婴幼儿的“小心思”竟关乎未来学习成绩!父母快来学学丨大医生开讲

2022
11/26

+
分享
评论
福建卫生报
A-
A+

在日常生活游戏中,有意培养孩子耐心等待、独立性和控制情绪的能力。

孩子在出生后的前三年中,身体机能飞速发展,其心理发展也开始萌芽,并不断成长。

因此,营造一个满足孩子成长需求的环境,并给予足够的爱和关注就显得格外重要。

0~3岁婴幼儿的心理发展包含哪些方面?

父母该如何帮助和支持孩子的心理发展?

90031669417695683

11月24日,《大医生开讲》邀请福建省妇幼保健院保健部主任、福建医科大学妇儿临床医学院《儿童保健学》教研室主任、主任医师欧萍,福建省妇幼保健院儿童保健中心副主任医师钱沁芳坐客直播间,和宝爸宝妈们共同探讨婴幼儿心理保健的相关知识。截至目前,多平台在线观看与回看人次超31万。

0~3岁婴幼儿也有小心思?

很多家长认为0-3岁的小宝宝不会存在心理问题,其实是不正确的。小宝宝的心理就是大脑对外界的反应,只不过他们会通过一些行为、情绪来体现,具体包括大动作、精细动作、认知能力、语言发育、情绪社会性,这就构成了儿童心理保健的五大领域。

55101669417695891

钱沁芳表示,通过给婴幼儿进行心理测评,可以了解婴幼儿的大脑及神经肌肉发育情况。筛查、评估后,根据心理测评显示的儿童心理行为发育水平,医生可以提出家庭养育规划、预见性指导和训练计划,从而促进儿童智力发展和健康人格的形成,这对塑造孩子未来良好的心理素质和灵活的社会环境适应能力,提高儿童整体健康水平有极大帮助。

家长如何掌握“读心术”?

婴幼儿时期的孩子往往不能准确的表达,那么家长要如何尽早读懂孩子的心理问题呢?

其实孩子每个年龄段的发展特点不同,五大领域所能达到的标准也有差别。家长可以参照下图所呈现的各年龄段五大领域的发育特点,看看孩子在相应年龄段是否能达标。

儿童心理行为发育

95161669417695962

84771669417696066

45101669417696174

38511669417696283

如果孩子的某项技能发育出现障碍,家长应尽早带孩子去医院儿童心理保健科或专业机构,做全面的发育行为评估。专业医生会根据孩子实际发育水平制订孩子五大领域的家庭养育规划。

不过在门诊中,欧萍发现不少家长给孩子做完评估就结束了。其实评估的目的是通过医生的指导和回家后的训练,让发育正常及超常的孩子能更好地开发潜能,让发育迟缓或障碍的孩子能尽快地追上同龄儿的水平。

50741669417696366

“我们可以通过游戏训练的方式,结合鼓励、奖品,调动孩子学习兴趣,在玩中学,让早期潜能开发真正发挥作用。”欧萍说。倘若没有及时追赶,孩子未来在学习生活中出现注意力缺陷、学习落后等问题,家长可能需要花费更多的时间去弥补。因此,0-3岁可以说是孩子潜能开发的奠基期。

小宝宝注意缺陷与多动障碍表现

多动症在婴幼儿时期虽然无法诊断,但这类孩子会有些注意缺陷与多动障碍的表现,比如注意力不集中的孩子不能专注于游戏,见一样玩一样,兴趣极其短暂,通常1岁达不到1分钟,2岁达不到2-3分钟,3岁达不到3-5分钟。

此外还包括难以入睡,爱冲动,爱发脾气,喜欢破坏玩具,不爱听指令等。

遇到这种情况,钱沁芳建议父母要保持言行一致,此外可以培养孩子良好的行为习惯,规范用餐、游戏、睡觉和起床时间;增加孩子专注力游戏,比如做追视练习;培养孩子做事的条理性,比如玩完玩具之后懂得收拾等。

孩子的专注力需要家长的保护

越小年龄孩子专注力时间越短,正常情况是1岁1分钟,2岁2-3分钟,3岁3-5分钟。

要保护孩子的专注力,欧萍建议家长在孩子专注做事时不要打扰,比如不要让孩子边玩边吃东西,不要同时给过多的玩具;以孩子的兴趣为主导,孩子不愿意做的事情,他一定是三心二意的,这样时间一长他的三心二意就会成为习惯。

不断强化孩子专注做事的行为。在孩子做不好想放弃时,家长要多鼓励孩子坚持。对很多家庭而言,想改善孩子的专注力,父母自己也要专心做事,给孩子树立榜样。

让孩子学会管控情绪

“0-3岁的孩子难免会有情绪难以控制的时候,当孩子哭闹时,家长要注意观察孩子的哭闹是心理还是身体的原因。”欧萍说。

如果不知道哭闹的原因,家长可以带孩子去医院做检查,看看是否存在某些疾病或微量元素的缺乏。

如果是因孩子不懂规矩而哭闹,家长可以转移孩子注意力,延长等待时间来化解。比如让孩子看着钟,当指针指向哪个数字时可以满足要求,这样既让孩子转移哭闹情绪,学会等待,也可以让孩子学会看时间。

在日常生活游戏中,有意培养孩子耐心等待、独立性和控制情绪的能力。比如可以亲人可有意离开10分钟左右,培养孩子独自玩玩具不哭闹,也可以鼓励孩子把不开心的事画出来。当孩子有表现出良好情感时,家长应及时表扬,强化他的行为。

84171669417696462

主办单位:福建卫生报、福建日报·新福建客户端

协办单位:福建省妇幼保健院

福建卫生报全媒体记者:林颖

编辑:李子

审核:黄美辉、陈静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本文由“健康号”用户上传、授权发布,以上内容(含文字、图片、视频)不代表健康界立场。“健康号”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如有转载、侵权等任何问题,请联系健康界(jkh@hmkx.cn)处理。
关键词:
儿童心理,婴幼儿,专注力,注意力

人点赞

收藏

人收藏

打赏

打赏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我有话说

0条评论

0/500

评论字数超出限制

表情
评论

为你推荐

推荐课程


社群

  • 第九季擂台赛官方群 加入
  • 手术室精益管理联盟 加入
  • 健康界VIP专属优惠 加入
  • 健康界药学专业社群 加入
  • 医健企业伴飞计划 加入

精彩视频

您的申请提交成功

确定 取消
5秒后自动关闭

您已认证成功

您已认证成功,可享专属会员优惠,买1年送3个月!
开通会员,资料、课程、直播、报告等海量内容免费看!

忽略 去看看
×

打赏金额

认可我就打赏我~

1元 5元 10元 20元 50元 其它

打赏

打赏作者

认可我就打赏我~

×

扫描二维码

立即打赏给Ta吧!

温馨提示:仅支持微信支付!

已收到您的咨询诉求 我们会尽快联系您

添加微信客服 快速领取解决方案 您还可以去留言您想解决的问题
去留言
立即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