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衡道丨科普】“病理诊断小知识”科普系列视频第七期:小梁状
如果说临床医生诊断、治疗疾病的武器是手术刀,那么病理医生诊断疾病的武器就是显微镜。显微镜下的组织形态多姿多彩,千变万化,需要从生物学、解剖学、组织学、细胞学等多学科、深内涵的角度进行观察,探讨疾病的发生、发展全过程,从而做出正确诊断,为临床治疗服务。
病理的镜下组织学形态往往提示着疾病诊断,病理医生们会用很多专业术语来描述这些形态。但对于刚入行的小伙伴们,第一次接触这些术语,可能经常一头雾水。为帮助大家正确辨识和描述这些形态,衡道医学新媒体最新栏目——“病理诊断小知识:病理学描述术语”科普系列视频上线啦!
本系列内容将通过实物对比、词汇释义、镜下图展示等方式,帮您正确理解和记忆这些描述术语。今天为大家带来的是病理学描述术语第期期——“小梁状”。
第七期“ 小梁状 ”划 重 点
梁,水桥也。雨毕而除道,水涸而成梁。 提 到“梁”,很多人 想到的 是 桥梁和 房梁 。
病理学中的“小梁”一般指的是骨小梁。骨小梁是骨皮质内层和两端许多不规则的片状或线状骨质结构。英文为Trabecular,源于拉丁语“trabes”, beam-like的意思。常用来描述细胞像如行、绳、带或股样的“束状”排列;或细胞成平行排列或网状轨道。也用来描述结缔组织的束状结构(如脾小梁)或肉眼可见的束状结构(如小梁骨)。
图2 骨小梁解剖示意图
图3 松质骨的组织学(粗细不一的骨小梁间充满黄骨髓组织)
黑色素瘤
黑色素瘤的生长方式可以是假腺样、假乳头状、血管周皮瘤样或血管周细胞瘤样、Spitz痣样(Spitz痣样黑色素瘤)、玫瑰花样、小梁状或疣状(色素痣样或假色素痣样黑色素瘤)、类癌样或滤泡状,即主要分布于毛囊及其附近真皮内。
图4 黑色素瘤
(肺)类癌
(肺)类癌的肿瘤细胞为均匀一致的小细胞,核居中,极少或无分裂象,胞质中等量,呈细颗粒状。
肿瘤细胞呈实性团巢状、缎带状和花边状生长。
图5 (肺)类癌
(甲状腺)玻璃样变梁状腺瘤
图6 (甲状腺)玻璃样变梁状腺瘤,图片中心可见宽的小梁,肿瘤细胞沿长轴垂直排列
低分化甲状腺癌
图7 呈小梁状生长模式的低分化甲状腺癌
(胃)分化良好的神经内分泌肿瘤
显微镜下,(胃)分化良好的神经内分泌肿瘤常见的生长方式是微腺型或小梁状,或罕见的情况下呈岛屿状。 细胞核形态规则,染色质正常,核分裂象少见,通常没有坏死,血管丰富。
图8 左:黏膜层的肿瘤细胞呈小梁状及带状生长,细胞温和一致;右:肿瘤细胞呈梁状排列细胞嗜伊红,细胞核呈圆形,染色质细腻,间质中血管丰富
节细胞性副神经节瘤
节细胞性副神经节瘤显微镜下表现具有特征性,存在三种细胞成分:
具有类癌样形态的内分泌细胞,紧密排列成巢状和小梁状; 超微结构检查含有致密核心颗粒;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多种标志物呈阳性,尤其是胰多肽
孤立的神经节细胞;
梭形神经鞘细胞和(或)支持细胞
图9 十二指肠节细胞性副神经节瘤呈小梁状生长方式
肝细胞癌
显微镜下,肝细胞癌的生长结构可为梁状、实性或小管状。肿瘤细胞周围可见肝窦样血管网,为重要的诊断性特征。
图10 肝细胞癌
(胰腺)腺泡细胞癌
图11(胰腺)腺泡细胞癌,肿瘤细胞免疫组化提示BCL10阳性,生长方式为小梁状。
α细胞瘤
不伴有胰高血糖素瘤综合征的α细胞瘤,常为多发,瘤体小,瘤细胞呈脑回状排列,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胰高血糖素强阳性。
图12 α细胞瘤显示肿瘤细胞呈脑回状排列,这种生长方式常由α和β细胞构成
(肾)透明细胞肉瘤
图13 (肾)透明细胞肉瘤,瘤细胞排列成呈巢状、索状、梁状或栅栏状。
膀胱内翻性乳头状瘤
膀胱内翻性乳头状瘤被认为是膀胱的一种良性上皮性肿瘤。 显微镜下,可见向黏膜下生长的上皮细胞巢索,无非典型表现,仅在局部有少许乳头状结构。
图14 膀胱内翻性乳头状瘤
子宫内膜间质肉瘤
图15 子宫内膜间质肉瘤,伴有类似于卵巢性索肿瘤的结构。
Sertoli-Leydig 细胞瘤
Sertoli-Le ydig 细胞瘤,中间型(Meyer 1型)(54%)。 其特征是Sertoli样细胞呈条索、片块和灶状,其间有梭形的间质细胞和可识别的Leydig细胞分隔。
图16 Sertoli-Leydig 细胞瘤
导管原位癌
图17 导管原位癌筛状型,这种腔隙通常有罗马桥式和梁状生芽两种起源形式,梁状生芽是细胞形成僵直的小梁,细胞的长轴与小梁的长轴垂直
骨肉瘤
图18 骨肉瘤,瘤细胞直接形成的肿瘤性成骨,其间没有软骨成分。
成骨性肿瘤
图19 成骨性肿瘤,新生瘤骨呈小梁状,小梁状瘤骨间有异型的梭形细胞
以上为本期科普视频内容小结,后续小衡将推出更多有关病理诊断小知识的科普视频,与大家分享有趣、专业、实用的内容,敬请期待~
欢 迎 分 享
病理学描述术语非常多,有些是外语词汇的意译,有些是音译,很多术语并不能从表面意思就理解到其对应的大致形态。我们将以生动、形象、活泼的修辞手法,结合图片、文字、视频帮大家一致理解,并深刻记住这些术语。
特 别 鸣 谢
感谢华中科技大学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张芹医生在本专题内容创作中提供的的大力支持!
参与本专栏内容创作的还有江西省儿童医院黄慧医生、中国科技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孔雪医生、黑龙江佳木斯医院姜莹医生、空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吴建锋医生、上海衡道医学病理诊断中心顾斌、孙琨铭医生等,感谢大家在内容整理、脚本撰写、视频审核等环节提供的帮助!
参考文献及素材来源:
1 .Rosai and Ackerman’s Surgical Pathology, 10th Edition
2.WHO Classification of Tumours of Digest System Tumors, 5th Edition
3.WHO Classification of Tumours of Endocrine Organs, 2017 Edition
4.WHO Classification of Tumours of the Urinary System and Male Genital Organs, 2016 Edition
5. WHO Classification of Tumours 5th Edition,Soft Tissue and Bone Tumours
6.丁宜、黄啸原等。临床病理诊断与鉴别诊断——骨与关节疾病[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7.周晓军、余英豪等。临床病理诊断与鉴别诊断——泌尿及男性生殖系统疾病[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8.李增山、石雪迎、陈晓宇等。临床病理诊断与鉴别诊断——消化道疾病[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9.唐寰澄.桥梁的故事[M].北京出版社,2021
10.https://www.yixue.com/%E9%AA%A8%E5%B0%8F%E6%A2%81
11.www.allinmd.cn/pages/channel/doc/docDetail.html?resourceId=1565591579482
12.https://m.weibo.cn/status/4490355808622469
设计:鹏飞
编辑:小明
本公众号发布所有原创内容,版权均属衡道医学病理诊断中心及相关版权方所有,内容仅供学术交流,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未经授权的转载是侵权行为,版权方保留追究法律责任的权利。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精彩评论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