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过和男性生育力受损不同的是,造成女性生育力损伤的主要原因并不是环境和压力等因素,而是年龄。
生育健康连着千家万户的幸福,关系国家民族的未来。在保基本、强基层的基础之上,人民群众对优生优育的需求,是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而不断“向上”的。如何解决群众生育需求和生育能力下降的矛盾?
男性生育能力呈断崖式下跌?!
中信湘雅人类精子库是我国第一个人类冷冻精子库,同时也是目前国内最大的人类精子库,冷冻精子约15万份。2006年全年,中信湘雅人类精子库精子入库合格率为45.9%,2008年为41%,2010年-2013年在30%-40%之间波动,2014年、2015年分别为17.9%和17.7%。这些数据表明,国内的男性精子质量呈明显的下降趋势。
同时,国内谷翊群教授团队通过检索国内近40年有关男性不育症文献报道,发现1980-2000年间不育症发病率均低于10%,到2001-2014年间半数以上文献报道不育症发病率已经超过10%, 2015年以后则大多介于10%-20%之间。这些研究也无一例外地提示,在过去的几十年里,我国可生育男性的精子质量总体呈下降趋势。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男性精子质量下降呢?研究中有一个现象值得人们深思,越是发达、现代化的地区,男性的精子质量越是呈明显下降趋势,而在一些环境保护良好,生活节奏慢,工作压力小的地区,男性的精子质量下降没有那么明显。这一现象提示我们,理化因素和精神心理因素或是整个社会男性精子质量下降的罪魁祸首。
作为发展的代价,近几十年来,尤其是近30年来,全球环境污染加重,气温升高。水体、空气、食品污染等等都会影响到男性的生殖功能。此外还有电、磁、辐射污染,包括射频辐射、微波、红外线、紫外线、超声、激光、X射线、γ射线等等,无时无刻不在对男性的精子质量产生着影响。
女性生育力也在下降,主要原因竟是……
和男性生育力持续下降一样,女性的生育力状况也在持续恶化,中国的不孕不育人群已从上世纪70年代的1%-2%(女性为主)上升至90年代的10%-15%左右,2015 年已高达15%。现在有不孕问题的人群中,男、女方各占一半。 和男性生育力现状类似,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饮食、环境因素造成的内分泌紊乱及相关疾病也在持续上升,如多囊卵巢综合征比例等,从而导致女性不孕。此外,更大的工作压力和养育压力也造成产后抑郁的增多,拉低了育龄女性的生育意愿。这些都造成女性人群的生育能力和男性一样,呈现持续下降的趋势。
不过和男性生育力受损不同的是,造成女性生育力损伤的主要原因并不是环境和压力等因素,而是年龄。根据医学统计,在卵子数量及质量、月自然受孕几率、自然流产率方面都证明年龄增长对于生育能力的影响是最具决定意义的要素。而女性的情况相对复杂,虽然女性生育力当前主要受年龄影响,生理上的不可逆损伤较男性稍好,但造成生育力下降的年龄因素却是社会综合因素所导致。总之,在担心想不想生这个问题之前,还要先解决能不能生的问题。
丁显平教授
成都西南不孕不育医院联合俄罗斯自然科学院院士
四川大学生命科学学院遗传医学研究所所长
四川省大健康产业协会会长
文中图片均已获版权方授权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人点赞
人收藏
打赏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您已认证成功,可享专属会员优惠,买1年送3个月!
开通会员,资料、课程、直播、报告等海量内容免费看!
打赏金额
认可我就打赏我~
1元 5元 10元 20元 50元 其它打赏作者
认可我就打赏我~
扫描二维码
立即打赏给Ta吧!
温馨提示:仅支持微信支付!
已收到您的咨询诉求 我们会尽快联系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