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献血者服务与健康检查、血液采集、血液成分制备、血液检测、血液储存、发放与运输和质量管理等六部分组成。
近日,国家卫健委发布了《血站信息系统基本功能标准》这项推荐性卫生行业标准,自2023年4月1日起施行,WS 370—2012同时废止。标准规定了一般血站信息系统的基本功能要求。该标准适用于一般血站信息系统的规划、设计、开发、应用和评价。
血站信息系统(Blood establishment information system,BIS)指:
采用计算机、网络通信等技术,实现采供血信息的采集、处理、存储、传输与交换、分析与利用,为血站和相关机构在献血者服务与健康检查、血液采集、血液成分制备、血液检测、血液储存、发放与运输等业务过程提供管理及服务的信息系统。
起始血液(Original blood)指:
用于制备血液成分的血液。
血站信息系统总体功能框架:
由献血者服务与健康检查、血液采集、血液成分制备、血液检测、血液储存、发放与运输和质量管理等六部分组成。
血站信息系统基本功能主要包括:
数据采集:应具备手工录入、导入或自动读取等多种形式的数据采集功能。应记录和保存从献血者服务与健康检查到血液采集、检测、制备、储存、发放与运输等全过程的结果和数据。
数据管理:应具备数据增加、删除、修改的功能,应记录操作日志。应支持通过预设常用指标的标准参考值,自动判断其异常状态并进行提醒与预警。宜支持通过数据自动校验、数据逻辑审核或共享文档的规范校验,实现数据采集、存储、输出、交换的质量控制。
身份识别:应具备利用身份证识读器等身份识别技术在登记建档、健康征询、一般检查、献血前检测、血液采集等关键环节对献血者的身份进行读取、核对、核查的功能。
信息编码:应采用WS/T 789规定的献血码作为唯一编码,标识献血者、血袋、标本管和献血记录,确保血袋、标本管、献血记录和献血者之间能够相互追溯。
数据分析与利用:应具备对数据单条件查询或多条件的组合查询和结果输出的功能。宜支持按不同统计要求生成多种格式的统计报表、图形,并支持报表格式自定义。宜具备数据比对和趋势分析功能。
新兴技术拓展:应具备新兴技术拓展功能,如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移动互联网、人工智能等。
-----信息来源: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网站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人点赞
人收藏
打赏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您已认证成功,可享专属会员优惠,买1年送3个月!
开通会员,资料、课程、直播、报告等海量内容免费看!
打赏金额
认可我就打赏我~
1元 5元 10元 20元 50元 其它打赏作者
认可我就打赏我~
扫描二维码
立即打赏给Ta吧!
温馨提示:仅支持微信支付!
已收到您的咨询诉求 我们会尽快联系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