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临床怀疑“急腹症”而提检腹部超声检查,超声医师却未发现胆囊炎、泌尿系统结石或阑尾炎等急腹症征象时,要注意全面扫查,尤其重点观察腹腔血管情况以除外血管源性急腹症可能性。
临床问题
血管源性急腹症的超声检查与CT检查,哪个更优?
病例介绍
患者年龄:44岁
患者性别:男
持续性上腹部疼痛3 小时。患者于入院前晚饮啤酒1000 ml,次日凌晨4时突然出现持续性左胸、左季肋区及上腹部胀痛、腰酸,难以忍受,后疼痛逐渐下移至中上腹部,伴有恶心、呕吐胃内容物1次,发病后肛门无排气排便。急诊查血尿常规、血淀粉酶正常,急查腹部超声未见异常。给予肌注654-2、杜冷丁等对症处理后,腹部胀痛无明显缓解,以“腹痛待查:急性胰腺炎?”收入消化内科。
查体:
T 36.7℃,P 84次/min,R 16次/min,BP 155/90 mm Hg,急性痛苦面容,坐卧不宁,烦躁不安,心肺未闻及异常,腹平软,中上腹压痛。无肌紧张及反跳痛,未触及肿块,无移动性浊音,肠鸣音减弱。
辅助检查:
血常规:Hb 165 g/L,WBC 13.5×10^9/L,中性0.77;尿常规:RBC偶见;血尿淀粉酶、肝肾功能、心肌酶谱均正常;心电图大致正常。
入院诊断:腹痛待查:急性胰腺炎?腹腔血管疾病?
入院后给予禁食、胃肠减压、抗感染等对症处理,应用善宁、洛赛克等药物,患者腹痛腹胀仍无明显缓解,时轻时重,不能耐受,无法休息,应用杜冷丁、吗啡止痛效果短暂。
入院后第2天中午患者感腹痛加剧,难以忍受,以剑突下及右季肋区、右下腹为甚,腹痛为胀痛,范围不固定,患者大汗淋漓,呼吸急促,测血压180/90 mm Hg,肌注吗啡后疼痛稍有缓解。考虑到患者临床症状很重,而腹部体征较轻,疼痛部位也从上腹部渐移至下腹部,这些都提示患者症状与体征不符,即复查腹部超声,重点了解腹腔血管情况,结果提示:主动脉夹层动脉瘤,动脉内膜破裂;急诊CT检查,结果证实:腹主动脉夹层动脉瘤,范围自主动脉弓向降主动脉及腹主动脉延伸,随即转至心血管外科,当日即行手术治疗,手术证实为主动脉夹层动脉瘤,范围自主动脉弓、降主动脉、腹主动脉至髂总动脉分叉,术后恢复良好。
病例图片
病例思考
有研究发现,CT检查诊断血管源性急腹症的准确率与特异度分别为96.23%、92.31%,明显高于超声检查的81.13%、46.15%。超声诊断的灵敏度、阴性预测值和阳性预测值分别为92.50%、66.67%、80.43%,多层螺旋CT检查为97.50%、92.31%、97.50%。超声与多层螺旋CT均是血管源性急腹症的重要影像学检查手段,但多层螺旋CT诊断的准确性和灵敏度更高。
另外,在病例讨论会上,主治医生还给出了这样的分析:"超声没看出来,一般腹痛超声都是看肝胆脾胰、泌尿、胃肠"。所以,当临床怀疑“急腹症”而提检腹部超声检查,超声医师却未发现胆囊炎、泌尿系统结石或阑尾炎等急腹症征象时,要注意全面扫查,尤其重点观察腹腔血管情况以除外血管源性急腹症可能性。
2022-11-18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人点赞
人收藏
打赏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您已认证成功,可享专属会员优惠,买1年送3个月!
开通会员,资料、课程、直播、报告等海量内容免费看!
打赏金额
认可我就打赏我~
1元 5元 10元 20元 50元 其它打赏作者
认可我就打赏我~
扫描二维码
立即打赏给Ta吧!
温馨提示:仅支持微信支付!
已收到您的咨询诉求 我们会尽快联系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