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请认证 退出

您的申请提交成功

确定 取消

新冠“复阳”人群具有传染性吗?

2022-11-26 09:27

科学认识“复阳”,消除对“历史阳”的恐惧,保持乐观的心态,和平等地关怀,就是我们一起战胜疫情的法宝。

新冠肺炎感染者康复出院后,个别出现“复阳”现象。

什么是“复阳”?“复阳”后是否有传染性?是否需要治疗呢?

01、什么是“复阳”?

“复阳”是指新冠病毒阳性感染者解除隔离或出院(舱)后,新冠病毒核酸检测再次出现阳性的情况。

结合病程、核酸检测Ct值动态变化等快速评估其传播风险,如核酸检测 Ct值≥35,则无需对其密切接触者进行追踪和管控。

23641669418207197  

02、为什么会“复阳”?

“复阳”有两个原因:

1、间歇性排出的脱落病毒片段。

2、再次感染另一种新型冠状病毒突变株。

分析以上两个原因之前,需要回顾一下新冠病毒Ct值的相关概念。Ct值,全名叫Cycle threshold,即循环数阈值,目前核酸检测使用的是聚合酶链反应(PCR)技术。

PCR的原理非常简单,就是通过聚合酶链反应,在体外负责病毒RNA的扩增。由于感染者样品中的病毒量太少,就先用PCR扩增到数目足够再检测。

PCR技术可以检测出是否有病毒,但是不能区分病毒是否有活性——即到底是有传染能力的“活病毒”,还是没有传染能力的“死病毒”(病毒片段),无法判断。

68691669418207464

有报道显示,出院(舱)康复人群“复阳”后并未分离出活病毒,“复阳”可能是检测到失活的病毒片段。

因此,当出院(舱)后人员PCR技术检测为阳性时,并不等同于有传染性,因为对于康复期患者,当Ct值≥35时,已经不能分离出活病毒,此时患者并不具有传染性。

49141669418207521

如果身边出现“复阳”病例,而又没有进行下一步的收治或者社区管控,那么往往是因为其Ct值≥35,意味着此类患者已经不具有传染性,所以也不需要戴着有色眼镜,刻意躲避。 

说得更容易理解一些:我们在采咽拭子的时候

会从喉咙里挑出一小部分体液

55801669418207710

然而,在实际情况下,病毒并没有那么容易观察到,需要用一种叫聚合酶链反应(PCR)的技术,将样品中的病毒数量扩增。

Ct值越低,代表病毒浓度越高

Ct值越高,则代表病毒浓度越低

举个例子:

用PCR扩增咽拭子样品,当Ct值等于40即扩增了40个循环时,这时候还没有检测出足够量的病毒数,则说明病毒很少或压根没有即为阴性

23351669418207815

此外,人体感染新冠病毒后1~2周会逐渐产生抗体,但随着时间延长,抗体水平会有所下降,且毒株在不断变异,所以康复人群依然有再感染变异毒株的可能,对于“复阳”人群是否有传染性,需要结合Ct值等综合判断传播风险。

03、“复阳”人群如何管理?

曾感染过经治疗或隔离观察出院(出舱)的人员,如果核酸检测提示阳性需要仔细分析甄别,根据防控指南的管理原则,分别对待总结如下:

如果Ct值≥35

1、完全没有任何症状体征,无需管理,不需要判定密接(与其共同居住、共同工作等接触频繁的人员)。

2、如出现发热、咳嗽等相关临床表现,或CT影像学显示肺部病变加重,应立即转运至定点医疗机构,根据病情进行分类管理治疗,但无需对其密接者进行追踪和管理。

如果Ct值<35

1、没有症状体征,需要结合病程、Ct值动态变化等快速评估其传播风险(传播风险会由相关专业人士科学判定),如有传播风险按感染者管理,判定和管控密接;如无传播风险,不再进行管控,无需判定密接。

2、同时出现了发热、咳嗽等相关临床表现,或CT影像学显示肺部病变加重,应立即转运至定点医疗机构,根据病情进行分类管理治疗,同时需要判定和管控密接。

科学认识“复阳”,消除对“历史阳”的恐惧,保持乐观的心态,和平等地关怀,就是我们一起战胜疫情的法宝。

来源:福州疾控

END

本公众号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且明确注明来源和作者,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所有文章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传染性,感染者,PCR,复阳,Ct,核酸,检测,管控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相关阅读

赞+1

您的申请提交成功

您的申请提交成功

确定 取消
海报

已收到您的咨询诉求 我们会尽快联系您

添加微信客服 快速领取解决方案 您还可以去留言您想解决的问题
去留言
立即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