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科话成长⑪ | 李冰:谦谦君子,笃行呼吸之间
人物故事 肺科话成长
在院党委的统筹布局下,我们分批次推出院内各层级各条线的获批人才项目得主的报道。他们在业界取得的成就激励了医院一代代青年医学人才以之为榜样,在医疗、教学、科研、管理各个领域努力奋斗。
李冰,医学博士,同济大学附属上海市肺科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副主任医师,副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中华医学会结核病分会非结核分枝杆菌(NTM)专委会委员,上海市医学会内科专委会青年委员,上海市医学会感染与化疗专委会青年委员。
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项,上海市科委项目2项,上海市卫健委青年项目1项,教育部中央高校交叉课题1项。获得上海市人才发展资金(2019),上海市卫健委“新优青”(2018),上海“医苑新星”优秀青年专科医师(2017),上海“医苑新星”优秀青年医师(2015)等人才项目。成果多次发表在Journal of Infectious Disease、Antimicrobial Agents and Chemotherapy、Journal of Clinical Microbiology等微生物感染领域高质量杂志。第一/通讯作者发表SCI论著20篇,JCR I区杂志12篇,IF>10共3篇,单篇最高他引113次。授权发明专利1项。获上海医学科技三等奖(排名第2)。获上海市青年五四奖章,上海市优秀发明选拔赛银奖,上海市职工先进操作方法创新奖、上海市卫生计生行业青年五四奖章,上海市医务工会“星光计划”一等奖等。
01 「潜心笃志,缪力躬行」
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的病人病情大都紧急、危重,对医生的业务能力、心理素质与奉献精神要求极高,常突发急诊、急会诊,状况多、任务重是科室的工作常态。
李冰认真对待每一位病人,努力提升技能,力求把每位病患的诊疗做到最佳。在投身于呼吸内科临床工作的10年里,他专注于呼吸系统疾病诊治,呼吸系统疾病诊断与治疗能力不断提升,熟练掌握了呼吸系统常见病、疑难病的诊疗及呼吸危重症的处理,获得气管镜三级资质,并积极学习各种先进操作技术。
在自我提升的同时,他不忘社会责任,响应国家号召。2017年他作为肺科医院援滇医疗队成员远赴云南东川区人民医院,完成了为期半年的医疗援助工作。2022年春,他又投身到抗疫一线。
02 「不断创新,勇攀高峰」
每天工作中面对生与死的抉择,李冰更真切地体会到医学的伟大和终身学习的重要性。在立足于临床诊疗、成功救治疑难危重呼吸系统患者的同时,他更注重以临床问题为向导,在医学的道路上不断探索钻研,时刻保持对专业前沿动态的敏锐嗅觉,从不放松学习和进取的脚步。
近年来,他与科主任褚海青教授一起,带领团队,主攻非结核分枝杆菌(NTM)的诊断、治疗及耐药机制的研究,取得多项成果:在NTM领域共发表相关论文24篇(SCI22篇,中华系列2篇),获国家级课题资助4项,省部级9项;授权发明专利2项;获得上海医学科技奖等行业奖项4项,被国家指南“非结核分枝杆菌病诊断与治疗指南(2020年版)”、Science、Nature Microbiology、Am J Resp Crit Care等顶级期刊引用,带动了联盟及合作单位开展NTM诊治,改善了NTM临床诊疗困境,对国内NTM学科发展做出了贡献。
03 「潜心教学,匠心育人」
作为副教授和博导,李冰热爱教育工作,乐于奉献,努力提高自身能力和业务水平,严格执行师德规范,有高度的事业心、责任心。他重视对每个学生全面素质和良好个性的培养,与学生建立平等、融洽、相互尊重的关系,关心、尊重他们,努力发现他们的潜在特质,并得到学生的认可。带教学生中,目前已顺利毕业12人,其中1人获得上海市优博,4人获国家奖学金。
行百里,半九十。李冰将继续努力提升自己的知识经验和临床能力,勤恳踏实,展现新时代青年医务工作者应有的责任、勇气和担当。
供稿:科教处
编辑:宣传处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精彩评论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