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院眼整形眼眶病中心在2022中国肿瘤学(CCO)大会展风采
日前,由中国抗癌协会主办的2022中国肿瘤学大会在杭州顺利召开。中国肿瘤学大会由中国抗癌协会于2000年创办,是中国肿瘤学界规模最大、影响力最广、学术水平最高的学术盛会。
本届大会以“肿瘤防治,赢在整合”为主题,聚焦肿瘤整合医疗、精准医学、转化医学等前沿观点,建平台、论科研、谋创新、求索“生命健康”的共通之策。 数十万医务工作者,上千万公众及患者,通过线上线下结合的方式共话肿瘤“防、筛、诊、治、康”相关话题。 数据显示521家媒体参与活动宣传,开幕式直播观看总人数达到4208万人次,创历届之最。
其中我院中美(合作)眼整形眼眶病中心主任卢苇教授在眼肿瘤分会场就CT引导下穿刺活检技术在眼眶占位性病变诊断的临床应用研究这一眼肿瘤诊断的前沿问题做了精彩的学术报告,向与会同道介绍了我中心的最新研究及诊疗经验,得到与会者的一致好评。
卢苇教授在眼肿瘤会场大会发言
中国抗癌协会眼肿瘤分委会成立于2018年8月,我院卢苇教授当选为眼肿瘤专委会首届常委并于2022年换届连任,在任期间积极组织、参与抗癌协会的学术活动及科普工作。
范先群院士为卢苇教授颁发眼肿瘤专委会证书
卢苇教授在2020年中国肿瘤学大会专题发言
卢苇教授在2021年中国肿瘤学大会专题发言
中心举办了2021年国际眼肿瘤论坛
中心重视眼肿瘤科普工作
卢苇教授还参与制定了中国抗癌协会《中国视网膜母细胞瘤整合诊治指南》、《中国眼睑皮脂腺癌整合诊治指南》、《中国结膜黑色素瘤整合诊治指南》、《中国葡萄膜黑色素瘤整合诊治指南》、《中国泪腺腺样囊性癌整合诊治指南》五部指南的编写工作,并积极组织、参加指南的解读和推广工作。
卢苇教授参与制定发表的CACA指南
近年来为了提高为眼肿瘤诊治水平,我中心响应医院党委加强沪连合作的号召,与中国抗癌协会眼肿瘤主任委员单位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成立眼眶病眼肿瘤联盟,并聘请主委范先群院士担任客座教授。双方合作以来我中心在医、教、研三方面的水平均得到了快速的提高。
中心响应号召加强沪连合作
中心目前致力于眼眶病和眼肿瘤的临床治疗与基础研究,构建数字化眼眶外科技术平台,通过应用眼眶外科内镜导航手术系统,建立精准眼眶外科新策略,提高了眼眶外科手术疗效;研发功能化眼眶修复材料,构建适应于眼眶生物力学的新材料,实施个性化眼眶修复新技术;建立眼肿瘤多靶点基因治疗方法,通过和国内外最顶尖的眼眶病治疗机构联合开展我国眼恶性肿瘤的多中心研究和规范化诊疗,旨在提高患者的生存率和生活质量。
中心邀请的国际眼肿瘤学会主席等国际著名眼肿瘤专家
中心还定期邀请多位该领域国内外知名的教授专家进行指导交流,让大连百姓在家门口便能享受到世界顶级专家的医疗服务。
我院眼肿瘤眼眶外科团队
专家介绍
卢苇,教授,主任医师,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眼整形眼眶病中心主任,美国加州大学及英国Moorfields眼科医院访问学者,现任亚太眼整形外科学会(APSOPRS)理事、亚太眼肿瘤眼病理学会(APSOOP)理事、国际内固定学会(AOCMF)亚太区讲师、中华医学会眼科分会眼整形眼眶病学组委员、中国抗癌协会眼肿瘤专业委员会常委、中国医师协会眼科分委会眼整形眼眶病学组委员、辽宁省生命科学学会眼整形眼眶病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
培养了眼眶外科专业研究生25 名,荣获大连医科大学 “良师益友”“优秀教育工作者”“2022年教学成果奖”等荣誉称号;参与编写了国家统编教材《眼科学》;编写了国家卫健委上睑下垂的临床路径;参与制定了我国16个专家共识及指南;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及科技部专项等 11 项课题研究,其中开放性眼眶骨折重建修复的相关研究被中华医学会眼科分会入选为 2018 年我国眼整形眼眶病领域十大进展;以第一完成人先后荣获辽宁省科技进步奖、大连市科技进步奖、大连市专利成果奖等荣誉。
供稿:眼科
编辑:宣传与文化建设部 姜晨
审核:宣传与文化建设部 郭茜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精彩评论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