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人为本,生命至上,以创新寻求突破、以实干谋求发展,广东药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消化内科将持续促进学科高质量发展,为人民群众的健康保驾护航。
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
消化内科是广东药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重点专科,始终坚持“人民至上,以人为本”的思想,通过守正创新,整合发展,为守护人民群众的健康交出了一份满意的答卷。
消化内科团队
组建“早期消化道肿瘤早筛早诊早治”团队,打造肿瘤防治新平台
食管癌、胃癌、结直肠癌是压在人民群众身上的三座大山,这三大癌占我国全部癌症发病率的43.3%,严重影响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发现一例早癌,挽救一条生命,幸福一个家庭”。为了探索我省消化道肿瘤的发病因素,提高群众的防癌意识,倡导健康的生活方式,作为国家消化道肿瘤筛查及早诊早治项目协作中心、食管癌多中心临床研究成员单位、国家食管癌大数据中心采集单位、广东省首家国家消化病临床研究中心早期胃癌筛查研究协同网络协作中心、国家结直肠癌筛查建设基地以及国家首批中国医师协会基本消化内镜医师培训基地,自2014年起,消化内科组建了早期消化道肿瘤早筛早诊早治团队,利用周末及节假日时间,历时两年余,行程三万余公里,走访广东省粤东、粤西、粤北91个乡镇,为超过5300名群众开展了消化系统疾病防治知识宣传服务活动,派发6000本宣传册、免费为当地群众进行无痛胃镜检查2198例和394例病理活体组织学检查。
在此基础上,消化内科早期胃癌筛查团队联合信息工程技术专家团队,采用数据挖掘等技术,成功研发了“互联网+阶梯式早期胃癌筛查平台”。该平台通过整合胃癌风险因子,并动态智能化调控风险因子权重,自动输出目标人群罹患胃癌风险等级,对早期胃癌风险人群识别的敏感性达到89%。为患者的分级分层管理发挥了重要的作用。2017年,该平台入库为广东省卫健委第二批卫生计生适宜技术,在全省推广使用。
目前,全省已经有36家单位使用该“阶梯式早期胃癌筛查平台“。截至2022年10月,已有8595人使用该平台进行早期胃癌风险评估,发现早期胃癌及癌前病变数百例,患者均通过内镜下治疗得到了痊愈,避免了外科手术及术后放化疗。此外,团队取得实用新型专利1项、计算机著作专利3项,编写《早期消化道肿瘤学》著作1部,获得广东省人民政府科技奖励二等奖;参与制定食管癌、胃癌、结直肠癌等消化道肿瘤相关指南/专家共识6部,为我省早期胃癌的防治工作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国家消化道肿瘤早筛早诊早治基地
早期消化道肿瘤早筛早诊早治团队“行军”路线
守正创新,勇毅前行、开创疾病诊疗新技术
一、构建全国先进的微生态诊疗体系
肠道微生态紊乱不仅影响急慢性腹泻、溃疡性结肠炎、肠易激综合征等肠道本身疾病的发生发展,还与肝性脑病、自闭症、代谢综合征等多种疾病密切相关。
我国通过粪菌移植治疗疾病在1700余年前已有记载,消化内科团队在吸收国内外先进理念的基础上,于2016年成立了微生态诊疗中心,以新兴生物医学技术——洗涤菌群移植为核心,探索肠道微生态与疾病的因果关系,拓展洗涤菌群移植的临床应用范围,通过建设微生物数据平台,提供供体-受体菌群配型,实施精准移植技术,提高难治性疾病的治疗效果。
至2022年8月底完成了洗涤菌群移植总计6715人次,涵盖了消化系统的炎症性肠病、放射性肠炎、慢性腹泻、慢性便秘、肠易激综合征、酒精性/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肝硬化、功能性消化不良、胃食管反流病、慢性胰腺炎;恶性肿瘤肝癌、结肠癌、白血病、淋巴瘤;代谢性疾病代谢综合征、糖尿病、高脂血症、肥胖症;精神性疾病抑郁症、焦虑症;神经性疾病癫痫、自身免疫性脑炎、自闭症;皮肤系统疾病银屑病、足廯等多种疾病,均取得了良好的临床疗效。
洗涤菌群移植中心建立了严格的志愿者筛选及随访制度、标准化菌群提取实验室、组建了多学科联合的临床人才队伍。2018年获得粤港澳临床微生态与疾病防治平台, 2019年获得广东省微生态治疗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洗涤菌群移植治疗炎症性肠病和肝硬化技术获评医院2016-2018年度新技术、新项目进步奖一等奖。
通过不断总结临床经验,创新菌群移植方法,作为五个组长单位之一参与制定了洗涤菌群移植方法学南京共识。制定的供体筛选流程、标准与管理已在国际专业杂志发表高水平SCI文章。关注菌群移植后的肠外临床指标改变,多项研究成果成为全球首次报道。洗涤菌群移植有利于NERD病人减少PPI的使用发表在World Journal of Gastroenterology;WMT根除HP感染发表在Gastroenterology Research and Practice;洗涤菌群移植有助于降低高血压病患者的血压发表在Frontiers in Cellular and Infection Microbiology;洗涤菌群移植降低痛风患者血尿酸水平发表在Digestive diseases;洗涤菌群移植降低高脂血症患者的胆固醇、甘油三酯及低密度脂蛋白水平发表在Frontiers in Endocrinology。此外,洗涤菌群移植改善老年性震颤、促进头发再生、改善放射性肠炎的案例也在国际上报道。
消化内科连续5年开展洗涤菌群移植相关肠道新技术培训班,为省内外培养数百名骨干人才,接受全国参观、进修学员20余批次,对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南方医科大学附属深圳医院、清远市人民医院、云浮市中医院等多家医疗机构开展洗涤菌群移植远程支援与技术帮扶。目前,我院菌群移植中心已经成为华南地区乃至全国最有影响力的微生态诊疗中心之一。
标准化的洗涤菌群分离提纯体系
安全、舒适、高效的洗涤菌群移植技术
二、安全、舒适、微创的内痔治疗新技术
痔疮发病率高,肛周潮湿、瘙痒、反复脱出等症状,严重影响病人的生活质量,甚至由于反复的出血,可危及生命。痔疮的药物治疗效果欠佳,而传统外科手术治疗痛苦大。
消化内科是中华医学会消化内镜分会内痔协助组全国委员单位、广东省肝脏病学会内痔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单位。2014年率先在省内开展透明帽辅助内镜下痔疮硬化术(CAES),目前已通过该项技术为600余人解决了“难言之隐”,连续举办5期CEAS培训班,培养省内外青年骨干人员近百人。吴礼浩、谢文瑞、袁瑜等技术专家在北京、上海、云南、广西等地学术会议中进行CAES手术演示20余场,连续多年在中国肠道大会上进行专题发言交流。
随着CAES技术的成熟与推广,消化内科建立了规范化内痔诊疗体系,受邀进入2021中国肠道大会CAES-LPRA专家组,制定“CAES治疗痔疮的原理、新方案和肛内LPRA定位方法”专家共识,现已发表于Chinese Medical Journal。本中心目前参与全国多中心“CAES诊疗痔疮与直肠脱垂队列研究”。CAES技术获评医院2016-2018年度新技术、新项目进步奖二等奖。
抗灾抗疫,冲锋在前、展现责任担当
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战役中,消化内科展现责任担当,多次冲锋在前。2020年2月,谢文瑞副主任医师充分发挥中共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主动请缨,参与到我院发热门诊/综合病区支援医院防控一线工作。2022年3月,我科张儿花护士长作为副队长及感控督导员带领150名队员支援东莞的疫情核酸采样工作,在连续工作10小时后,因疲劳过度,摔倒在地,造成股骨颈骨折。即使卧病在床,她依然惦记着科室的日常医疗工作和核酸采样人员的安排。
全科人员多次出发支援广州及周边城市多地的核酸采集工作。2022年3月罗筱敏护士参加支援香港方舱医疗队伍;2022年8月秦妍护士参加援琼方舱医疗队;2022年11月,消化内科克服重重困难,调整病区工作,抽调17名医生及护士主动加入到支援广州方舱的队伍中。在新冠疫情前,消化内科总是用行动诠释当代医护的无私及奉献。
秦妍参加援琼医疗队
罗筱敏支援香港方舱医疗队抗击疫情
调整病房,抗击广州疫情
派出多批骨干力量,全力抗击疫情
2022年6月22日,英德遭遇百年一遇的特大洪水,受灾群众40余万,消化内科谢文瑞、秦妍响应广东省红十字医疗队、广州市红十字会水上救援队的号召,随队深入受灾最严重的英德浛洸镇、石灰铺镇、望埠镇等进行送医送药,环境消杀等救灾工作,充分发挥了当代青年的责任担当精神,受到了广东省红十字会以及广东药科大学党委和附属一院党政机关领导的高度认可。
消化内科支援2022.6.22清远水灾复工复产工作
以人为本,生命至上,以创新寻求突破、以实干谋求发展,广东药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消化内科将持续促进学科高质量发展,为人民群众的健康保驾护航。
来源:消化内科
初审、编辑:冯伟怡
审核:林锐锐
审定发布:张锡钦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人点赞
人收藏
打赏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您已认证成功,可享专属会员优惠,买1年送3个月!
开通会员,资料、课程、直播、报告等海量内容免费看!
打赏金额
认可我就打赏我~
1元 5元 10元 20元 50元 其它打赏作者
认可我就打赏我~
扫描二维码
立即打赏给Ta吧!
温馨提示:仅支持微信支付!
已收到您的咨询诉求 我们会尽快联系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