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请认证 退出

您的申请提交成功

确定 取消

毛母质瘤的超声诊断...

2022-11-29 18:09

组织学上,该病变位于真皮及皮下脂肪层内,由嗜碱性细胞、无核影细胞及两者之间的过渡细胞组成,钙化、骨化是其病理特征。

来源:超声技术与诊断

转载已获授权

编辑:女超人    

病例简介:

患者:女,37岁,发现上臂部无痛性肿块半年余,质硬,活动度较差,其表面情况如下图:

57351669677006301

包块凸出于皮肤表面,表面微红,无色素沉积。

超声检查图片:

902516696770064137031669677006516

1051669677006674

超声所见:

于包块处真皮层及皮下层内查见低回声包块,边界清楚,周边可见低回声环绕,内部回声不均质,可见点状强回声,其基底部及周边可见少丰富血流信号。

病理诊断:

表皮下嗜碱性细胞及影细胞呈巢团状分布,间质纤维组织增生玻变,多核异物巨细胞散在分布,V-G染色:(+):符合钙化上皮瘤。

钙化上皮瘤又称毛母质瘤,起源于毛囊的外根鞘细胞,是一种发生于真皮及皮下组织的结节状良性肿瘤,可发生于任何年龄,主要见于儿童及青少年,好发于头颈部及上肢(本例病变发生于上臂部)。

临床体征:

表现为单发、质地较硬的无痛性结节,有时会导致皮肤颜色和纹理的改变(本例病变主要表现为皮肤表面稍变红),不能自行消散,多以手术切除治疗。

病理特征:

组织学上,该病变位于真皮及皮下脂肪层内,由嗜碱性细胞、无核影细胞及两者之间的过渡细胞组成,钙化、骨化是其病理特征。

超声诊断:

1、该肿瘤位于真皮层及皮下层内;

2、多表现为类椭圆形,边界清楚,部分周边可见完整声晕的低回声结节;

3、内部回声多不均匀,其内查见点状及斑片状强回声是其特征性表现,然而并不是所有该肿瘤内部都会出现此特征性表现,但发生率较低,需注意鉴别。

4、CDFI:肿块内部无明显血流信号,周边可探及血流信号。

文献参考:

①李会英等,左上臂钙化上皮瘤超声表现1例,中国超声医学杂志[J],2018,34(4)

②傅强,崔立刚等,钙化上皮瘤的超声诊断,中国超声医学杂志[J],2013,29(8)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毛母质瘤,特征性,超声,诊断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相关阅读

相关推荐

赞+1

您的申请提交成功

您的申请提交成功

确定 取消
海报

已收到您的咨询诉求 我们会尽快联系您

添加微信客服 快速领取解决方案 您还可以去留言您想解决的问题
去留言
立即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