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薅羊毛-千聊微课 第3课 血栓弹力图-快速TEG(rapid-TEG)测试
课程简介
本课时长大约 1小时,将会详细讲述 血栓弹力图-快速TEG(Rapid-TEG)测试的操作,图形,参数和文献学术证据。
进行Rapid-TEG测试需要的材料:
血液类型:动/静脉全血(一般都是静脉血)
血液标本
1. 抗凝全液:3.2%枸橼酸抗凝管(蓝帽管,1:9),按照刻度线采集(2.7ml),一般要求采集后室温静置15分钟,在2h内完成上机检测。 (注:时间越长,血样越容易凝结) 2. 自然全血:4分钟以内开始检测(注:影响因素多,适用于床旁测试。
用到的耗材:快速TEG试剂瓶1个(高岭土+组织因子)+测试杯1个+0.2mol/L氯化钙 20μL(抗凝标本时)
Rapid-TEG的图形和参数
Rapid-TEG的检测优势
Rapid-TEG(r-TEG)测试使用高岭土+组织因子作为激活剂,同时启动内源性和外源性凝血途径,更加快速地启动凝血过程。
r-TEG测试的常用参数:使用ACT代替R值(可以写作T-ACT),其他参数如K、α角、MA、LY30、EPL、CI、G值等,参数设置基本上与Kaolin测试相同。Rapid-TEG也能得到弹性参数,如MRTG、TMRTG、TTG等。
r-TEG测试的参数意义:
T-ACT的意义,一般也描述为反映酶促凝血因子的功能。(注:T-ACT和高岭土测试的R值的意义,不会完全相同,一定会有区别)
r-TEG其他参数的定义和临床应用,同Kaolin TEG相应参数基本等同,但是参数范围与Kaolin test 会有差别。
r-TEG T-ACT正常范围 86-118s(枸橼酸抗凝标本),其他参数的正常范围,不用单独记忆。
r-TEG的早期参数(T-ACT、K时间)在5分钟内可获得,r-TEG的晚期参数(MA和α-angle)在15分钟内可获得。
r-TEG的学术证据(部分),更加支持r-TEG应用于创伤、大出血的患者。
文献1:创伤患者,预测大输血的阈值,ACT≥128秒,α角≤65°,MA≤55mm,LY30≥5%。
文献2:创伤患者,ACT>128s,预示需要6小时内大输血(≥10个单位)的机率是其他患者的5.15倍;P=0.01;ACT<105s,预示24小时内不需要接受输血;P=0.028。
文献3:创伤患者,Rapid-TEGMA值预测肺栓塞风险。
MA > 65 mm的患者出现肺栓塞的机会是其他患者的3.5倍
MA>72mm患者发生肺栓塞的几率是其他患者的5.8倍数。
文献4:Rapid-TEG 的G值识别外科患者的高凝状态并预测血栓栓塞事件。G值每增加1dynes/cm2,血栓栓塞的发生机率增加25%。(高凝定义:G>12.4 dynes/cm2)。
文献5:r-TEG识别外伤后致死性纤溶亢进“死亡菱形/黑色钻石”。这种模式是一种“菱形”轨迹,快速升高到达MA(TMA≤14分钟),同时存在快速完全溶解(TTL,MA后到达完全溶解的时间<30分钟)。该模式对死亡率有100%的阳性预测值。
文献6:r-TEG指导创伤大输血方案/策略(丹佛医学中心、Memorial Hermann 医院)
文献7:r-TEGACT是一个可以监测NoACs和肝素抗凝强度的潜在指标(如,Xa因子抑制剂、IIa因子抑制剂、肝素)
关于Rapid-TEG的T-ACT的思考 Rapid-TEG使用了 Kaolin+TF 2种激活剂,同时激活内源性、外源性凝血途径,哪些因子缺失/功能障碍,会引起T-ACT的改变呢?
观点1:r-TEG的ACT=高岭土的R值。两者受影响因素完全等同?
观点2:r-TEG的激活剂,会内、外源途径同时激活,一条路不通,还能走另外一条,所以什么凝血因子缺失,T -ACT都不会有表现?
观点3:共同通路环节(F5,F10,F2,F1)的凝血因子缺失或者功能障碍,T-ACT会有延长。其他因子缺失/障碍,T-ACT不会有改变?
观点4:当发生大出血,大量凝血因子丢失、DIC消耗大量凝血因子,血液大量稀释时,T-ACT可以延长(严重的低纤维蛋白原,也会造成血凝块生成障碍)?
讲师简介
Allen Feng
首都医科大学,心血管专业硕士
4年临床工作经验
10年凝血和血小板功能领域产品培训&推广经验
凝血和血小板功能检测领域产品专家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精彩评论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