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赛道的竞争很残酷,但可以看到的也是不断提升的疗效和安全性。也许在不久的将来,多发性骨髓瘤等疾病的治疗可以成为类似于慢性疾病的管理,甚至最终实现治愈。
11月22日,葛兰素史克(GSK)宣布,决定将BCMA靶向ADC药物Blenrep撤出美国市场。
Blenrep是首款FDA批准上市的BCMA靶向药物,已上市两年,最初被批准用于RRMM的五线及以上治疗。
此次撤市的原因在于一项III期临床研究未达到无进展生存期(PFS)终点,Blenrep未能将复发难治性多发性骨髓瘤(RRMM)患者的PFS延长至标准治疗水平。
Blenrep也是一款曾受到备受瞩目的产品,但是BCMA ADC的退市也在意料之中。一方面,Blenrep针对血液瘤的末线疗法,患者人数有限。去年该药销售额仅1.22亿美元,远远低于公司预期。
另一方面,Blenrep上市后,BCMA领域很快就迎来了CAR-T和双抗的上市:包括BMS/蓝鸟Abecma、传奇生物CAR-T产品Carvykti、强生/杨森的BCMA/CD3双抗Tecvayli。虽然适应症均是4或5线治疗RRMM,但后来者被认为具有更好的疗效。
抗体药 vs. CAR-T技术优劣势和临床表现
每种BCMA靶向治疗方式都有潜在的优势和局限性。
就安全性和疗效来看,目前已上市疗法中,CAR-T疗效较高,抗体药则安全性较好。对于蛋白酶体抑制剂、免疫调节剂和抗CD38单克隆抗体三种疗法难治的RRMM,Tecvayli的ORR达到63%,而Blenrep的ORR只有32%;CAR-T疗法中,Abecma的ORR为73%,Carvykti为97%。
表1. 部分BCMA双抗和ADC的疗效和安全性数据
来源:Leukemia
双特异性抗体是一种“现货型”疗法,可供患者立即开始治疗,并且不依赖于对患者细胞的离体操作。而其半衰期相对较短,需要连续的门诊静脉输注,但较短的半衰期会带来更高的安全性,CRS风险更小。
与CAR-T细胞疗法不同,双抗本身不扩增,而是通过诱导表达抗原的T细胞的扩增起作用。双抗在体内的T细胞扩增可能比CAR-T低几个数量级。而由于恶性肿瘤的消退需要T细胞在较长时间内持续发挥作用,因此可能导致双抗持久性较低。这一点上,ADC也与双抗相似。
毒性方面,CAR-T更容易发生CRS和神经系统毒性。双抗、ADC药物如果采用联用方案,能够进一步提升疗效,但安全性风险也会进一步增加。
表2. 部分CAR-T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数据
来源:Leukemia
CAR-T疗法最主要还是在生产、制备周期上的受限。CAR-T疗法需要患者等待至少4周以制备完成,这可能导致10-15%的患者脱落,一些患者疾病迅速进展。相比而言,双抗作为“现货型”产品,虽然需要重复给药,但治疗大约1个月后就能实现骨髓瘤的快速缓解。因此,双抗也具有便利性和可及性上的优势。
表3.CAR-T与双抗的差异
小结
如今的生物制药行业,前沿技术百花齐放,正处在一个快速变化时代。不仅是同类药物的竞争,也是不同技术路径的交锋。
从适应症上看,双抗和CAR-T疗法的重合率相当高。一些临床上的双抗疗法已展现出强劲的效果,或许预示着双抗有能力在疗效层面冲击CAR-T疗法。
成熟的靶点和技术往往总会迎来制药巨头激烈竞争的一个节点,在BCMA靶点之前,还有CD19。有文章得出了双抗优于CAR-T的结论。
表3. CD19 CAR-T与双抗的对比
不过抗体药、CAR-T的未来很难下定论,两种技术仍有很大的潜力去挖掘。针对各自的局限性,新的治疗策略正在不断突破,包括半衰期延长的BCMA双抗、通用型CAR-T、安全性提升的“开关型”CAR-T等。
表4. 半衰期延长的BCMA双抗
来源:Leukemia
虽然赛道的竞争很残酷,但可以看到的也是不断提升的疗效和安全性。也许在不久的将来,多发性骨髓瘤等疾病的治疗可以成为类似于慢性疾病的管理,甚至最终实现治愈。
参考资料:
B-cell maturation antigen (BCMA) in multiple myeloma: rationale for targeting and current therapeutic approaches. DOI: 10.1038/s41375-020-0734-z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人点赞
人收藏
打赏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您已认证成功,可享专属会员优惠,买1年送3个月!
开通会员,资料、课程、直播、报告等海量内容免费看!
打赏金额
认可我就打赏我~
1元 5元 10元 20元 50元 其它打赏作者
认可我就打赏我~
扫描二维码
立即打赏给Ta吧!
温馨提示:仅支持微信支付!
已收到您的咨询诉求 我们会尽快联系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