颈动脉问题疏忽不得,莫给中风埋下隐患!
脑卒中,又叫脑中风,这是让很多中老年人心有余悸的“健康杀手”,其中,缺血性脑卒中占80%左右,病因多与颈动脉狭窄有关。
由于早期大多没有症状,偶尔会突然出现头晕、头痛、四肢麻木、视觉模糊等症状,但大多很快就消失了,因此常常容易被人们大意疏忽。
还有不少老年朋友体检报告中赫然写着“颈动脉彩超显示异常”而不予重视,为健康埋下了“隐患”。
Part.1、中风之后又发生颈动脉狭窄
林伯伯平时爱好爬山,一有闲暇时间就会约上老友爬爬山叙叙旧。两年前,一次爬山回来后,他感觉到左半边身体不听使唤,走路拿东西都没有力气,来到医院后检查发现是脑卒中,大脑里面有条血管被堵住了,医生紧急给他做了溶栓处理,所幸没有发生更为严重的后果。
但是,林伯伯却难以避免的留下了走路跛行、胳膊无力等中风后遗症。近日,他感觉到自己身体不太舒服,遂到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神经内科进一步检查,发现原来是右侧颈动脉严重狭窄,里面有活动性的斑块,这也是造成脑卒中的危险因素之一,及时处理才能有效预防脑中风的再次发生。
林伯伯随即被转入血管外科,王海洋教授仔细查看了他的影像学检查报告,“患者右侧颈动脉血管几乎都被血栓堵住了,好在另一侧还没有赌,否则更加危险了。”王海洋教授指出,根据病变严重程度,颈动脉斑块的治疗一般分为药物、介入和手术治疗三种方式,通常情况下,如果堵塞超过70%,即使没有任何临床症状也需要考虑介入或外科治疗。
“部分患者的堵塞情况即使没有那么严重,但是已经有明显的头晕、头痛等症状,或者斑块性质不稳定、有脑中风史的患者,也建议及早进行手术干预,预防脑卒中等不良后果的发生。”结合林伯伯两年前有过一次中风史,而且血管因斑块堵塞重度狭窄,他本人也有强烈的手术意愿,不想重蹈两年前的覆辙,但他却有个不情之请——不想放支架。
Part.2、“无支架化”取出颈动脉斑块
王海洋教授给林伯伯的身体情况进行了充分的评估后,结合他个人的意见,决定为他实施外翻式颈动脉斑块剥脱术。
“这种手术方式最大的优势就是较好地保护了患者自身血管功能,我们团队也提倡无支架化手术,可以避免患者术后终身服药和其他副作用。”
王海洋教授说,现在的颈动脉内膜剥脱术无需使用支架,大大降低了手术费用;患者术后第二天就可以下床活动,3-4天可以出院,也无需终身服药,“只要老年患者朋友能够耐受麻醉,就非常适合选择这个手术方式。”
手术过程中,在麻醉医生对各项生命体征的密切监测下,王海洋教授带领团队迅速展开一系列的精细化操作,由于患者已经出现多年的动脉硬化,血管相对比较脆弱,医生要将其快速切开后,像剥橘皮一样将其向外翻开,然后将粘连在血管壁上的斑块小心翼翼地剥离下来,然后再将血管缝合为原状,尽管创口不大,但却丝毫不能马虎,医生每一针一线都要做到快、准、稳,整个处理过程十多分钟就完成了。
考虑到疤痕会留在脖颈处,林伯伯又是一个非常讲究的人,王海洋教授采用的是美容缝合线,术后不需要拆线,尽可能让疤痕愈合的更自然。
(从血管里取出的斑块)
当医生将剥脱出来的斑块切开做病理检测时发现,虽然个头不是特别大,但里面都是黄色脓液,意味着这是一个性质不稳定、极其“活跃”的小斑块,特别容易脱落,导致脑梗塞发生。
王海洋教授特别提醒,不少患者朋友觉得自己颈动脉堵塞并不是特别严重,斑块不大可以先不用处理,但实际上,医生更关注的是斑块导致的颈动脉狭窄率以及斑块本身是否稳定。
Part.3、体检发现颈动脉问题老年人一定要重视
近几年,人们越来越重视颈动脉彩超检查,很多单位将之加入了集体体检套餐中,随着人们的健康意识的提高,甚至不少中老年人甚至会自费加做这个项目。不过,很多人的颈动脉彩超显示异常,如“动脉粥样硬化”“动脉斑块”“动脉狭窄”等,拿到报告单后,却没有给予重视。
王海洋教授表示,随着年龄的增长,动脉硬化、动脉斑块的发生率也会随之增高,绝大多数老年人的颈动脉彩超都会存在异常情况,但普遍不等于正常。
颈动脉彩超能够判断斑块的性质、软硬和稳定性,如:
“粥样”斑块或不稳定斑块,意味着斑块容易脱落,如不及时干预,很可能诱发脑梗;
斑块质地较软,则很容易导致破裂出血,引发急性事件;
动脉狭窄,则可能引发头颈部血管的缺血、坏死。
因此,中老年朋友们不仅要重视体检,更要重视体检报告里面的复查建议,发现问题及时就医。
很多老人都有颈动脉狭窄
但有的人需要治疗
有的人只需要观察
这是怎么回事呢?
王海洋教授指出,并非所有颈动脉狭窄都要手术。通常认为,如无相关不适症状,则颈动脉狭窄70%以上则需手术干预;如果有相关不适症状,如头晕、耳鸣、嗜睡等,即使狭窄没有那么严重,也要及时就医,寻求专业医生给予治疗方案。
对于可观察的患者而言,除了要定期复查外,还要注意生活方式,比如控制好血压、血糖、血脂,适当的运动锻炼,控制饮食,戒烟限酒,同时,还要保持一个良好的心态。
血管外科学科带头人
王海洋
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血管外科主任,医学博士,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生导师,博士后指导教师
中国医师协会血管外科专业委员会委员;国际血管联盟(ISVS)会员;国际血管联盟(IUA)中国分部专家委员会委员;亚太血管学术联盟理事;国际血管联盟中国分会糖尿病足专业委员;国际血管联盟中国分会糖尿病足学会副主任委员;中国卒中学会脑血管外科分会委员会委员;中国老年医学会周围血管疾病管理分会副会长;国家心血管病专家委员会血管外科专业委员会常委;中国医疗保健国际交流促进会血管外科分会“静脉曲张微创治疗学组”副组长;白求恩公益基金会 静脉曲张学院副院长;广东省临床红外热像学会会员;广东省医学会血管外科分会常委,广东省第七届羊城好医生暨第五届南粤好医生。
专业方向:
擅长血管外科的常见病多发病的诊治,在微创治疗下肢静脉曲张,颈动脉狭窄、肺栓塞、腹主动脉瘤、布-加综合症、内脏血管疾病、下肢动静脉阻塞病、血液透析通路等疾病的诊治有较深的研究。
团队骨干成员
岳 劼
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血管外科副主任医师 ,医学博士,广东省临床医学学会血管外科专业委员会委员,广东省基层医药学会血管通路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微循环学会周围血管疾病专业委员会委员。
在血管外科工作多年,擅长下肢静脉曲张的微创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急慢性期的腔内治疗;下肢动脉硬化症,糖尿病足,急性动脉栓塞和脉管炎的腔内及手术治疗;血透通路的维护,主动脉夹层及腹主动脉瘤的手术及介入治疗。下肢慢性淋巴管疾病的治疗。
姚 野
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血管外科主治医师,医学博士。中国微循环周围血管疾病专业委员会青委委员;中国老年医学会周围血管疾病专业委员会委员。曾到美国,德国,日本,韩国等血管外科中心研修周围血管疾病的诊治。
从事血管介入外科10余年,擅长一站式局麻美容微创静脉曲张治疗;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无支架化治疗);腹主动脉瘤及主动脉夹层微创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糖尿病足;颈动脉狭窄;锁骨下动、静脉狭窄或闭塞;肺栓塞;肢体动脉栓塞;透析通路的建立维护及并发症的治疗。
编辑:禾安
责编:阿如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精彩评论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