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请认证 退出

您的申请提交成功

确定 取消

由主次侧交叉均不合1例说起

2022-11-22 20:01

对于交叉配血主次侧均不合的情况,我们需要从供血者、患者病史及输血史等多方面综合分析,为患者挑选合适的血液,尽可能保障其输血安全有效。 

嗨!亲爱的小伙伴们,大家好!

前几日,小编经历了一个比较“惨烈”的夜班。晚上十一点半,小编跟一位朋友吐槽当天夜班有多忙的时候,离心机“叮”的一下响了,捞出卡来一看,顿时傻了眼: 89241669115339011

这是个什么鬼? 患者抗筛阴性,与两名献血员血液交叉,一名主次侧均相合,一名主次侧均不合。小编当时脑袋一片浆糊,经朋友提醒,考虑献血员标本问题,建议加做抗筛、直抗和自身对照。结果如下: 64561669115339161

果然,献血员抗筛、直抗及自身对照均为阳性。另换一名献血员与患者交叉,主次侧均相合。 94211669115339263

至此,该主次侧交叉不合由献血员直抗间抗阳性引起。因夜里温度较低,实验室还没开空调,考虑是否冷凝集因素,遂对献血员4℃状态下的红悬进行了仔细的查看,其为正常状态,未见冷凝集现象。

考虑药物抗体或者温自身抗体可能(正常献血员应该是3个月内没有接受过输血治疗,暂不考虑同种抗体)。因交叉配血主次侧均不合,我们把血液退回血站。

以上,是本案例的全过程。那么,在日常工作中,还有哪些情况会出现主次侧交叉都不合呢?下面咱们来接着看案例。

案例二: 患者邓某某,申请交叉配血4u 

75891669115339358

经查询病史,这是一名多发性骨髓瘤患者,使用抗-CD38单抗药物(达雷妥尤)治疗,主次侧交叉配血、抗筛及直抗均阳性。改用凝聚胺试验进行抗筛和交叉配血,主次侧均相合,输注后无不良反应。

案例三: 患者李某某,申请交叉配血4u,与2名献血员主次侧均不相合,抗筛及直抗、自身均为阳性。

944416691153394849531669115339532

抗筛凝集强度有强有弱,考虑可能存在同种抗体。直抗IgG 3+,加做放散试验,放散液抗筛抗鉴全4+阳性,考虑自身抗体合并同种抗体。将放散液稀释20倍再次进行抗筛抗鉴试验,结果如下: 77361669115339577

对照抗体鉴定谱,符合抗-e抗体。将稀释后的放散液分别与e+和e-细胞进行验证,结果亦相符。 血清学结论:温自身抗体合并抗-e抗体。 患者Rh分型:DccEE。 输血选择:将患者血浆稀释20倍,选择ABO和Rh同型的献血员红细胞进行交叉配血,主侧相合。

输注过程缓慢,密切观察,输注后无不良反应。

案例四: 患者李某某,申请交叉配血4u,与2名献血员主次侧均不合,抗筛、直抗、自身对照均为阳性。抗体鉴定结果如下: 35381669115339677

对照抗原谱,符合抗-e抗体。 Rh分型:DCcEe 

63471669115339746

这下有点懵!对患者放散液进行抗体鉴定,16个谱细胞全阳性,将放散液稀释10倍后再次进行鉴定,亦符合抗-e抗体。 56421669115339795 56851669115339865

查询患者病史,系统性红斑狼疮14+年,故该抗体考虑为具有同种抗-e特异性自身抗体,输血时应避开e抗原。

本案例暂不能排除e变异型产生抗-e抗体的情况,类似于D变异型产生抗-D抗体,可进一步行基因检测进行确认。

从以上案例可以看出,引起主次侧交叉配血不合的原因多种多样。在日常工作中,如何快速寻找原因并解决呢?还是需要从疾病史及输血史入手。

事实上,在日常工作中,在除去献血员因素、多发性骨髓瘤患者、冷凝集等,我们遇到的主次侧均不合的情况多由自身抗体引起,对于有多次输血史的自免溶贫患者除了自身抗体还可能存在同种抗体,如上述案例三。 

自免溶贫患者输血应首先关注的是尽可能避免同种免疫的发生,遵守“相合性输血”的原则。 

对于无输血史的患者,同型相合并不仅限于ABO和Rh系统抗原一致,而是应该拓展到更多血型系统和抗原。如Kidd、Duffy、MNS、Lewis等。 

对于有输血史的患者,我们则需考虑存在同种抗体的可能。此时可用患者自身红细胞进行吸收,然后对吸收后的上清液进行抗体鉴定。对于同种抗体效价高于自身抗体的情况,我们也可使用稀释法对患者血清进行抗体鉴定试验,此方法简单快捷但不可靠,适合在紧急情况下使用。 

对于直抗阳性标本,有条件做放散的时候应尽量做放散,用放散液进行抗筛和抗鉴试验。当放散液抗筛3个细胞均4+凝集时,也千万不要急着放弃,可将放散液稀释后再进行试验,或许有不一样的收获,如上述案例三、四。 

以上,对于交叉配血主次侧均不合的情况,我们需要从供血者、患者病史及输血史等多方面综合分析,为患者挑选合适的血液,尽可能保障其输血安全有效。 

参考文献: 

1.《输血相容性检测及疑难病例分析》,桂荣、张志昇、王勇军等

2.《红细胞血型原理与检测策略》,张印则,徐华,周华友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案例,交叉配血,主次侧均,输血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相关阅读

赞+1

您的申请提交成功

您的申请提交成功

确定 取消
海报

已收到您的咨询诉求 我们会尽快联系您

添加微信客服 快速领取解决方案 您还可以去留言您想解决的问题
去留言
立即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