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请认证 退出

您的申请提交成功

确定 取消

运动虽好,可也要警惕运动性猝死!

2022-11-26 17:00   杏林帮官媒

运动性猝死看似事发突然,实则有迹可循。当身体出现这4种信号,需要避免剧烈运动,尽早去医院检查,防止发生运动性猝死:近期出现或加重的胸闷、心慌、心跳过缓、晕厥。

文章转载自:光明詹医生

专家介绍:詹中群,医学博士,主任医师,副教授,硕士生导师,中国科学院大学深圳医院心内科主任。

学会任职:中国医疗保健国际交流促进会循证医学分会委员,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青年委员会委员,广东省医师协会心血管内科医师分会委员,深圳市医学会心血管内科专业委员会常委,深圳市健康管理学会心血管健康管理分会副主任委员,深圳市医师协会第二届理事会理事,深圳市医师协会心血管内科医师分会第二届理事会理事,深圳市医师学会心力衰竭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深圳市医师学会心血管疾病预防与康复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深圳市中西医结合学会第一届心血管介入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湖北医药学院学报编委,中国循证心血管医学杂志编委,多个SCI杂志特约审稿人。

•熟练掌握冠心病的冠脉介入治疗、心律失常的射频消融术和起搏器植入术,对复杂冠脉病变的支架植入和复杂心律失常的射频消融治疗积累了较为丰富的经验,主要研究方向为心血管疾病的心脏电生理机制。发表论文100余篇,其中SCI收录31篇,多次应邀到国家级学会及国内知名医院参加学术交流,作为主要研究者主持GCP试验项目2项,器械临床试验项目1项。首次提出高危和低危肺栓塞的心电图预测指标,系统研究前壁和下壁ST段抬高心肌梗死心电图与冠脉解剖特点、临床表现和预后相关性,处国际领先水平,因在肺栓塞领域的突出成绩,心电图诊断心血管疾病及预后判断价值方面的研究受到国际同行的关注与认可,因在心电领域的突出成绩,受邀参加心电图判断肺栓塞预后价值的国际专家共识的撰写,参编Elsevier出版社出版的英文专著1部,主编中文专著《急性冠脉综合征:心电图与临床》。获十堰市政府科技进步二等奖一项。

95271669443692610

前段时间,有一则消息吸引了很多人的关注:某知名企业53岁高管在长跑18公里后发生猝死。这让很多人非常惊讶:运动不是有利于健康吗,怎么还会导致人猝死呢?还有人表示:原来长跑这么危险,以后可是不敢参加了!

那么,运动性猝死真的只是因为运动吗?怎样运动才能避免发生这样的悲剧?

运动性猝死,运动其实只是“背锅侠”。

无论是何种出于锻炼身体为目的运动,只要是在运动中或运动后出现了不适症状,并最终发生非创伤性死亡,就会被定义为“运动性猝死”。

运动性猝死虽然名字里有“运动”两个字,但它导致死亡的根本原因并不是运动,而是被运动强化了的其他因素,其中最常见的是“心源性猝死”和“脑源性猝死”,以“心源性猝死”居多。

1、心源性猝死

对于本身就患有潜在性的心脏疾病或是自身心脏结构异常、紊乱的人,在运动后,这些潜在的心脏疾病就会发作,出现致死性的心律失常,从而导致心源性猝死。

不同年龄层导致心脏骤停的常见病因不同,年轻人多以原发性心律失常性疾病(多有遗传病史)、肥厚性心脏病、心肌炎、冠脉畸形为主;中年人则50%由冠心病(尤其是急性冠脉综合征)导致;而老年人最常见的病因为慢性结构性心脏病,包括冠心病(含急性冠脉综合征和慢性冠脉狭窄)、瓣膜性心脏病、心衰等。

2、脑源性猝死

对于患有脑血管畸形、动脉瘤、脑梗及严重高血压等疾病的人,在运动后容易出现脑血管意外,可能导致调节心跳、呼吸重要生命中枢出现问题,从而出现脑源性猝死。

也就是说,运动只是运动性猝死的“背锅侠”,而“真凶”其实是一些已经出现,但还未被本人发现的心、脑等部位的病变。因此,不需要因为担心“运动性猝死”而拒绝运动。

做好这七大检查,帮你远离运动性猝死!

1. 体温:体温超过37度,避免剧烈运动!

2. 脉搏:静息时脉搏>100次/分,避免剧烈运动!

3. 呼吸:安静时呼吸频率>20次/分,避免剧烈运动!

4. 血压:安静时超过140/90mmHg,避免剧烈运动!

5. 心电图:明显心律失常患者,避免剧烈运动!

6. 心脏超声:心脏超声提示肥厚性心肌病,尤其是梗阻性,避免剧烈运动!

7.运动平板:35岁以上人群,如运动平板试验阳性,避免剧烈运动!

另外,如家族中有成员在40岁以下突发猝死或不明原因死亡的患者,建议于医院完善心脏相关等化验检查,以鉴别是否有家族遗传性心律失常相关疾病等。

运动时注意这些,可以预防运动性猝死!

1、熬夜后不要运动

熬夜后容易引发心律失常,尤其是经常熬夜的人,第二天心跳就会加速,引发心律失常,这个时候再去运动,猝死的风险就会随之增高。

2、喝酒后不要运动

酒精可能会诱发心律失常,同时,酒后运动还会影响酒精的代谢,增加心肌的耗氧量,从而让心血管的负担增加。

3、感冒时不要运动

感冒的时候,身体的免疫力本来就差,运动会进一步加速免疫力下降,让病毒更易侵入身体,还可能会引发心肌炎。因此,患了感冒后,最好多喝水、多休息,先让身体恢复过后再进行运动。

4、劳累后不要运动

身体在劳累后,本身就会让心脏处于超负荷的状态,如果这个时候再运动,只会增加心脏的负担,容易引发心脏的疾病。所以,劳累过后应该让身体好好休息休息。

5、长期不运动不要突然剧烈运动

一个缺乏锻炼的人马上进行剧烈运动,那么他发生运动性猝死的概率也会比其他人高多倍。不管做任何的运动,都要循序渐进,同时,在运动前做好相应的热身运动。

出现这些征兆,要警惕运动性猝死!

运动性猝死看似事发突然,实则有迹可循。当身体出现这4种信号,需要避免剧烈运动,尽早去医院检查,防止发生运动性猝死:近期出现或加重的胸闷、心慌、心跳过缓、晕厥。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副主任委员,心源性猝死,心律失常,心电图,猝死,冠脉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相关阅读

赞+1

您的申请提交成功

您的申请提交成功

确定 取消
海报

已收到您的咨询诉求 我们会尽快联系您

添加微信客服 快速领取解决方案 您还可以去留言您想解决的问题
去留言
立即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