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脑胶质瘤?是良性还是恶性?一文读懂,快来看看吧!
脑肿瘤多种多样,但一般从性质上来说,都有良恶性之分。其中,胶质瘤在我国年发病率为3-6人/10万人,属于脑肿瘤里的最“活跃分子”。得了胶质瘤,如何判断是良性的还是恶性的?患者又从何而知呢?一文教你快速辨别!关于脑胶质瘤的治疗过程是怎么样的,一起来听听神经外科韩小弟主任怎么讲吧!
什么是脑胶质瘤?
脑胶质瘤是指起源于神经胶质细胞的肿瘤,是最常见的原发性颅内肿瘤,占颅内肿瘤的40-45%。2016年世界卫生组织(WHO)将胶质瘤分为Ⅰ级到Ⅳ级,其中Ⅰ级-Ⅱ级为低级别胶质瘤,恶性程度较低,预后相对较好;Ⅲ级-Ⅳ级为高级别胶质瘤,恶性程度较高且预后较差,其中Ⅳ级胶质瘤主要是胶质母细胞瘤。
脑胶质瘤所导致的症状和体征,主要取决其占位效应以及所影响的脑区功能。胶质瘤由于其在空间的“占位”效应,挤压破坏正常脑组织,可以使患者产生头痛、恶心及呕吐、癫痫、视物模糊等症状。此外,由于其对局部脑组织功能的影响,还可以使患者产生相应的其他症状。
良性和恶性如何判别?
在显微镜下观察术中或术后胶质瘤的病理分级。胶质瘤的病理分级方法有几种,1级通常为低级-例如毛细胞星形细胞瘤;2级扩散浸润,但低级;3级包括间变性星形细胞瘤,间变性室管膜瘤,间变性少突胶质细胞瘤和间变性少星形胶质瘤;4级通常为GBM(胶质母细胞瘤),具有内皮细胞增殖或肿瘤坏死。一般来说,1-2级胶质瘤为低级别胶质瘤LGG,3-4级胶质瘤为高级别胶质瘤HGG,不同级别的胶质瘤治疗方式有所不同,预后和生存情况也大不同。
脑胶质瘤的早期症状有哪些?
脑胶质瘤往往是由于各种病因导致患者出现颅内脑组织的异常增生,比如基因的突变,染色体的异常或者遗传因素以及后天获得性的因素,可以使患者出现胶质瘤,这些患者会出现颅内的占位,导致患者颅内压力增高。
1颅内压增高,出现头痛、呕吐、视力减退、复视和癫痫以及精神症状。
2脑组织受肿瘤压迫、浸润、破坏所产生的局部症状、造成的神经功能缺失及肢体运动障碍。
3头颅CT平扫加强定位准确率100%,定性准确率90%。
4头颅核磁共振检查较CT更为准确,影像更为清楚,可发现CT检查所不能发现的微小肿瘤。
脑胶质瘤的治疗手段都有哪些?
根据胶质瘤的特质推荐手术治疗,原理如下:开颅胶质瘤切除手术,术前常规准备,基于胶质瘤浸润膨胀的生长方式及血供特点,术中可能采用的技术包括显微神经外科技术及术中导航技术,对颅内狭小的空间进行显像,提升手术精确度。肿瘤的切除以脑沟、脑回为边界,沿其可识别边界作解剖性切除。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精彩评论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