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请认证 退出

您的申请提交成功

确定 取消

绒毛膜下血肿的超声表现(附病例)...

2022-11-20 08:34

后者往往发病急,易出现严重并发症,如急性DIC、产后出血、急性肾功能衰竭、胎儿宫内死亡等。

来源:西宁市第一人民医院超声科US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编辑:小超人

68621668902480743

绒毛膜下血肿(Subchorionichematoma,SCH)是发生在先兆流产、先兆早产时子宫腔内胎膜与包蜕膜之间的血肿。

68651668902480833

超声表现:

1、患者宫壁内、宫壁与胎膜(或孕囊)间出现与胎盘无关系的混合性或无回声区(致密绒毛膜与底蜕膜联合形成胎盘,二者结合紧密,不容易剥离,而平滑绒毛膜与包蜕膜结合较疏松)。

15571668902480921

2、根据出血量不同,血肿大小不等,大多数患者表现为靠近胎盘边缘的混合性或无回声区。

3、胎儿血流动力学未见明显异常。

病例一:

797516689024811615937166890248128046751668902481435

病例二:

17271668902481547

269216689024816576687166890248181583071668902482284

预后:

对此类患者,一旦诊断明确,定期超声监测血肿大小的改变。凝血功能及主要脏器功能变化的同时,积极给予抑制宫缩、止血及纠正贫血治疗,尽可能地延长孕周,对于减少此类患者的早产,改善妊娠结局有着积极的意义。

鉴别诊断:

1、羊膜绒毛膜未融合(unfused amnion and chorion):不是一种诊断,而是一种现象,一种声像图表现,它是指妊娠14周后,羊膜与绒毛膜仍未融合,绒毛膜腔(即胚外体腔)仍存在。正常妊娠初期,胚外体腔相对较大,卵黄囊与羊膜囊很小,位于胚外体腔中。

随着胚胎的发育生长,胎体向腹侧卷曲,羊膜囊越来越大,胚外体腔越来越小,羊膜与绒毛膜越来越靠近,妊娠14周左右两者融合,胚外体腔捎失。诊断标准妊娠14周后羊膜与绒毛膜之间的距离大于等于3mm,腔内为无回声,囊液清亮,孕妇无阴道出血等症状。

绒毛膜血肿位于绒毛膜与包蜕膜间(即绒毛膜下腔),胚外体腔位于羊膜与绒毛膜间(也称为绒毛膜腔)。前者可与宫腔想通,因此可有出血。

14321668902482371

2、胎盘早剥:绒毛膜下血肿的病因尚不清楚,有些学者认为是边缘静脉撕裂造成的低压性出血,而胎盘早剥则是螺旋动脉破裂造成的高压性出血。

后者往往发病急,易出现严重并发症,如急性DIC、产后出血、急性肾功能衰竭、胎儿宫内死亡等。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胚外体腔,胎盘早剥,血肿,病例,超声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相关阅读

相关推荐

赞+1

您的申请提交成功

您的申请提交成功

确定 取消
海报

已收到您的咨询诉求 我们会尽快联系您

添加微信客服 快速领取解决方案 您还可以去留言您想解决的问题
去留言
立即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