针对病人的症状在几十种疾病中进行鉴别,对检查结果进行评估,治疗中进行观察。一次成功的救治是病人与医生共同协助的结果。如果就诊时您能记起这些小知识,做到急而不乱,会对抢救和治疗有所帮助。
本期专家简介
秦海东
中共党员 急诊科主任 主任医师 医学博士 副教授 中华医学会急诊分会危重病质量管理学组委员,江苏省急诊医学分会委员,江苏省灾难医学分会副主任委员,江苏省医师协会灾害医学专委会副主任委员,江苏省急诊质控中心、院前急救质控中心委员,南京急诊医学分会副主任委员,南京灾难医
学分会主任委员等。 擅长:危重症、心肺脑复苏、心脑血管疾病、急性冠脉综合征、急性心力衰竭、中风等。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精彩评论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