熬夜看球后,该怎么做;每天喝8杯水太多吗;“人造太阳”取得突破|热点回顾

2022
11/29

+
分享
评论
学术头条
A-
A+

科研团队表示,新型仿生腿有潜力改善膝上截肢患者的实际行动能力,包括老年人和血管紊乱的参与者等,他们缺乏使用重型动力设备所需的力量和平衡能力。 

63121669676860421

“热点回顾|一周科技大事件”为学术头条推出的图文新栏目,旨在帮助读者快速了解最近一周的科技热点新闻。由于篇幅(和知识)有限,欢迎大家多多补充~  

Hi,可爱的“学术菌”们,我是你们可爱的学术君。

上一周又是一个过去的“上一周”。

38651669676860747

有一说一,你最近是不是熬夜看球了,熬夜之后的身体反应如何?事实上,熬夜行为对人体的伤害是很大的,会导致记忆力减退、情绪不稳定、反应能力下降等问题,那该如何挽救呢? 一项新研究揭示,“每天喝 8 杯水”的建议也许是不准确的,而且还是分地区、分性别、分年龄的。那么,今天你喝了多少杯水呢? 做个小预告,明天神舟十五号就要起飞啦,费俊龙、邓清明、张陆 3 名航天员将执行神舟十五号载人飞行任务,期待~

but... 除了这些,上周还有哪些热点新闻呢?我们先一起简单回顾下:

为什么近 20 年来东亚沙尘暴活动减弱了?

科学家在可注射医用胶的研究中取得进展

科学家开发出超薄水凝胶和可呼吸皮肤集成电子

科学家在高速柔性电路研究中取得重要进展

“人造太阳”取得突破

科学家在人工神经肌肉纤维方面取得新进展

甲状腺结节是良还是恶?一“针”见分晓

四肢瘫痪者用思维控制轮椅

新型仿生腿让截肢患者轻松行走

以下为详细版图文,可选择性阅读~

熬夜看球后,该怎么做?

卡塔尔世界杯激战正酣,熬夜看球成为了很多球迷不可避免的选择。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睡眠医学中心主任郭兮恒表示,凌晨 3-5 点,REM 睡眠(快速动眼睡眠)的发生时间比较长,如果这个时段出现睡眠剥夺,就容易造成第二天记忆力减退、情绪不稳定、反应能力下降等问题。 而且,彻夜狂欢的行为对身体的伤害更大,一周时间内尽量不要超过两次彻夜不眠的熬夜。(球迷们合理安排好看球计划哦~) 48811669676860823

那么,熬夜后又该怎样科学补觉呢? 专家建议, 在熬夜过后,次日进行午休也是不错的选择,但如果在白天过度补觉,反而会打破睡眠规律,长久以来对身体无益。 根据科学计算,可采用“ 熬夜两小时,白天午睡半小时 ”的比例进行补觉。 如果因看球过度兴奋而睡不着,也可以选择闭目养神,因为人在闭眼躺着休息时,即使还处于有意识的状态,大脑也会出现入睡期的脑电波。 另外,次日多补充水分、多摄入富含维生素B的食物,如鱼类、蛋类、动物肝脏等,也是一个不错的选择;在看球时,建议每半小时站起来活动一下身体。 内容来源:《科技日报》

明天出征!神舟十五号载人飞船飞行乘组确定

据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消息, 神舟十五号瞄准 11 月 29 日 23 时 08 分发射 。 经空间站阶段飞行任务总指挥部研究决定,费俊龙、邓清明、张陆 3 名航天员将执行神舟十五号载人飞行任务,由费俊龙担任指令长。 12941669676860988

神舟十四号航天员乘组已做好迎接神舟十五号乘组进驻各项准备工作,这也是中国航天员首次在空间站迎接载人飞船来访。

每天喝8杯水太多了?

每天喝 8 杯水(约 2 升)有利于身体健康,这真的科学吗? 近日,一项发表于《科学》的研究颠覆了以往人们对饮水的认知,8 杯水可能超过了大多数人真正的每日需水量。

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医药所能量代谢与生殖研究中心首席科学家、深圳理工大学(筹)药学院讲席教授约翰·罗杰·斯彼克曼院士团队及其合作者,基于国际“双标水”数据库,运用氘稀释技术测量了受试者的水周转率,发现 20-35 岁男性每天的水周转量为 4.2 升,30-60 岁女性每天的水周转量为 3.3 升,此后随着年龄的增长而下降,到了 90 多岁,下降到 2.5 升左右。 需要解释一下,水的周转量并不等于饮用水的需水量。例如,一名 20 多岁的男性每天水周转量为 4.2 升,但并不需要饮用 4.2 升水,因为人体代谢和体表水交换可提供其中的 15%,其余 85% 的需水量来自食物和饮水,食物和饮水各半,因此该年龄段男性每日平均饮水量为 1.5 至 1.8 升。 相比之下,女性饮水量要小,因为女性的非脂肪成分低于男性,例如一位 20 多岁的女性,每日的饮水量可能为 1.3 至 1.4 升。 内容来源:中科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

为什么近 20 年来东亚沙尘暴活动减弱了?

近几十年来,东亚沙尘暴活动整体上呈减弱趋势。特别是经历了本世纪初沙尘暴活动较为活跃的时期后,近20年来沙尘暴活动持续减弱。沙尘暴活动历史变化的原因是什么,未来将如何变化,是广受关注的科学及社会问题。 331669676861364

近日,科学家利用开发的风蚀起沙模型(DuEM v1),开展了2001-2017年东亚地表起沙通量的模拟试验,并通过考虑地表风速、土壤湿度、植被覆盖等单个因子变化的多组敏感性试验间的对比,量化地表风速、土壤湿度、植被覆盖等不同因子对2001-2017年东亚沙尘暴活动减弱趋势的分别贡献。 进一步分析表明, 气象要素变化 是导致近 20 年来东亚沙尘活动减弱的主要驱动因子。风速减弱可能与全球变暖、气候系统年代际变化有关,植被覆盖增加则与地表气温增加、生态恢复工程等紧密相关,而土壤变湿可能与降水的变化有关。 该研究有助于深入理解和认识近20年来东亚沙尘暴活动演变的原因及机制,并为未来沙尘变化趋势的预估提供线索。 内容来源:中科院大气物理研究所 

意外事故或手术过程中发生的创伤或出血,需要及时进行止血和伤口闭合,以避免失血或细菌感染等并发症,并需要促进伤口愈合,“无缝合”伤口封闭技术不仅能避免组织的二次损伤,更适合多种组织的应用。 可注射粘附性水凝胶是实现“无缝合”伤口封闭的关键,目前的技术难点在于体内液体环境中,实现快速粘附和及时封闭损伤组织的同时,也要保持体积稳定,避免在受限空间使用时对周围组织造成压迫损伤。 88611669676861521

近日, 科学家通过材料设计以及结合“升温收缩”纳米胶束和“粘附性小分子”模块,开发了兼具快速粘附和抗吸水溶胀的“稳态”可注射粘附性水凝胶(RAAS hydrogel),这种可注射医用胶能够快速粘附和封闭损伤组织,实现包括心脏出血等多种出血模型的有效止血。

同时,在脊髓腔内使用时,可注射医用胶能够封闭硬脊膜损伤,有效避免亲水性医用胶吸水膨胀压迫损伤脊髓组织的风险,表现出在脊柱手术中的潜在应用价值。 内容来源:中科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

科学家开发出超薄水凝胶和可呼吸皮肤集成电子

皮肤集成电子为个性化疾病诊疗和人机交互提供了新范式,特别是在健康监测领域。然而,常用的柔性衬底通常具有较高的杨氏模量、缺乏透气性和粘附性,由此产生的皮肤刺激或机械约束阻碍了柔性电子在皮肤表面的长期应用。 近日,清华大学深圳国际研究生院徐晓敏副教授课题组报道了首例厚度仅 10 微米的可剥离超薄水凝胶,为薄膜电子器件与皮肤的“无缝无感”集成提供了一种简约可行的解决方案,将有力推进皮肤集成电子的普适性。 26961669676861749

研究团队以超薄水凝胶作为界面,展示了多种有机薄膜器件(包括柔性场效应晶体管、电化学晶体管和太阳能电池)与皮肤集成的可能性,记录以超薄水凝胶为界面的柔性电子器件在手背贴附长达一周,未见有明显过敏反应或皮肤刺激。 此外,带有水凝胶界面的柔性太阳能电池在 99 小时内稳定运行,且水凝胶较大的比热容可降低太阳光长久照射和器件持续工作造成的局部温度过高,为穿戴带来更为舒适的感受。 内容来源:清华大学

科学家在高速柔性电路研究中取得重要进展

近年来,柔性的表皮电子系统在个性化医疗、智能诊断和健康监测等领域展现出重要的应用价值和广阔前景。然而,受限于现有柔性电子器件的性能,实现高性能、高速度的柔性集成电路仍然存在严峻挑战。 近日,北京大学电子学院、纳米器件物理与化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胡又凡副教授-彭练矛教授联合课题组以碳纳米管网络薄膜作为半导体材料,充分利用碳纳米管材料迁移率高、机械性能好等优势,通过尺寸缩减实现了高性能柔性晶体管。 69201669676861832

据介绍,所构建的亚微米级别沟道长度的柔性碳纳米管晶体管可满足构建高性能柔性集成电路的性能要求;在承受上百次弯折后,性能没有发生明显变化,显示出优异的柔性,满足在生物体表环境应用的要求。 另外,器件在尺寸缩减过程中的接触电阻(每根碳管约 180 千欧姆)保持不变,且与硬质衬底上的器件接触电阻值相当,因此表明极限缩减的柔性碳管晶体管可具有与硬质衬底上的器件相媲美的性能。 内容来源:北京大学

“人造太阳”取得突破

近日,中核集团核工业西南物理研究院传出消息,全球最大“人造太阳”核心部件研制取得重大进展:国际热核聚变实验堆(ITER)增强热负荷第一壁完成首件制造,其核心指标优于设计要求,具备了批量制造条件。 46551669676861916 探索开发聚变能源的 ITER,由中国、欧盟、印度、日本、韩国、俄罗斯、美国七方共同参与建造,被誉为全世界最大的“人造太阳”,是目前全球规模最大、影响最深远的国际科研合作项目之一。 据介绍,增强热负荷第一壁直接面对芯部 1 亿摄氏度高温等离子体,是 ITER 最关键的堆芯部件,涉及聚变堆建设的核心技术。 这一进展标志着中国全面突破“ITER 增强热负荷第一壁”关键技术,实现了该项核心科技持续领跑。 内容来源:《科技日报》

科学家在人工神经肌肉纤维方面取得新进展

生物体可以感知外部刺激并通过神经系统和肌肉组织的协同作用对环境做出反应,利用这种简单的融合系统,可以使未来机器人更加智能和逼真。 结构紧凑的多功能人工肌肉纤维有望简化传统的机械传动单元、力传感器和图像识别模块等多组件系统,实现感知-驱动功能一体化,使得软体机器人的感知与驱动单元轻便和灵活化。 近日,中国科学院苏州纳米技术与纳米仿生研究所研究团队受蜗牛触角启发,提出了人工神经肌肉纤维的概念。 42561669676862036

通过将 CNT 纤维芯依次包裹在硅胶弹性体层、纳米纤维网络和 MXene/CNTs 薄鞘中的精巧同轴结构设计,人工神经肌肉纤维在同一根纤维上实现了驱动-感知-反馈的功能。 而且,精巧的结构集成中使用了纳米纤维界面,其辅助传感层实现了动态自适应追踪驱动过程但又不限制肌肉纤维的驱动行程。 这项工作为未来小型化智能软体机器人的闭环控制提供了创新的解决方案。

内容来源:中科院苏州纳米技术与纳米仿生研究所 

 甲状腺结节是良还是恶?一“针”见分晓

当前,约 20%-30% 的甲状腺结节(特别是滤泡性肿瘤)尚缺乏在术前明确诊断的手段。 近日,上海市第十人民医院甲状腺中心/上海市甲状腺疾病研究中心牵头,联合南方科技大学医学院、江苏省江原医院等单位,在全球范围内首次发现甲状腺癌精准表观遗传学分子标志物。 该研究应用定量显色印迹基因原位杂交(QCIGISH)技术,可直观地将癌症相关印迹基因异常表达状态转化为细胞核内可见的信号,对癌细胞表观遗传异常程度作量化评估,并在多中心临床研究中得到证实。 这一发现将使医生通过细针穿刺就能准确判断几乎所有甲状腺结节的良恶性,同时准确排除不需要手术或治疗的良性结节。 此外,与其他分子标志物要到恶性征象比较明显时才能检出且检测技术复杂较难普及相比,印迹基因的表达变化在癌细胞很少的情况下就能够明确检测出来,且检测技术易操作、易普及。 内容来源:《中国科学报》 

四肢瘫痪者用思维控制轮椅

通过将使用者的思想转化为机械指令,一种思维控制轮椅可以帮助瘫痪者获得新的行动能力。 在一项近期发表的研究中,科学家证明,经过长时间的训练后,四肢瘫痪者可以在自然、杂乱的环境中操纵思维控制轮椅。该纵向研究第一次评估了非侵入性脑机接口技术在全瘫患者中的临床转译。
85181669676862122

在此次研究中,3 名四肢瘫痪者戴着一顶无边便帽,通过 脑电图(EEG) 检测他们的大脑活动,并利用一个脑机接口设备将其转换为轮椅的机械指令,参与者被要求通过思考移动他们的身体部位来控制轮椅的方向。 在训练结束后,所有参与者都被要求操纵他们的轮椅穿过一间凌乱的病房,必须绕过诸如房间隔板和医院病床等障碍物。其中,1 号和 3 号参与者都完成了任务,2 号参与者没有完成。 这项研究强调了对使用者进行长期培训的作用,尽管 1 号参与者在最后表现得很出色,但在最初的几次训练中却很不给力。 内容来源:《中国科学报》

新型仿生腿让截肢患者轻松行走

近日,来自犹他大学的科研团队开发了一种具有膝盖、脚踝和脚趾关节生物力学的仿生腿,新型仿生腿在重量、尺寸和电池寿命方面也达到了传统微处理器控制假肢的水准。

32991669676862209

临床前试验表明, 该仿生腿可以进行接近标准运动学和动力学的常见步行活动,帮助截肢患者在水平地面和楼梯上行走,充满一次电预计可以支持截肢患者行走 15460 步(正常人每天的平均步数为 7500-10000)。 此外,该仿生腿不仅重量轻,而且还能在穿戴者行走过程中再生能量,延长其内部电池的工作时间。 科研团队表示,新型仿生腿有潜力改善膝上截肢患者的实际行动能力,包括老年人和血管紊乱的参与者等,他们缺乏使用重型动力设备所需的力量和平衡能力。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本文由“健康号”用户上传、授权发布,以上内容(含文字、图片、视频)不代表健康界立场。“健康号”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如有转载、侵权等任何问题,请联系健康界(jkh@hmkx.cn)处理。
关键词:
研究,柔性,科学家,活动,仿生腿

人点赞

收藏

人收藏

打赏

打赏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我有话说

0条评论

0/500

评论字数超出限制

表情
评论

为你推荐

推荐课程


社群

  • 第九季擂台赛官方群 加入
  • 手术室精益管理联盟 加入
  • 健康界VIP专属优惠 加入
  • 健康界药学专业社群 加入
  • 医健企业伴飞计划 加入

精彩视频

您的申请提交成功

确定 取消
5秒后自动关闭

您已认证成功

您已认证成功,可享专属会员优惠,买1年送3个月!
开通会员,资料、课程、直播、报告等海量内容免费看!

忽略 去看看
×

打赏金额

认可我就打赏我~

1元 5元 10元 20元 50元 其它

打赏

打赏作者

认可我就打赏我~

×

扫描二维码

立即打赏给Ta吧!

温馨提示:仅支持微信支付!

已收到您的咨询诉求 我们会尽快联系您

添加微信客服 快速领取解决方案 您还可以去留言您想解决的问题
去留言
立即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