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请认证 退出

您的申请提交成功

确定 取消

《中国恶性肿瘤学科发展报告(2021)》——骨肿瘤和骨转移瘤未来展望篇

2022-11-24 16:17   中国抗癌协会肿瘤标志专业委员会

在诊断方面,骨与软组织肿瘤未来学科的发展需要大力引入分子检测技术,如二代、三代基因测序、单细胞测序,不仅有利于对疾病分子病理层面的理解,还可以指导治疗和评估预后。

ONCOLOGY

# 骨肿瘤和骨转移瘤 #

中国抗癌协会骨肿瘤和骨转移瘤专业委员会 

概述

并从标本处理到报告解读等各个方面进行规范,在国家层面建立大数据平台,打通各个肿瘤中心的数据壁垒。

治疗方面,目前研究比较火热的领域主要集中在标准化疗方案为基础的联合方案,如联合靶向药物、免疫药物等。骨与软组织的外科治疗未来集中在3D打印结合活组织植入,如3D材料与干细胞整合打印的活性材料,以解决目前3D材料活性不足,使用时间有限的问题。

66281669246445216  

1.骨肉瘤随机对照二线治疗最优模式的

探索(OAIE研究,NCT05277480)

针对进展期骨肉瘤的综合控制,北京大学人民医院以研究者发起的形式牵头OAIE研究,暨甲磺酸阿帕替尼联合IE(异环磷酰胺和依托泊苷)对比单纯IE化疗对一线化疗进展的复发或难治性骨肉瘤的有效性和安全性评价:一项多中心、随机、前瞻性临床研究。该研究将在国内5家中心开展,旨在改变骨肉瘤二线治疗指南,最优化多发转移患者病灶的综合控制。预计将入组78名受试者,随机对照2:1到靶向联合IE化疗组和单纯IE化疗组。

2.针对肉瘤靶向药联合化疗、靶向药联合免疫治疗指南共识即将开展

目前,肉瘤的靶向治疗更多在于多药的联合,如何有效规避毒副作用,让患者可以不间断治疗,并同时有更好的生活质量,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由中国抗癌协会骨肿瘤和与骨转移瘤专业委员会,药物与精准治疗学组承办,即将在2022年启动《抗血管生成络氨酸激酶抑制剂联合化疗用药安全管理共识》以及《抗血管生成络氨酸激酶抑制剂联合免疫截点抑制剂安全管理共识》的专家讨论会。这两项毒副作用控制的共识,首先采用文献梳理,将所有发表过的临床试验中出现的不良事件(AE, adverse events)整合到CTCAE 5.0(常见不良事件评价标准,Common Terminology Criteria for Adverse Events)的归类列表中。再根据各类文献总结,专家开会讨论,最后通过投票表决的方式达成共识。希望可以规范国内医生用药,使之更加系统,对毒副作用的控制和管理更加有效。

3.骨肿瘤分子检测/二代测序技术临床解读专家共识即将发表

骨肿瘤的测序已成为很多医生在临床实践中借鉴的重要基因学资料。但是,测序结果的解读却成为难点。不同的基因测序公司、病理科等的报告方式不一,循证医学证据列举方式不同。因此,2022年,由中国抗癌协会骨肿瘤和骨转移瘤专业委员会药物与精准治疗学组承办,即将开展《骨肿瘤分子检测/二代测序计数临床专家共识解读》讨论会,该讨论会主要会就测序内容如何临床应用进行文献梳理、专家讨论以及投票达成共识。旨在规范和完善骨肿瘤测序结果的应用。

4.中外联合多学科协作

(Multidisciplinary Team, MDT)

模式线上进行

为进一步促进学科发展,提高国内骨肿瘤医师的临床诊治水平,提升对疑难危重患者的诊疗服务能力,使患者得到最优化的综合治疗方案,骨肿瘤和骨转移瘤专业委员会推出中外联合MDT线上模式。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骨肿瘤科与美国纽约爱因斯坦医学院骨肿瘤科组织线上联合查房。这种联合查房机制对全国的医生开放,并逐渐开展与美国、欧洲及日本的不同医院的联合查房。通过5G网络及VR技术,开展手术直播等将会实现国际层面上的实时观摩学习。这种在国内外专家支持下,定期进行联合会诊、疑难案例分享的活动必将提升国内外骨肿瘤专业医生的临床业务水平。 此外,由中国抗癌协会骨肿瘤和骨转移瘤专业委员会等组织共同建立了中外多学科专家——脊柱肿瘤国际MDT会诊平台。该项目执行单位由北京大学人民医院骨肿瘤科等国内骨肿瘤中心联合意大利Rizzoli骨科研究院以及Galeazzi骨科医院等国际著名骨肿瘤中心的知名专家共同开展,邀请国内外知名脊柱肿瘤专家加盟,包括来自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团队,南方医科大学第三附属医院(广东省骨科医院)团队、意大利Boriani教授团队、Gasbarrini教授团队等。 近些年,骨肿瘤和骨转移瘤患者有逐年增多的趋势,精确规范的诊断与治疗一直是难点,往往需要多学科、多科室的协同合作为疑难患者提出合理、科学的诊疗方案。今后,中外联合MDT会诊和查房在协会与国内外专家支持下,以患者为中心,以MDT为手段,通过定期联合会诊、疑难案例分享,更好地推动国内外肿瘤患者的精准诊治,共享前沿知识和先进技术,总结经验成果,造福全世界骨肿瘤患者。

总结

目前骨肉瘤的治疗主要还是以保肢手术联合新辅助化疗为主,而对于复发、转移性以及难治性骨肉瘤,抗血管生成药物联合化疗能够有效延长进展期骨肉瘤的生存期,干细胞治疗、免疫治疗、基因靶向治疗、抗血管生成、酪氨酸激酶抑制剂等靶向治疗也日益成为治疗骨肉瘤新的研究趋势。骨肉瘤肺转移是否采取积极的手术治疗仍需进一步的大规模临床研究。软骨肉瘤的药物治疗进展相对缓慢,对于不可切除或转移性软骨肉瘤的治疗药物仍有进一步研究的迫切需要,特异性免疫抑制剂的临床应用可能有益于这类患者的治疗。尽管尤文肉瘤对化疗敏感,仍然强调增加化疗的剂量强度和密度,缩短治疗时间,患者生存收益会更明显;其对放射线敏感,因其易发生于中轴骨,因此局部放疗仍然具有挑战性。表观遗传学相关药物可能有益于难治性尤文肉瘤的治疗。

脊柱转移瘤患者采取个体化治疗以及MDT的诊疗模式比较重要,MDT的参与需要骨肿瘤医生、脊柱肿瘤外科医生、放射科医生、放疗科医生、相关肿瘤内科医生和其它医疗保健人员等。对于脊柱不稳、症状性的硬膜外脊髓受压、对放射治疗不敏感的肿瘤和放疗后疾病继续进展的患者建议根据评估策略建议采取积极的手术干预。对于耐受性较差的患者,小切口以及微创减压以及必要的内固定手术后联合立体定向放射治疗(Stereotactic Body Radiotherapy, SBRT)进行局部肿瘤控制可能会起到较好的临床疗效。

【主编】

郭    卫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

【副主编】

郭   征    空军医科大学唐都医院

王国文    天津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

牛晓辉    北京积水潭医院

张伟滨    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瑞金医院

叶招明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

曲国蕃    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

【编委】(按姓氏拼音排序)

董   扬     上海市第六人民医院

韩秀鑫    天津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

李浩淼    南方医科大学附属第三医院

汤小东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

王   晋     中山大学附属肿瘤医院

谢   璐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治疗,联合,患者,骨肿瘤,肿瘤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相关阅读

赞+1

您的申请提交成功

您的申请提交成功

确定 取消
海报

已收到您的咨询诉求 我们会尽快联系您

添加微信客服 快速领取解决方案 您还可以去留言您想解决的问题
去留言
立即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