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护宫颈健康的“三勇士”
病例
黄女士38岁,从未想过,第一次带60岁的母亲去看病,就被告知,母亲绝经后的出血元凶竟是可怕的“宫颈癌”。她怎么也想不通,没症状,没不适,怎么流了点血,就得宫颈肿瘤了呢?
慌乱中,她和医生说,自己也要做个检查。结果,无独有偶,发现竟然也是HPV感染,赶紧在医生的建议下做了阴道镜检查,所幸,发现得非常及时,是个宫颈癌前病变。
一个月后,术后恢复良好的黄女士,带着16岁的女儿来到了医院,因为她的医生告诉她,预防HPV从青少年接种HPV疫苗开始。
2020年世卫组织发布了的《加速消除宫颈癌全球战略》,这其中有三个关键措施:疫苗接种、筛查和治疗。医学上,我们称之为宫颈癌三级预防。如果能够成功实施这三项措施,那么到2050年可以减少40%以上的新病例以及500万相关死亡。这标志着全球首次承诺消除一种癌症。
这个真实的祖孙三代的故事,完整地映射出守护我们宫颈健康的“三勇士”,即宫颈癌的三级预防策略。
一级预防
——守护宫颈健康的“第一勇士”
宫颈癌(cervical cancer)是最常见的妇科恶性肿瘤之一。目前在我们国家,宫颈癌发病率位居女性生殖道恶性肿瘤的首位,每年新发病例数12-14万,并且逐年呈现年轻化趋势。
研究发现,宫颈癌是所有恶性肿瘤中,唯一病因明确的、可以早期发现并有望彻底消灭的癌症!99.7%的宫颈癌病因是HPV的持续感染。
守护宫颈健康的“第一勇士”------即病因预防,接种HPV疫苗。目前可获得的疫苗种类及接种年龄要求:
尤其是随着HPV九价疫苗的扩龄,越来越多的女性朋友们,尤其是青少年们将在疫苗的保护下,最大程度地远离HPV感染的风险。这个“第一勇士”的称呼真的是实至名归!
二级预防
——守护宫颈健康的“中坚力量”
二级预防即宫颈癌筛查,也就是大家很多人口中的“两癌普查”之一。主要筛查的项目即宫颈细胞学检查(如巴氏刮片、液基细胞学TCT/LCT等)、宫颈HPV检查。随着健康水平的不断提升,越来越多的人会选择宫颈细胞学+HPV检查的联合筛查方式,能够最大限度地发现宫颈病变,做到早筛查、早治疗。
科学筛查至关重要,2021年国家卫健委《宫颈癌筛查工作方案》,对宫颈癌的筛查工作作了明确的规定:
各地应当积极动员35-64周岁妇女的目标人群到相关医疗机构接受宫颈癌筛查。宫颈癌初筛。可采用以下方法:
1. 宫颈细胞学检查。包括取材、制片及阅片,采用子宫颈/阴道细胞学TBS(The Bethesda System)报告系统 对宫颈细胞进行评价。原则上每3年筛查一次。
2. 高危型 HPV 检测。包括取材、保存、实验室检测及报告。HPV检测所采用的技术平台及其产品至少要包含世界卫生组织明确确认的14种高危型别,包括:HPV16、18、31、33、35、39、45、51、52、56、58、59、66、68等亚型。原则上每5年筛查一次。
三级预防
——守护宫颈健康的“战斗机”
即便我们有了疫苗,有了筛查,但由于HPV的隐匿感染,仍然有很多女性朋友在不经意间发现了宫颈的癌前病变甚至是癌变,此时,就需要我们三级预防中的“战斗机”出场了。一旦发现病变,及时地干预和治疗是保护女性健康的首要方式。专业的团队及专业的技术保障,能够将宫颈癌的生存率有效提高,保护更多女性朋友的健康。
写到文末
还记得我们的主人公黄女士么?她的母亲顺利地完成了宫颈癌的根治手术,术后恢复良好。她本人也在门诊宫颈激光手术后恢复健康。她的女儿,最幸运的第三代,在医院接种了HPV九价疫苗,从此开启了灿烂的人生。果真,信科普,轻松看病不用愁!
作者简介:
浦筱雯
上海市第一妇婴保健院宫颈科副主任医师。从事妇产科及宫颈专科的临床工作10余年,有丰富的临床实践经验,尤其擅长妇科下生殖道感染的诊疗、宫颈疾病的筛查、宫颈癌前病变的阴道镜诊治、宫颈物理治疗等,发表多篇国外内核 心论著。力求用真心、耐心和信心治愈每一位女性患者。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精彩评论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