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高分文献----Anesthesiology Dec2022摘录
目录
1、人体大脑固有连接在阿尔兹海默症临床分型中提供tau蛋白聚集骨架
2、人工智能通过夜间呼吸信号诊断和评估帕金森病
3、2010-2019年美国电池相关小儿急诊就诊
4、高流量鼻导管吸氧和持续正压通气对ICU危重儿童呼吸支持持续时间的影响:随机临床试验
5、阿司匹林或依诺肝素用于髋或膝关节置换对静脉血栓栓塞的影响:CRISRAL随机试验
6、阿米替林加用普瑞巴林、普瑞巴林加用阿米替林、度洛西汀加用普瑞巴林用于糖尿病外周神经病理性疼痛的比较(OPTION-DM):多中心、双盲、随机交叉试验
7、心跳骤停后昏迷病人的氧合目标
8、心跳骤停后昏迷病人的血压目标
9、心脏移植后供体巨噬细胞调节排异反应
10、2022ESC非心脏手术患者心血管评估和管理指南
11、有心血管疾病的卵巢癌患者围术期β受体阻滞剂用药和存活
12、抗生素的过去、现在和未来
01人体大脑固有连接在阿尔兹海默症临床分型中提供tau蛋白聚集骨架
Sci Transl Med 2022; 14:eabc8693. PMID: 36001678.
阿尔兹海默症的传统组织病理学机制是tau神经纤维结的沉积和淀粉样蛋白β斑块,但是人脑tau蛋白与阿尔茨海默症临床表型的关系尚不清楚。之前研究表明,tau病理状态会在细胞间传递,本研究提出问题,阿尔茨海默症不同表型中tau蛋白聚集的大脑网络枢纽不同。研究采用PET和MRI比较对照人群和有健忘、后皮层萎缩、运动障碍、进行性失语症表型的阿尔茨海默症患者。每种表型均和一种已知的神经网络有联系:健忘症与默认模式相关,后皮层萎缩与视觉空间网络有关,运动障碍与显著网络有关,进行性失语症与语言网络有关。因此tau病理变化会在固有连接细胞间传递,这提示未来治疗可以阻断tau的摄取或传递。
(Article Selection: Charles Emala, M.D. Image: Adobe Stock.)
02人工智能通过夜间呼吸信号诊断和评估帕金森病
Nat Med 2022; 28:2207–15. PMID: 35995955.
帕金森病是全球进展最快的神经系统疾病。帕金森病的治疗依据运动障碍学会帕金森病综合评价量表(Movement Disorder Society Unified Parkinson’s Disease Rating Scale, MDS-UPDRS),但这是主观评测。帕金森病影响呼吸驱动和肌肉功能,可以在夜间睡眠模式中监测到。研究采用美国大型三级医院和研究数据库的居家睡眠数据,757名帕金森病患者和6914名对照个体,共11964个夜晚超过120000小时的夜间睡眠信号,睡眠数据的获取通过通过穿戴带或室内无线电获得,由此构建人工智能模型,通过分析呼吸数据干预帕金森病的诊断和评估。结果表明人工智能模型预测的疾病严重程度和进展与MDSRS一致(R=0.94),数据客观,可以早期客观诊断帕金森病并评估其进展。
(Article Selection: Meghan Prin, M.D., M.S. Image: Adobe Stock.)
032010-2019年美国电池相关小儿急诊就诊
Pediatrics 2022; 150:e2022056709. PMID: 36032018
纽扣电池非常普遍。国家电子危害监测系统报告2010年至2019年小于18岁儿童电池相关急诊就诊约70322例,年发生率9.5/100000,小于等于5岁的儿童发生率最高,12%的病例由于吞食纽扣电池而住院。这些数值是1990-2009年数据的2.1倍。之前的报告指出,自2006年20mm CR2032锂电池发明后,纽扣电池吞食导致的严重并发症和死亡增加了7倍。国家毒物中心指南建议在就诊前服用蜂蜜中和强碱。急诊室也可以用硫糖铝。
(Article Selection: Alan Jay Schwartz, M.D., M.S.Ed., and Debnath Chatterjee, M.D. Image: Adobe Stock.)
这篇文章让我想起了BBC每晚会固定时间播放同一首节律100-120bpm的歌曲,目的是让民众对心肺复苏的频率烂熟于心,科普路漫漫。国内类似频率的歌曲有《小苹果》和《最炫民族风》。
04高流量鼻导管吸氧和持续正压通气对ICU危重儿童呼吸支持持续时间的影响:随机临床试验
JAMA 2022; 328:162–72. PMID: 35707984.
高流量鼻导管和持续正压通气是儿童ICU常用的无创通气方法。本研究为英国24个儿童ICU进行的实用性、多中心、随机非劣性临床研究,纳入需要无创呼吸支持的儿童(0-15岁)。患儿随机进行高流量鼻导管吸氧(氧流量按体重计算,n=301)或持续正压通气(压力7-8cmH2O,n=299)。主要结局为随机化至呼吸支持结束(且坚持48小时)的时间。次要结局有七个,包括死亡、48小时内插管、镇静情况等。鼻导管和正压通气组主要结局的中位时间分别为53h和48h,差异5h(95%CI,-10~17h),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符合高流量鼻导管吸氧非劣于持续正压通气标准。高流量鼻导管吸氧组镇静更少、ICU停留时间、住院时间更短。最常见的不良事件是鼻损伤。
(Article Selection: David Faraoni, M.D., Ph.D. Image: J. P. Rathmell.)
05阿司匹林或依诺肝素用于髋或膝关节置换对静脉血栓栓塞的影响:CRISRAL随机试验
JAMA 2022; 328:719–27. PMID: 35997730.
虽然近十年越来越多的采用阿司匹林为基础的血栓预防策略,但是针对预防剂量阿司匹林的安全性和优效性的研究有限。CRISTAL研究是一项澳大利亚31家医院(要求每年行膝关节或髋关节置换术的量≥250例)进行的群集随机交叉试验。患者术后(髋关节术后35天,膝14天)随机应用阿司匹林(100mg/天)或依诺肝素(40mg/天)。一轮治疗结束后交换治疗。主要结局是90天内全身静脉血栓栓塞,包括肺和深静脉。术后90内,共256名患者发生静脉血栓栓塞。阿司匹林组3.45%,依诺肝素组1.8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依诺肝素更优。
(Article Selection: David Faraoni, M.D., Ph.D. Image: J. P. Rathmell.)
06阿米替林加用普瑞巴林、普瑞巴林加用阿米替林、度洛西汀加用普瑞巴林用于糖尿病外周神经病理性疼痛的比较(OPTION-DM):多中心、双盲、随机交叉试验
Lancet 2022; 400:680–90. PMID: 36007534.
对于糖尿病神经病理性疼痛,一线口服用药仅能提供很小的益处。虽然患者常用多种辅剂,但组合用药的比较研究数据很少。本研究为双盲非安慰剂对照的交叉研究,将13家英国医院的140名糖尿病外周神经病变患者随机分为阿米替林加用普瑞巴林组、普瑞巴林加用阿米替林组、度洛西汀加用普瑞巴林组(84名患者进行了至少两轮路径)。受试者滴定75mg阿米替林,600mg普瑞巴林和120mg度洛西汀。第6周时,疼痛评分低于3分的继续单药治疗,评分更高的加用药物。16周研究结束时,所有治疗组的7天疼痛评分平均值(主要结局)下降,两组比较差异最大的是度洛西汀-普瑞巴林和阿米替林-普瑞巴林,普瑞巴林-阿米替林和阿米替林-普瑞巴林。第6周时,61%的受试者疼痛评分下降超过30%,不同组之间没有显著差异,16周时,66%的受试者疼痛下降超过30%。三种药物组合的镇痛效果没有显著差异。
(Article Selection: Steven Cohen, M.D. Image: Adobe Stock.)
07心跳骤停后昏迷病人的氧合目标
N Engl J Med 2022; 387:1467–76. PMID: 36027567.
院外心跳骤停后复苏成功昏迷患者机械通气的氧合目标尚不清楚。本研究为2×2因子随机试验,纳入丹麦789名院外心跳骤停后气管插管机械通气昏迷患者,随机进行限制性氧合(氧分压68-75mmHg)和开放式氧合(氧分压98-105mmHg)目标治疗。主要结局是随机化后90天内全因死亡或严重疾病出院或昏迷(格拉斯哥-匹兹堡脑功能表现分级 3-4级)的复合指标。次要结局是48小时的NSE水平,死亡,90天时的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改良RANKIN量表和格拉斯哥-匹兹堡脑功能表现分级。两组主要结局和次要结局没有显著差异。因此机械通气氧分压目标的高低不影响心跳骤停复苏后的预后。
(Article Selection: Martin J. London, M.D. Image: Adobe Stock.)
08心跳骤停后昏迷病人的血压目标
N Engl J Med 2022; 387:1456–66. PMID: 36027564.
院外心跳骤停后复苏成功昏迷患者平均动脉压的目标尚不清楚。本研究为2×2因子随机试验,纳入丹麦789名院外心跳骤停后气管插管机械通气昏迷患者,随机分为2组,分别为77mmHg高目标组和63mmHg低目标组(氧合目标见上一篇)。所有患者均进行有创动脉压监测,高目标组策略包括容量复苏、去甲肾上腺素或加用多巴胺。结局指标同上一篇。两组所有指标没有显著差异。因此平均动脉目标的高低(77和63mmHg)不影响心跳骤停复苏后的预后。
(Article Selection: Martin J. London, M.D. Image: J. P. Rathmell.)
09心脏移植后供体巨噬细胞调节排异反应
Circulation 2022; 146:623–38. PMID: 35880523.
40%的心脏移植患者移植后1年内会发生排斥反应。免疫抑制药会引起感染或恶性肿瘤。因此,需要其他方法来实现移植物免疫耐受。本研究采用鼠心脏移植模型,目的是研究移植心脏固有免疫是如何影响移植物耐受性的。研究辨别组织原位巨噬细胞的特异性免疫作用或供体或受体单核细胞来源的巨噬细胞的特异性免疫作用。RNA单细胞测序发现,单核细胞、巨噬细胞和树突状细胞的转录特征表明供体和受体的巨噬细胞表达谱没有重叠。供体巨噬细胞分为CCR2+和 CCR2-,心脏移植后1-3天仍存在,但第7天后由于排异两种巨噬细胞均消失。CCR2标记的白喉毒素受体转基因小鼠进行实验表明,受体CCR2+巨噬细胞清除会延长移植物存活,而CCR2-清除会增强排异反应。CCR2+巨噬细胞下游因子有MyD88,MyD88敲除能够阻断CCR2+巨噬细胞活化,延长移植物存活时间。因此CCR2+巨噬细胞可能是心脏移植排异反应的未来预防靶点。
(Article Selection: Michael Zaugg, M.D., M.B.A. Image: Adobe Stock.)
10 2022ESC非心脏手术患者心血管评估和管理指南
Eur Heart J 2022; 43:3826–924. PMID: 36017553.
11有心血管疾病的卵巢上皮性癌患者围术期β受体阻滞剂用药和存活
Clin Oncol [Epub ahead of print 2022 August 24]. PMID: 36001852.
动物实验和体外研究都表明应激-炎症反应会刺激肿瘤生长,增加转移。而β肾上腺素受体拮抗剂能够抑制儿茶酚胺介导的应激反应,可能可以改善预后。本研究为基于人群的观察性队列研究,纳入2002-2014年澳大利亚两个省3844名50岁以上有心血管疾病病史的行卵巢上皮性癌手术的患者,比较围术期应用β受体阻滞剂存活的影响,随访至2016年,考虑治疗方法和时间差异的因素。560名患者(14.5%)围术期应用选择性β受体阻滞剂,67名(1.7%)使用非选择性β受体阻滞剂(主要是普萘洛尔)。术后2年,非选择性β受体阻滞剂患者的存活率高于不用β受体阻滞剂患者,且差异持续到术后8年。但选择性β受体阻滞剂没有这种作用。
(Article Selection: Martin J. London, M.D. Image: J. P. Rathmell.)
12抗生素的过去、现在和未来
Sci Transl Med 2022; 14:eabo7793. PMID: 35947678.
(Article Selection: Jamie Sleigh, M.D. Image: J. P. Rathmell.)
END
编辑:MiLu.米鹭
校对:Michel.米萱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精彩评论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