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形势下的药学服务能力升级(第五场)”云峰会成功举办。
随着当今社会对高质量药学服务的迫切需求,可持续的良好药学服务能力是我国医疗保障可持续发展的关键要素之一。在医院药学转型的大背景下,如何让药学学科建设更进一步?药学服务能力与质量又如何能有大幅度提升?为此,健康界特策划并主办“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形势下的药学服务能力升级云峰会”系列活动。并邀请相关知名综合医院的管理者、药学领域专家,分享探讨干眼治疗、国谈药品落地、合理用药等核心主题,以期助力医院药学高质量发展,供全国的相关人员借鉴参考。
11月21日晚,“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形势下的药学服务能力升级(第五场)”云峰会成功举办。内蒙古民族大学附属医院院长张天资出席会议并致辞,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鼓楼医院药学部主任葛卫红、北部战区总医院药学部主任赵庆春担任主持嘉宾。
张天资在致辞中表示,眼健康事业的高质量发展,离不开高质量的药学服务。需进一步做好眼科临床用药保障、加强药品管理、促进合理用药。同时,随着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的深入推进,尤其是在国谈药品带量采购、DRG/DIP支付改革等政策的综合引导下,医疗机构的药学服务工作面临新的机遇和挑战。本次云享会,聚焦在“药学服务能力升级”,希望与会的各位专家们群策群力,为药学高质量发展贡献宝贵的实践意见。
安全有效,
0.05%环孢素滴眼液精准抗炎
专题分享环节由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鼓楼医院药学部主任葛卫红主持,鞍山市中心医院眼科分院院长刘艳秋首先带来《干眼治疗的重要性与治疗现状》主题分享。
她从干眼的疾病负担、治疗现状以及治疗干眼的创新药物——环孢素滴眼液(Ⅱ)的抗炎治疗三方面进行了本次的分享。
刘艳秋表示,干眼是一种多因素引起的慢性进展性的炎症性疾病,会带来干燥感、异物感、刺痛感等多种不适症状。易造成工作生产效率降低,甚至可能产生焦虑,抑郁等情况,这将严重影响我们的日常用眼和身心健康。
干眼发生的诱因分为内因和外因两方面。刘艳秋提到,内因主要为自身身体情况,例如女性随着年龄的增大更年期的到来,体内激素水平发生变化等可能导致干眼;外因主要为外部环境影响情况,例如长期处于空调下的干燥环境等都可能导致干眼。这些诱因都会破坏眼表免疫稳态,激活炎症反应。
我国目前约有114万干眼患者急需安全有效的干眼抗炎治疗药物。我国干眼治疗主要以人工泪液为主,但人工泪液无法满足临床需求,治标不治本。且无防腐剂人工泪液治疗1年后32%患者出现疾病进展。而0.05%环孢素滴眼液与玻璃酸钠相比具有显著优势,其可以通过精准抗炎,真正从病因上治疗干眼,并能促进泪液和粘蛋白分泌。同时相较于激素类、非甾体类可缓解症状但治疗效果有限的抗炎药物,环孢素滴眼液的疗效和安全性已被国际国内众多共识认可推荐。
刘艳秋总结道,环孢素滴眼液(Ⅱ)是国内首个满足干眼抗炎临床需求的治疗性药物,填补我国干眼治疗领域的临床空白,是干眼抗炎的一线治疗药物。
从“点”到“面”,
实现患者药物全流程管理
临床药学服务是医院药学重要组成部分,而眼科药学服务也在不断凸显其重要性。新常态下眼科药学学科如何发展、药学服务管理如何提升?吉林大学第一医院临床药学部主任宋燕青带来《眼科药学服务实践》主题分享。
我国目前眼科疾病发病率呈上升态势,且中小学眼睛健康问题突出。宋燕青说眼科用药的范围广,涉及到全身或是局部全身的联合用药。而药学服务是药师所提供的以提高病人生活质量为目的,以合理药物治疗为中心的相关服务,是对患者药物全流程的管理。
“医院临床药师在药学服务中,可能会遇到处方审核滞后、个体化用药覆盖面小,难以做到患者全流程管理等困境。”宋燕青说道,针对这一情况,吉大一院特规范了药物治疗路径,形成医院自身的用药指南。药师可通过药物治疗路径,结合医院综合评估进行药品遴选,设定处方审核规则,形成从“点”到“块”的路径发展;药师还可对同类药物进行推荐,通过相应的询证,进行优先方案推荐。通过这些方式医院实现药学服务从“块”到“面”,覆盖患者药物治疗全过程;医院进一步发挥临床药师优势,让药师参与到药物治疗中。
此外,宋燕青还分享了吉大一院眼科药学服务实践的方式。她提到,医院结合现有临床药师的专业设置、人员配备以及工作方向成立了药物治疗路径制定工作组。在眼科药学服务实践中,发现用药问题且改进用药意识。并通过专科临床药师查询病例,跟随查房等方式制定药物治疗路径,由多学科团队进行风险评估,提供治疗方案意见,最终由驻科药师实践试用后进行药物治疗路径定稿。目前,医院已制定完成角膜移植术药物治疗路径并取得良好的运转。
对于需要持续用药、进行多次复诊的干眼患者,宋燕青说医院特开设干眼药学门诊,以此进行长期有效的管理。通过干眼门诊的服务,进行医药数据共享指导患者用药,改善患者的依从性,从而使更多患者收益。
宋燕青强调,眼科药学服务要以临床需求为导向、以合理用药为准则、以互利共赢为目标,从而达到医患护的共赢。
“双轨机制”,促进国谈药品落地
国家医保局成立以来,200多种新药通过国家药品谈判大幅降价,并以协议管理方式纳入医保目录。国谈药的普及惠及了众多民众,但对于国谈药品管理仍有很长一段路要走。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鼓楼医院药学部供管科主任刘慧带来《国谈药品管理实践及思考》主题分享。
自2016年至2021年,我国共进行6次国家谈判,谈判药品数量从3个增加至2021年的275个。刘慧表示,国家药品谈判已趋向常态化。国谈药品中多为肿瘤治疗药及用于治疗重特大疾病或慢性病的专利药,其临床价值高,患者急需,且替代性不高。谈判前后药品支付标准有大幅度下调,惠及众多患者。而医疗机构作为药品使用的最终环节,面临着如何在保证患者用药需求的情况下合理引进和使用国谈药品的巨大挑战。
刘慧就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鼓楼医院国谈药品入院管理模式实践进行了具体分享。她说道,医院从药品遴选、临床配置、用量检测、新药引进等四方面开展国谈药品管理工作。通过药品遴选与采购管理工作小组制定相关制度及原则,针对国谈药品275个品种进行药学评估并建立医院《国谈药品备选目录》;完善信息化审批流程,建立国谈药品采购“绿色通道”,满足临床治疗需求,加快临床配备进度;建立国谈药品使用监测机制,监测国谈药品使用科室、使用人次、使用数量、合理性及不良反应等相关信息;定期汇总临床使用情况,对年使用人次较多的药品,启动新药引进流程,纳入医院基本用药供应目录。
在实施过程中,医院也遇到了很多问题与挑战。“国谈药品费用的降低,解决了患者的用药需求,但基本药物配备占比较低,与卫建委要求差距较大,对医院基本药物配备考核影响较大。此外,虽然谈判后药品支付标准有大幅度下调,但是总体单价较高,因此在满足患者需求的前提下,还需要规范使用、合理控制药品总费用。”刘慧如是说道。
刘慧表示,为推动“国谈药”进院,医院特建立了“双轨机制”。“国谈药”的正式引进与特需采购“绿色通道”并行,切实做到了保证参保人员医疗保障权益。未来还需要和医疗保障局、卫生健康等部门加强沟通,提出建议,妥善解决“国谈药”与“基本药物配备”之间的矛盾,保证各项工作有序开展。
效率和质量并重,
促进眼科合理用药
“如何以DRG/DIP支付为抓手,促进眼科药品合理用药?”在北部战区总医院药学部主任赵庆春的主持下,与会专家就此问题进行了深入的讨论。
沈阳市第四人民医院药剂科主任王蕾表示,DRG/DIP支付是效率与质量并重的付费方式,区别于之前的项目付费。从现有的模式来讲,要在注重质量水平提升的基础上考虑成本控制。同时在DRG/DIP的模式下,眼科药师不仅要从成本上考虑,还要在提升技术水平的基础上促进药师合理用药。
河北医科大学第一医院药剂科主任张磊提到,DRG/DIP改革的目的是让医院进行精细化管理,提高运营效率。眼科药师在医保控费的情况下,要发挥自身优势,促进临床合理用药,从而降低医疗成本。目前河北医科大学第一医院从药品分类和优化临床路径管理两方面入手,不断完善合理用药机制。
瑞安市人民医院药学部主任兼GCP办公室主任黄鹏认为,要在确保用药有效性的前提下,进行DIP/DIG支付工作。眼科药师要积极参与到合理用药的工作中,及时发现其中的问题。同时还需通过药物经济学,为患者提供更为价廉物美的选择。
锦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药剂科主任孙大鹏表示,DRG实施后,眼科药师可以通过优化临床路径,提高合理用药的精准度,从而达到降低患者治疗费用的目的。同时,需对用药安全进行合理监控,加强对处方的审核,减少不良用药的发生。
群策群力,
共谈国谈药品落地难点
“医院如何应对国谈产品落地的难点和痛点?”针对该话题,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药学部主任、临床药学教研室主任董得时、大庆油田总医院临床药学科副主任张玉玺、秦皇岛市海港医院临床药学部主任白东玉、吉林市中心医院西药科副主任解泽结合自身医院特点进行分享与探讨。
董得时说到,国谈产品的相关政策利国利民,双通道政策的实行减轻了医院的配备压力。但“国谈药”与“基本药物配备”之间的矛盾仍值得关注。下一步,医院将通过自身情况评估,调整国谈药品目录,从而进一步满足患者的用药需求。
张玉玺就大庆油田总医院自身情况分析道,国谈药品的配备对于医院的运营效果及考核指标会造成较大的冲击。因此对于国谈药品需谨慎进行遴选,要兼顾安全性,有效性和经济性。同时药师需不断提高自身水平,从而促进医院综合水平的提升。
白东玉提到,随着国谈药品数量的不断增加,医院对于国谈药品的使用和管理难度也在不断提高。由于一些国谈药品进入市场较晚,药师对于药品的接收仍需一定的过程。此外,国谈药品双通道的处方流转仍有问题,可及性难以实现。这些都是需要后期进行积极探索的问题。
解泽表示,国谈药品减轻了人民群众的就医负担,然而在实施方面仍有很多问题。一方面国谈药品更加强调药品的经济性,这对于医院来说是一个新的考验。另一方面,国产药品品种的增加,对于医院药品的配备、DRG付费执行和基本药物的达标存在一定的难点,对此需要医院和其他相关部门加强沟通,提出建议,妥善解决。
云峰会最后,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药学部主任菅凌燕总结到,此次研讨会不仅对眼科的药学服务和管理提供了新的想法,为眼科的患者带来了福音。此外在国谈药品的落地方面,各医院从自身实践出发,分享经验,对于医院的药品管理和费用控制方面贡献了新思路。她强调,引进国谈药品时,各医院应结合自身发展的情况,对药品进行遴选和配备,从而促进药学的高质量发展。
本次会议由
沈阳兴齐眼药股份有限公司支持
来源:长三角健康公众号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人点赞
人收藏
打赏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您已认证成功,可享专属会员优惠,买1年送3个月!
开通会员,资料、课程、直播、报告等海量内容免费看!
打赏金额
认可我就打赏我~
1元 5元 10元 20元 50元 其它打赏作者
认可我就打赏我~
扫描二维码
立即打赏给Ta吧!
温馨提示:仅支持微信支付!
已收到您的咨询诉求 我们会尽快联系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