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人口老龄化进程的加快,心脏瓣膜病发病率直线上升。主动脉瓣重度狭窄、主动脉瓣关闭不全、二尖瓣关闭不全患者一旦出现临床症状,若不及时治疗,生存期甚至低于部分恶性肿瘤。
2022年11月17日、18日,由吉大一院心血管内科主任佟倩带领的结构性心脏病团队在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院长潘湘斌团队教授朱达的指导下,在吉大一院心脏超声科主任王小丛、副主任徐卉,麻醉科医生马雯,心血管内科重症医护团队及导管室的通力配合下,先后完成一例经导管主动脉瓣置换术(TAVR)及两例经导管二尖瓣缘对缘修复术(TEER)。
(左:TAVR,右:TEER)
自今年8月份开展全省首例经导管二尖瓣缘对缘修复术(TEER)以来,心血管内科已完成省内四例此项手术。佟倩团队利用最先进的介入治疗手段,以微创经导管的治疗方式,无需开胸、无需心脏停跳,便成功解决了3位患者的瓣膜问题,手术均取得圆满成功,3位患者术后三日均顺利出院。
主动脉瓣狭窄 ——TAVR术式,植入“新瓣膜”
患者为74岁老年男性,患者因“间断活动时胸痛3年,加重半年,晕厥5次”就诊于吉大一院,入院后诊断为“主动脉瓣重度狭窄”,超声提示主动脉瓣重度狭窄兼轻度关闭不全(主动脉瓣峰值流速4.86m/s,峰值跨瓣压差达95mmHg,主动脉瓣口面积0.7cm2),由于患者病情严重,平素健康情况较差,身体瘦弱,外科手术风险极高,介入治疗最为合适的治疗方案。
(主动脉瓣病变分析)
确定治疗方案后,结构性心脏病团队为患者开展积极的术前评估工作和手术筹备工作。术前CT评估提示,患者主动脉瓣病变系二叶式畸形合并老年退行性病变。正常人体主动脉瓣为三窦三叶,而该患者两叶式主动脉瓣为先天畸形,开口面积比正常的三叶瓣小,更容易出现主动脉瓣狭窄的问题。同时,患者主动脉瓣叶还发生了退行性改变,即瓣叶发生钙化沉积,影响瓣叶开合,进一步加剧了主动脉瓣狭窄,随着狭窄程度的增加,患者便出现了一系列疾病的相关症状。
(人工瓣膜成功植入)
在多学科团队协作下,结构性心脏病团队成功为患者植入一枚26号人工生物瓣膜,超声检查显示人工瓣膜功能良好,狭窄已完全解除,跨瓣压差已降至8mmHg(术前90mmHg)。术中及术后未出现相关并发症,手术圆满成功。
二尖瓣重度反流——TEER术式,修复“脱垂”的二尖瓣
(术前彩超可见二尖瓣大量反流)
(左:成功植入两枚二尖瓣修复夹合器,右:术后心脏彩超)
第二位患者为59岁男性,患者于3年前活动后偶出现气短症状,休息1-2分钟后缓解,20天前患者症状加重,间或有胸闷、胸痛,同时合并高血压病3级,双肺间质性肺炎,心肺功能差。经超声心动图检查,明确主要病因:二尖瓣后叶脱垂兼部分小腱索断裂,为原发性器质性二尖瓣重度关闭不全,返流面积11.2cm2。经指南指导的规范化药物治疗(GDMT),患者仍有明显心衰症状。
(术前心脏彩超,可见二尖瓣大量反流)
(左:成功植入两枚二尖瓣修复夹合器,右:术后心脏彩超)
第三位患者为78岁老年女性,因“心悸、气短、胸痛5年余,加重5天”就诊于吉大一院,经超声心动图检查,明确主要病因:二尖瓣后叶脱垂、二尖瓣部分腱索断裂,为原发性器质性二尖瓣重度关闭不全,返流面积达22.4cm2。患者身高155cm,体重41kg,合并房颤,STS评分(瓣膜置换)高达10.462,病情危重。
重度二尖瓣反流(Mitral Regurgitation, MR)患者生活质量差、预后差、死亡率高。相较于传统的开胸手术,经导管二尖瓣缘对缘修复术(TEER)具有微创、手术时间短、安全性高等特点。同时,微创更适合高龄高风险的重症二尖瓣返流患者,在避免体外循环和心脏停搏风险的同时,术后恢复周期短,TEER的应用为MR患者带来了全新的治疗选择。
术前,心血管内科结构性心脏病团队对患者进行会诊,结合患者自身情况,确定微创手术是为患者进行进一步治疗的最优方案,经与家属沟通,决定为患者施行微创经导管二尖瓣缘对缘修复术(TEER)。
术中,以股静脉穿刺,经右心房穿刺房间隔,将导管送入左心房,到达二尖瓣目标位置,在经食道超声及DSA引导下,术者利用两个二尖瓣修复夹合器,准确捕获并夹合二尖瓣瓣叶,完成经导管二尖瓣缘对缘修复。夹合器释放后,超声显示二尖瓣脱垂瓣叶固定稳固,返流明显减少,术中及术后未出现相关并发症,两台手术均取得圆满成功。
随着人口老龄化进程的加快,心脏瓣膜病发病率直线上升。主动脉瓣重度狭窄、主动脉瓣关闭不全、二尖瓣关闭不全患者一旦出现临床症状,若不及时治疗,生存期甚至低于部分恶性肿瘤。经导管主动脉瓣置换术(TAVR)、经导管二尖瓣修复术(TEER)为广大高龄、合并症多、身体虚弱的心脏瓣膜病患者提供了新的治疗选择与希望。
吉大一院心血管内科 结构性心脏病团队简介
吉大一院心血管内科结构性心脏病团队自2018年12月开展了全国第一例联合使用体外膜肺氧合(ECMO)+主动脉内球囊反搏(IABP)抢救高龄高危重度主动脉瓣狭窄的急诊TAVR手术以来,共实施TAVR手术18例,TEER手术4例,手术成功率100%。其中,TAVR手术包括主动脉瓣二叶式畸形病变、风湿性病变、极重度钙化病变、单纯主动脉瓣反流病变、特殊入路等多种高难度病例(其中一个病例曾被评为2020年CIT大会年度最具影响力病例),TEER手术包括解剖难度大的红区病例,所有患者均已得到了救治,取得了良好的临床效果。从患者筛选到独立进行影像学评估,从制定治疗策略到独立实施手术,结构性心脏病团队已日益成熟。吉大一院心血管内科以现有临床基础为起点,组建结构性心脏病诊疗团队的同时,成立了以心脏瓣膜病介入诊疗为主的初级结构性心脏病诊疗中心,目前已能够常规开展TAVR、TEER介入手术,同时建立快速反应小组(rapid respond team,RRT),能够提供7天*24小时的诊疗服务,完成急/慢诊TAVR、TEER、ECMO、IABP等手术和心脏支持技术,术后有专业的重症诊疗及护理团队支持,将ICU带入CCU,同时将CCU带入结构性心脏病团队,从而使整个团队具备急危重症、复杂疑难的结构性心脏病患者的高标准急诊和慢诊诊疗工作能力。在工作中陆续成立心脏瓣膜病筛查小组,心脏瓣膜病专科门诊(每周二、四上午教授佟倩门诊,每周二下午主治医师王全伟门诊),建设了一个具有结构性心脏瓣膜病诊断、治疗、护理、康复、随访的“一站式”综合医疗服务能力的亚专科。
吉大一院心血管内科致力于从医疗到科研,从基础到临床,从转化医学到精准医疗,在各方面工作中脚踏实地的践行“大医精诚,尚美至善”的院训,传承发扬白求恩精神,勤耕不辍,为广大人民群众的健康保驾护航。
来源丨心血管内科
科室撰稿丨王全伟
通讯员丨孙丽丽
科室审阅丨佟倩
责编丨秦楠
编审丨于姗姗
发布丨宣传统战办公室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人点赞
人收藏
打赏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您已认证成功,可享专属会员优惠,买1年送3个月!
开通会员,资料、课程、直播、报告等海量内容免费看!
打赏金额
认可我就打赏我~
1元 5元 10元 20元 50元 其它打赏作者
认可我就打赏我~
扫描二维码
立即打赏给Ta吧!
温馨提示:仅支持微信支付!
已收到您的咨询诉求 我们会尽快联系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