革故鼎新,共促发展丨吉林省临床护理质量控制中心举办压力性损伤预防管理专项培训会暨研讨会
为贯彻落实国家卫健委印发的《2022年国家医疗质量安全改进目标》,进一步深入落实国家护理质控中心重点管控工作内容“降低住院患者Ⅱ期以上院内压力性损伤发生率”,吉林大学第一医院作为吉林省临床护理质控中心主委单位,在第十个“世界压疮预防日”来临之际,于11月17日至18日举办了压力性损伤预防管理研讨会暨压力性损伤预防专项培训会。全省10个市(州)护理质控中心主任及秘书、二级及以上医疗机构护理人员共计8100余人次通过线上直播参加会议,会议由吉林省临床护理质控中心秘书、吉大一院护理部副主任殷欣主持。
(吉林省临床护理质量控制中心举办压力性损伤预防管理专项培训会现场)
(吉林省临床护理质控中心主任、吉大一院副院长李虹彦致辞)
开幕式上,吉林省临床护理质控中心主任、吉大一院副院长李虹彦致欢迎辞。她对各市(州)在护理质量专项管控工作中做出的成绩表示肯定,并鼓励全省护理同仁快速适应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和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需要,统筹临床资源、凝聚专业力量,共同推动护理学科的区域化发展。
(李虹彦副院长授课)
在授课环节,李虹彦以“压力性损伤专项管控指标的构建目的及意义”为题进行专题讲座。她结合国家政策背景和吉林省工作现状,对压力性损伤专项管控指标的建立及推动实施进行深度剖析和解读,同时结合吉林省临床护理质量控制中心2022-2023年度全省质控工作重点,提出下一步专项管控工作的新要求和新部署。
(胡海燕护士长授课《医院获得性压力性损伤预防标准(试行)解读》)
吉林省护理学会伤口分会主任委员、吉大一院胃结直肠外科护士长胡海燕对吉林省现存压力性损伤预防的问题进行梳理分析,对标国内外专业指南和行业标准,对预防医院获得性压力性损伤在实操层面的管理流程、核心操作规程、重点措施依从性评价指引进行详细解读。
(徐艺纯副护士长授课《器械相关性压力性损伤的预防》)
吉大一院重症医学科副护士长徐艺纯作为国家护理质控中心压力性损伤预防管理专项学员,对《医疗器械相关压力性损伤指南》相关内容进行解读,分享了在预防器械相关性压力性损伤以及医疗器械安全使用方面的丰富经验。
(王雨副护士长授课《术中获得性压力性损伤(IAPI)预防——体位管理》)
吉大一院第一手术室副护士长王雨详细介绍了术中获得性压力性损伤的分级、预防措施、标准手术体位的安置要求及注意事项。强调了在医院内部形成多学科压力性损伤的“链条式”管理的重要性,先防后治,才能遵新规、开新局。
(压力性损伤预防管理之风险筛查交流讨论模块)
研讨会环节,由黑、吉两省五大医院联动。吉大一院手足外科护理平台副护士长马东梅、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伤口专科护士张静雯对压力性损伤预防管理之风险筛查进行讲解;吉林大学第二医院骨科医学中心科护士长李秋菊、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血管外科护士长潘易飞进行点评。
( 压力性损伤预防管理之体位管理交流讨论模块)
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ICU专科护士刘靓、吉林大学第二医院骨科医学中心专科护士刘艳秋对压力性损伤预防管理之体位管理进行讲解;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ICU科护士长徐丽群、吉大一院胃结直肠外科副护士长孙佳男进行点评。
(压力性损伤预防管理之工具选择交流讨论模块)
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四医院胃肠、减重代谢外科专科护士刘佳宁对压力性损伤预防管理之工具选择进行讲解;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四医院胃肠、减重代谢外科护士长张霞进行点评。
(吉林省临床护理质控中心与吉林省护理学会伤口护理分会联合制作并发布《患者体位摆放标准》操作视频)
会上,发布了由吉林省临床护理质控中心与吉林省护理学会伤口护理分会联合制作的《患者体位摆放标准》操作视频。体位摆放作为临床护理工作中预防压力性损伤关键的操作步骤,其操作过程是否符合标准将直接影响患者的健康结局。该操作视频基于临床证据指南和压力测量仪的动态压力检测制定,涵盖了住院患者从平卧位、侧卧位、坐位到俯卧位的全部体位,具有较强的临床指导意义。
本次培训会从多层次、多角度向全省护理同仁立目标、授方法、传经验,为推动省内各地区之间护理工作的同质化、优质化发展搭桥指路。在推动专科护理向更深层次、更广范围、更高水平发展的良好契机下,吉林省临床护理质控中心将继续和全省护理同仁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一起,将护理质控工作的重心由单纯的质量信息收集分析向质量改进策略研究与实践转变。以指南为点,以临床实际为线,以全省领域为面,引领统筹,联动拓展,以人民健康为中心,以质量安全目标为核心,不断推进管理科学化进程,用高质量的护理服务持续增进人民健康福祉。
来源丨护理部
科室撰稿丨丛悦 殷欣 孙佳男
图片丨孙佳男 余鑫
通讯员丨徐兆宁
科室审阅丨赵晓甦
责编丨秦楠
编审丨于姗姗
发布丨宣传统战办公室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精彩评论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