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山医院将建设国家医学中心作为核心目标,不断推动医学创新转化,不断提高医疗服务质量,不断培育医学顶尖人才,进一步深耕智慧医院建设,助力推动健康产业发展,为建设世界一流的创新型、智慧型的顶尖医学中心而持续奋斗。
来源:器械之家
11月18日上午, 全国首个综合类国家医学中心建设项目在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启动。这是全国首个获批立项的综合类国家医学中心建设项目。 据了解,2021年9月,国家发展改革委发文确定中山医院为首批“辅导类”国家医学中心创建单位。 今年8月31日,中山医院国家医学中心建设项目正式获得国家发展改革委批复立项。 国家医学中心是卫生健康领域的“国之重器”, 是提升我国整体卫生健康水平、深度参与国际医学竞争的新载体, 建设国家医学中心被视为“十四五”期间的重点建设工程之一进行部署, 是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卫生健康委和国家中医药局联合推进具体建设工作。
01 中山医院启动 全国首个 综合类国家医学中心
资料显示, 中山医院国家医学中心建设项目将新建上海国际医学科创中心和青浦新城院区一期工程,依托徐汇总部院区和佘山院区部署落实各功能中心任务。 据悉, 中山医院国家医学中心将通过建设 疫苗药物医疗器械研发攻关中心、医学研究转化中心、骨干人才培养中心、面向全国的公共卫生中心、高质量临床诊疗中心、国际交流合作中心、中西医协同创新中心 等“七大功能中心”,聚焦癌症、心脑血管、呼吸和代谢性疾病等重大疾病,瞄准 诊疗技术、创新药物、医疗器械、医疗设备 4个方向,开展科研攻关突破。
中山医院医教研综合大楼效果图
目前,中山医院已在四个方向梳理出多项“卡脖子”、“临门一脚”攻关项目,与60多家国内企业签约共同攻关, 通过医工合作,持续推动高水平基础医学研究与临床研究成果转化。
中山医院徐汇总部院区鸟瞰效果图
此次启动的项目建设总建筑面积约26.1万m²,其中上海国际医学科创中心工程建筑面积约8.96万m²,青浦新城院区一期工程建筑面积约17.13万m²。 上海国际医学科创中心位于徐汇区斜土路,设置有500张研究型床位, 建设有医工交叉技术创新中心、临床诊疗前沿技术创新中心、临床试验服务平台、人才交流和成果转化平台 等功能平台,将进一步吸引和培养高层次的科研人员参与推动医学研究成果加速转化。
上海国际医学科创中心效果图
青浦新城院区位于青浦区青浦大道,在“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示范区”内,按照“一次规划、一次设计、分期实施”的原则, 一期实施建设床位600张,建设有高质量临床诊疗中心、面向全国的公共卫生中心、国际交流合作中心等设施平台, 将进一步推进多模态智慧医疗的应用、多学科肿瘤的防治、医防融合公共卫生体系建设和医学国际交流与合作。 上海国际医学科创中心工程和青浦新城一期工程计划于2022年底开工,于2025年投入使用。
青浦新城院区一期工程效果图
02 “国考”排名第一的顶级三甲医院 已经有80多年的发展历史
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创始于1936年,为纪念中国民主革命先驱孙中山先生而命名,是三十年代由国人自己创办的一所规模较大的综合性医院。
彼时,上海有市民300多万,而医院病床不足5000张,且多由外国人设立,收费 昂贵。为了满足民众之需要,于1930年社会各界即有创办大规模国人医院之议,几经商榷,推举成立了以孔祥熙为主任,孙科和刘瑞恒为副主任,颜福庆为总干 事的中山医院筹备会,通过筹备会向社会各界募集捐款。
1935年6月中山医院动工,次年12月竣工,占地26644平方米(40亩)。当时名人史量才先生 家属捐款建量才堂,为护士学校之用,学校附设在中山医院内,量才堂与中山医院同时竣工。
1936年由上海中国红十字会第一医院分出部分人员至中山医院建立 内科、外科、妇产科、儿科、泌尿科、眼科和耳鼻喉科等科室。1937年2月开始收治病人,同年4月1日正式开业。建筑面积13597平方米,计划病床450张,实际开放病床300张。
1939年7月,中山医院部分医护人员随同上海医学院迁至昆明,医院随后也被按下了发展的暂停键。直到1946年5月远在重庆的医院人员分批回沪,中山医院才又迎来发展的曙光。
1946年11月,上海中山医院恢复。此后,在接下来长达半个世纪里,无论是在科室建设、科研创新、医疗水平,还是在等级提升等方面,该院都取得了不俗成绩。
如今,历经80多年风雨洗礼,中山医院拥有有除儿科以外的所有科室、综合实力雄厚。 拥有心血管内科、胸外科、心脏大血管外科等13个国家重点学科、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建设项目18个、国家临床医学研究中心1个,本部核定床位突破2000张, 获誉无数。
此外, 在今年7月发布的2020年度三级公立医院绩效考核国家监测考核结果中,中山医院以国家监测指标排名全国第一。
03 高质量人才队伍加持 未来将聚焦重点领域、建设国家样板
作为全国闻名的顶级“大三甲”,就不得不提到中山医院的高质量人才队伍。官网信息显示,从建院至今,中山医院共有5位院士,其中陈中伟、葛均波、樊嘉3人为中国科学院院士,汤钊猷、陈灏珠2人为中国工程院院士。医院现有高级职称700多人。
今年6月,国内首例Shockwave冲击波球囊治疗重度冠脉钙化手术在中山医院诞生,该例手术便是由该院葛均波院士团队完成,标志着冠脉钙化介入治疗进入新阶段。
葛均波院士 图片源自中山医院官网
据悉,葛均波作为心脏病学专家,于2011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长期致力于冠心病病人心肌微循环灌注障碍方面的研究。
此外,中山医院现任院长樊嘉也是院士。公开资料显示,樊嘉出生于1958年,1995年毕业于原上海医科大学研究生院,获博士学位,2013年担任中山医院院长,为肝外科主任、教授、博士生导师,2017年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
樊嘉院士 图片源自中山医院官网
作为一位肿瘤外科学家,樊嘉长期致力于肝肿瘤外科临床诊疗、基础研究及教学工作,近年来已成功实施肝脏移植1300多例,中包括亚洲首例成人肝心联合移植等。培养硕士、博士、博士后40多名。凭借傲人成绩,多次获得国家及省部级奖项。
在樊嘉院士的带领下,近年来中山医院的发展也堪称迅猛。在2018年度中国医院科技量值综合排名中,中山医院排名第六,到了2020年度,其综合排名仅次于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北京协和医院,位列全国第三。
04 顶级大三甲 向区域化扩展成新趋势
近年来,在国家大力推动下,区域医疗中心建设如火如荼,不少知名三甲医院开始走向区域,逐渐出现了“中山系”、“华西系”、“北大系”等。
复旦中山厦门医院
2014年8月,厦门市政府和复旦大学签署协议,共建复旦中山厦门医院。医院由厦门市政府全额投资,中山医院全面运营管理。经过两年多的建设,2018年1月,复旦中山厦门医院全面开诊。据悉,该院是一家以“大专科、小综合”为发展特色的现代化综合性三级医院。
今年10月,国家卫健委公布了关于四川大学华西医院总体发展建设规划的批复,根据批复内容,华西医院将规划五大院区,即主院区、温江院区、锦江院区、科研院区、东部院区,规划总床位数4900张。
同时,华西医院的扩建步伐开始从四川延伸至东南沿海。今年在9月,四川大学华西厦门医院正式开始试运营;而2021年1月,华西在海南的首家合作医院——四川大学华西乐城医院揭牌并开工建设,标志着三亚市政府与四川大学华西医院的合作共建正式开启,同时医院以“四川大学华西三亚医院”作为第二名称使用。
事实上,分院区布局是近年来公立医院发展的通用模式。回顾近三十年的公立医院发展史,通过行政资源建立竞争优势,孵化出体量惊人的三甲医院,这一模式成为各个地区公立医院纷纷效仿的典范,大规模的超级医院一个接一个的涌现。
自新冠疫情以来,北京、上海、四川、山东、陕西等近20个地区,上百家三甲公立医院开启了分院建设潮,投资金额高达1800亿。深圳要在五年内新增病床位2万张,三甲医院达30家;西安今年内计划建13个三级甲等医院;武汉也将新建11家公立医院(院区);疫情后,苏大附一院总院二期开建,新增床位1800张。
针对本次在中山医院启动的全国首个综合类国家医学中心建设项目。中山医院表示,未来国家医学中心将瞄准世界前沿,聚焦重点领域,建设国家样板。结合国家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试点任务,中山医院将建设国家医学中心作为核心目标,不断推动医学创新转化,不断提高医疗服务质量,不断培育医学顶尖人才,进一步深耕智慧医院建设,助力推动健康产业发展,为建设世界一流的创新型、智慧型的顶尖医学中心而持续奋斗。
那么,作为全国首个综合类国家医学中心,未来中山医院又将为患者以及医疗健康行业带来哪些利好消息?器械之家将持续关注。
END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人点赞
人收藏
打赏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您已认证成功,可享专属会员优惠,买1年送3个月!
开通会员,资料、课程、直播、报告等海量内容免费看!
打赏金额
认可我就打赏我~
1元 5元 10元 20元 50元 其它打赏作者
认可我就打赏我~
扫描二维码
立即打赏给Ta吧!
温馨提示:仅支持微信支付!
已收到您的咨询诉求 我们会尽快联系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