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请认证 退出

您的申请提交成功

确定 取消

熬汤可别加错中药材!

2022-11-22 12:13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所谓“是药皆有三分毒”,有些药物的毒性还不小,比如附子中含有乌头碱,毒性较强。

不少人喜欢在熬汤时加一些中药材以起到调味增香、补益强身的作用。

尤其到了冬天很多人喜欢用药膳来暖身、保健,不过,中药材并非可随意添加,需辨人辨体质,熬汤时到底放哪些中药才适合您。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健康管理中心主任

中医内科副主任医师朱欣佚

带你一探究竟

熬汤加中药材有讲究

朱欣佚主任介绍,想要熬汤时用对中药材,必须讲究用法用量。尤其有长期食用计划的,建议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

选择适合自身体质的药材

药物都有一定的偏性,如偏寒、偏热等,如果药性与自身体质不合,不仅起不到补益作用,还可能引起身体不适

温热性药材:

人参、鹿茸、龙眼肉等药物,药性偏温、热性,适合体质虚寒、平素怕冷的人,但对于内热重或阴虚火旺的人来说就是“火上浇油”了,轻则出现口干、口苦、口臭、便秘,重则出现血压升高、失眠、鼻出血等症状。

凉性药材:

百合、地黄、黄精、石斛等凉性药材,就不适合虚寒体质的人。

特别提醒

即使是黄芪、枸杞等补益类中药也不应随意添加。儿童和青少年如果经常服用含有补药成分的食物,不仅对身体无益,还会助火生痰;感冒、发热、各种急性炎症以及过敏患者,食物中也不宜有补药成分,否则容易延长病程、加重病情。

有毒性的中药严格控制用量

注意有些药物有毒性:

所谓“是药皆有三分毒”,有些药物的毒性还不小,比如附子中含有乌头碱,毒性较强。四川某些地区习惯炖煮肉类食物时加附子,据说会使味道更加鲜美。但是如果剂量和炖煮方法不对,食用附子容易导致中毒甚至危及生命。何首乌也有一定的毒性,生首乌毒性尤强,使用不当容易造成肝脏损害,甚至引起肝功能衰竭。

杏仁、白果、半夏、南星等中药材也有毒性,建议非专业人士避免使用或严格控制用量,比如儿童每次吃白果应该不超过7粒,成人不超过20粒。为了保证安全,可以选择莲子、山药、薏苡仁、芡实、百合等药性平和、毒副作用极小的药材,长期食用也不会对人体造成不良影响。

一些药膳的主药材口感欠佳:

比如三七、当归有一定的苦味;天麻有一股尿臭味;许多虫类药都有腥臭味。熬汤时要先想清楚自己能否接受。建议尽量选用味淡或没有怪味、异味的药材,因为熬出来的汤毕竟是食物而非药物,不宜因追求功效而牺牲口感。

朱欣佚

63471669079118680

朱欣佚,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健康管理中心主任,副主任医师,硕士研究生导师。首届江苏省名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人。担任江苏省医学会健康管理分会委员会常务委员、南京市医学会健康管理分会副主任委员、南京市健康管理研究会常务理事兼副秘书长、江苏省中医药学会内科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华中医药学会亚健康专业委员会委员。主要从事健康管理及中医临床和教学工作。

小编团队

策划、审核 程守勤

编排 刘敏

校对 王倩

中大医院融媒体中心出品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中药材,体质,毒性,附子,药物,药性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相关阅读

相关推荐

  • 全球首次发表!
    打开APP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 调节抑郁样行为研究有了新发现
    打开APP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 赞+1

    您的申请提交成功

    您的申请提交成功

    确定 取消
    海报

    已收到您的咨询诉求 我们会尽快联系您

    添加微信客服 快速领取解决方案 您还可以去留言您想解决的问题
    去留言
    立即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