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后,崔俐对会议做出了总结。首先肯定了大家的积极发言,针对大家提出的具体问题给出了意见,并布置了下一步神经专科医院即将开展的教学工作,提高教学质量意义非凡且任重道远,需要各位老师持续共同的努力。
为全面贯彻落实吉林大学医学教育创新发展工作要求,加快构建高水平师资队伍和医学人才培养体系,吉林大学第一医院神经专科医院(以下简称:神经专科医院)教学组于2022年11月18日下午组织召开了神经专科医院线上教学管理工作会议。吉大一院党委副书记副院长、神经专科医院院长杨弋,神经专科医院副院长、神经内科主任崔俐,神经内科副主任孟红梅,神经肿瘤外科副主任洪新雨及神经专科医院教学秘书张海宁、马程远、李光健参加会议,会议由崔俐主持。
杨弋教授发言
杨弋讲到,近年来医院针对医疗、教学、科研及人才的培育进行了一系列的顶层设计和大量的先头工作,我们也应差异化的去开展相关工作,更多的从学科的支撑和长远发展的角度进行思考。目前,我们已经开展了科研的系列培训工作,并且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教学工作也至关重要,无论是学校、医学部、医院层面都非常重视教学工作,专科医院内科外科的教学工作应具有协同性。无论是在青年教师的培养方面,还是在教学的统筹谋划,都应整体部署,以帮助我们发现更多的教学人才。相信通过各位老师的共同努力,把工作做得既实际又有特色,一定能够帮助专科医院的各个学科同获益共发展。
崔俐教授发言
崔俐对神经专科医院的教学工作如何开展提出了四点展望。她说,首先借鉴院内其他科室在教学方面的先进经验,发扬我们之前好的教学经验更好的开展专科医院教学工作;第二,未来加强神经内外科教学活动的融合,联合开展线上国家一流精品课程的申报;第三,全面准备下一阶段即将开展的住陪病例大赛;第四,进一步规范教学查房。
孟红梅教授发言
孟红梅针对神经内科的教学工作谈了三点体会。她指出,为进一步提高教师教学的积极性,希望未来专科医院考虑从政策导向上给予支持。其次,神经专科医院内外科课程融合势在必行,比如在目前周一、周四神经内科学术讲座的基础上,进一步融合神经外科、神经影像以及基础教师团队,进一步增加神经解剖、影像以及神经病理生理等部分的讲座内容。将来从精品课程申报、项目申报、教材编写等方面也自然的进行全方位的融合。第三,将教学活动的过程性考核规范化。针对实习等教学活动,制定具体规范的过程性考核的制度,帮助学生明确学习目标,提高教学质量和学生归属感。
洪新雨教授发言
洪新雨对神经外科目前的教学工作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梳理,他说,神经外科教师普遍没有教师资格证,尤其是年轻教师,如何让年轻教师拥有教师资格证是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神经外科的教学任务较少,尤其是课间实习我们科也没有教学课时,下一步我们也在和学校积极协调给我科增加教学任务。神经外科英语教学目前也存在外籍学生无法返校参与实习的问题。同时,我们也注意到,目前确实存在教学管理不足,对教学工作重视程度不够的问题,以后要加以解决。
张海宁教授发言
张海宁就如何提高教学水平提出建议,她说,可以从教师的教学需求和热情出发,针对不同级别医生的不同需求推动其教学热情。比如可以量化教学考察指标,并且根据量化的指标对有教学突出业绩的老师给予一定政策倾斜,针对不同级别的医生给予明确和细化的一些教学激励政策,比如晋级、研究生的带教名额等加强教学指标的权重等,最终目的提高整体教学质量。
马程远教授发言
马程远提出,医生科研临床工作压力比较繁重,而教学工作又非常重要,如何提高教学热情对于提高教学质量非常重要,可否考虑策略性的给予一定激励。他建议神经专科医院课程的整合可以总结成解剖、查体、影像学三大部分,以专题的形式,科室间分工合作开展讲座,并且将讲课任务责任到个人以提高教学效果。另外,请有竞赛获奖经验的同事积极分享教学经验。
李光健医生发言
李光健表示,作为教学秘书首先会服务好各位老师,把教学工作协调好。其次,作为青年医生,从个人感受出发,特别赞成前面各位老师的发言,认为明确的政策激励对保持整体教师团队的教学热情,提高教学质量是一种较为行之有效的手段。
最后,崔俐对会议做出了总结。首先肯定了大家的积极发言,针对大家提出的具体问题给出了意见,并布置了下一步神经专科医院即将开展的教学工作,提高教学质量意义非凡且任重道远,需要各位老师持续共同的努力。
END
来源丨吉大一院神经专科医院
发布丨宣传统战办公室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人点赞
人收藏
打赏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您已认证成功,可享专属会员优惠,买1年送3个月!
开通会员,资料、课程、直播、报告等海量内容免费看!
打赏金额
认可我就打赏我~
1元 5元 10元 20元 50元 其它打赏作者
认可我就打赏我~
扫描二维码
立即打赏给Ta吧!
温馨提示:仅支持微信支付!
已收到您的咨询诉求 我们会尽快联系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