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吉林省耳科论坛暨第三届吉林省NBI技术镜英沙龙顺利举办
2022年11月18日至19日,由吉林省健康管理学会主办,吉大一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承办的2022年吉林省耳科论坛暨吉林省康复医学会听力康复专委会年会、第五届吉林省耳内科疾病诊治实战论坛暨第三届吉林省NBI技术镜英沙龙以线上线下结合的形式顺利举办。会议立足于深入交流NBI内镜检查技术、分享国内外耳聋、耳鸣及眩晕疾病的内外科诊治最新进展及临床经验,开展多维度、深层次的交流,为吉林省耳科领域及NBI技术镜科研和临床互动交流搭建了良好的学习平台。
第三届吉林省NBI技术镜英沙龙专题,由吉大一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主任汪欣致欢迎辞,吉大一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教授尹万忠主持。
本次会议邀请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教授倪晓光、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教授陈浩、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教授李慧军围绕NBI喉镜技术在喉早癌的发现、喉恶性肿瘤精准治疗中的应用及咽喉内镜检查规范方面进行了精彩的讲座,规范了咽喉内镜搭载NBI技术的操作流程,对使用NBI技术在咽喉疾病的诊断和治疗中的应用有了全面认识。吉大一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教授崔香艳分享了环杓关节运动解剖及临床应用,并与现场及线上专家进行探讨。
在东北赛区NBI喉镜图像大赛中,吉大一院医生于婷婷、大连市中心医院医生马芙梅、吉大一院二部医生马占成、大连市友谊医院医生刘琳等4名选手参加比赛,参赛作品涵盖声带白斑、下咽癌、颈部转移癌原发灶寻找等咽喉内镜检查的各个方面。本次比赛将有2位医生代表东北赛区参加2022年全国NBI喉镜图像大赛。
2022年吉林省耳科论坛暨吉林省康复医学会听力康复专委会年会、第五届吉林省耳内科疾病诊治实战论坛专题由吉大一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教授杜波主持。吉大一院院长刘彬在致辞中充分肯定了吉大一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的发展,并希望此次论坛能够成为省内外耳科同道交流沟通的重要平台,引领耳科学新的发展方向。汪欣向就本专题进行了介绍,并表示会议将围绕耳外科、耳内科暨听力学领域最新研究和动态进行广泛交流和分享。
解放军总医院耳鼻喉科教授杨仕明对“听神经瘤微创手术”展开详细介绍,通过视频演示手术入路及双镜联合的术中操作,提出现代听神经瘤的治疗已从“全切除肿瘤保全生命”演变为“保命保面保听的微创手术”,强调了术者对颅内解剖结构熟练掌握及保留软脑膜表面滋养血管的重要性。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耳鼻喉科教授李永新分享了“汉语普通话单侧聋患者人工耳蜗植入”的经验,从“单侧聋”的相关定义、流行病学特点及危害与治疗上进行生动讲解,提出“人工耳蜗植入”技术可减轻单侧聋患者耳鸣,提高噪声下言语识别能力,提高声源定位能力,从而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岳阳中西医结合医院耳鼻喉科教授李明精准地提出目前临床上“耳鸣治疗难点”,通过对耳鸣的宏观分析及既往治疗的回顾,提出了“系统、规范、精准、易操作、可重复”的“耳鸣综合疗法2.0”,分享了从适应耳鸣到个性化治疗方案,为临床医生提供了清晰的耳鸣患者治疗思路。
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耳鼻喉科教授刘秀丽分享了“耳鸣的药物治疗原则”,指出向患者充分解释药物使用目的,可提高患者依从性,缩短适应耳鸣的时间。她提出在充分咨询和寻找病因的前提下,适当正确使用改善睡眠药物、抗焦虑或抑郁药物及治疗共病药物会使众多耳鸣患者获益。
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四医院耳鼻喉科主任周彬通过一例内耳畸形耳蜗植入病例分享,从CHARGE综合征的定义、病因学、遗传模式、诊断及其在耳部的表现进行了详尽的介绍,并对CHARGE畸形患者的耳蜗植入提出了建议,特别提出重视此类患者面神经的变异情况,开拓了对罕见病的诊治思路。
吉大一院耳鼻喉科教授杜波从双侧听觉的优势等介绍了双侧人工耳蜗植入及双模式干预这两种针对双侧听力障碍人士的干预手段,提出了双耳双模聆听较单侧人工耳蜗植入更具优势。
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主任马秀岚以《儿童听力障碍干预策略及效果》为题,将不同年龄患儿常见听力障碍疾病的种类、表现形式、干预手段进行细致的总结,为儿童听力障碍的诊治带来启示。
延边大学附属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教授金永德分享了《突发性聋指南解读及应用》,从突发性聋的病因、发病机制、临床表现、检查、鉴别诊断及治疗,到国内外突聋指南的不同点,强调应加强医患沟通,积极寻找病因,采取个性化治疗可提高治疗的有效性。
吉大二院耳科主任管国芳以《内耳畸形的分类及疑难人工耳蜗植入术的经验分享》为题,通过影像图使与会人员对内耳畸形的分类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疑难人工耳蜗植入病例的诊断、治疗及术中录像的分享,拓宽了诊疗思路。
长春中医药大学第三附属医院教授汤勇总结了梅尼埃病发病机制的研究进展,指出近年来关于梅尼埃发病及制定的研究,尤其是免疫学机制、内耳缺血、遗传机制等方面取得的成果,并期待进一步的深入研究提高对该病的识别和诊断,进而达到更好的预防和治疗效果。
山西医科大学第一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教授陈钢钢分享了《前庭性偏头痛的药物预防治疗》,对前庭性偏头痛的常用预防治疗药物类型及各自特点进行了全面总结,并提出了药物治疗的时机及疗程。通过分享其个人用药经验拓宽对前庭性偏头痛的诊治思路。
吉林省中医药科学院第一临床医院神经内科教授孙莉带来了“从心身医学视角看眩晕与躯体化症状”的精彩讲座,提出了要善于从功能性躯体症状中,发现心理行为问题的线索。提醒与会人员在临床上注意对眩晕患者的心身综合治疗。
吉大一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教授张岩以“关于中耳手术的若干探讨”为题,对中耳手术的适应症、手术入径及切口、听骨链的重建、乳突的处理、术中移植材料的选择、面神经的保护及术后注意事项等方面,进行了生动讲解,使与会人员对中耳手术有了更清晰的认知。
吉林省聋儿康复中心教授孙学刚介绍了助听设备的新进展,包括不同厂家、不同型号的助听器、骨导助听器及人工耳蜗等,使与会人员对听力障碍干预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岳阳中西医结合医院博士刘广宇通过分享“功能性磁共振在耳鸣中枢溯源研究中的运用和价值”为各位临床医生对更深层次探索耳鸣的生理病理学机制提供启发。
吉大一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教授于红分享了“前庭康复训练临床实践”,系统讲解了前庭康复的概念、机制、目的、原则及前庭康复训练的适应症、禁忌症,提出个性化前庭康复训练方案可显著提高康复效果,并强调前庭康复训练应尽早开始,持之以恒,循序渐进。
吉大一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医生王倩分享了BPPV的诊疗体会,并介绍了转椅检查及耳石复位治疗,特别提出了转椅复位的优势及旋转检查的临床应用,使与会人员对耳石症及转椅的使用有了更进一步的认识。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教授马鑫分享了“PPPD诊疗体会”,详细介绍了PPPD的流行病学、发病机制、诊断要点、鉴别诊断及治疗体会,提出了对PPPD触发因素的识别及共病识别的重要性,为PPPD的诊断及治疗提供了清晰的思路。
此次论坛涵盖传统耳科与新兴技术的融合发展、耳科临床与基础领域的深度研究,为省内外耳科同道提供了良好的沟通交流平台,也将引领吉林省耳科疾病的诊疗迈上新的台阶。
来源丨耳鼻咽喉头颈外科
通讯员丨王铎霖
责编丨秦楠
编审丨于姗姗
发布丨宣传统战办公室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精彩评论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