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肤科医生带你了解伴有疼痛的皮肤病——带状疱疹
秋冬交替,天气渐凉,好多人发现腰酸背痛,伴低热、乏力,于是到医院就医,骨科、神经科、内科等检查无任何异常,3-5天后发现皮肤出现红斑、水疱,于是到皮肤科诊断为带状疱疹,也就是老百姓日常所说的蛇盘疮、腰缠火丹,下面让我们来了解一下带状疱疹~
一、什么是带状疱疹?
带状疱疹是由长期潜伏在体内的水痘-带状疱疹病毒(VZV)经再激活引起的感染性皮肤病。带状疱疹是皮肤科常见病,除受皮疹折磨外,常伴有神经病理性疼痛,常出现在年龄较大、免疫抑制或免疫缺陷的人群中,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
二、带状疱疹有什么症状?
带状疱疹最主要的表现是首先在身体单侧先出现疼痛,疼痛通常被描述为灼烧、电击或针刺样的痛感,3-5天后在疼痛部位出现丛簇样皮疹,即使皮疹消失,患者也可能经历带状疱疹后神经痛(PHN),疼痛持续至少三个月到数年。PHN是带状疱疹最常见的并发症,发生在高达30%的带状疱疹病例中。
除了皮疹,另一个症状就是疼痛,呈阵发性剧痛,即持续性疼痛。带状疱疹会引起神经痛。在医学上带状疱疹引起的疼痛感叫做“烧灼样”“电击样”“针刺样”疼痛。得过带状疱疹的患者会形容这种痛为真的让人痛不欲生!
所以,带状疱疹也被称为“不死的癌症”,很多患者甚至觉得这种神经痛比癌痛更痛苦。而且,这种疼痛可能会持续存在,长期的疼痛会严重干扰患者的日常生活,还可能会出现睡眠障碍、焦虑、抑郁等情况。
三、带状疱疹的易发人群?
年龄:一个危险因素,带状疱疹可发生于任何年龄,50 岁以上为易发人群,年龄越大越容易患病,病情也更严重。
慢性病患者:相比于一般人,慢性病患者更容易出现带状疱疹,如糖尿病、慢性肾病、心血管疾病、慢性阻塞性肺病、类风湿关节炎的患者发生带状疱疹疾病的风险增加。
免疫功能低下的人群:免疫功能低下的人群更加容易发生带状疱疹,如HIV感染者,肿瘤患者或是使用免疫抑制药物的患者。
四、带状疱疹如何治疗?
抗病毒治疗:早期足量抗病毒治疗是非常必要的,可以有效控制病情,减少后遗症的发生。
止痛营养神经:止痛营养神经的治疗可以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同时减少后遗症。
局部治疗:注意不要搔抓或用针刺破水疱,以免继发感染。急性期水疱未破,可外涂炉甘石洗剂收干水疱,水疱破裂后渗液期可用抗菌药水外喷或者局部湿敷,水疱干涸结痂后可外用喷昔洛韦乳膏或红霉素软膏等,如果痂皮太厚,建议到医院找医生换药清痂,对于薄痂皮,耐心一点,涂药膏后等待其自然脱落即可。
五、要治更要防
健康的生活习惯:健康的生活习惯是保证自身免疫力的基础,早睡早起,避免熬夜,注意缓解压力,有助于提高自身抵抗力;同时进行适当的体育运动,增强抵抗力;注意饮食与营养搭配。
接种带状疱疹疫苗:接种带状疱疹疫苗是一个有效的预防措施,特别是对于50岁以上的人群,能有效降低带状疱疹的发生率,并能减轻带状疱疹的症状。针对50岁以上的老年人,带状疱疹预防最为有效的手段就是接种带状疱疹疫苗。研究显示,重组带状疱疹疫苗的保护效果高达90%以上。因此针对老年人而言,尽早接种带状疱疹疫苗,能从根本上预防带状疱疹的发生,从而规避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出现。
作者:皮肤科 朱丽萍
编辑:宣传统战处 谭书凝
审核:党委办公室、宣传统战处 范嵘
文中图片源自摄图网版权归其所有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精彩评论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