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请认证 退出

您的申请提交成功

确定 取消

何裕民教授:重拾民族自信,助力中医药文化基因复兴

2022-11-18 16:33

近日,何裕民教授受邀为上海中医药大学的莘莘学子讲解《中医药文化的心理基因》。

近日,中华医学会原理事暨心身医学分会前任会长、中国心身医学终身成就奖获得者、上海中医药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何裕民先生,受邀为上海中医药大学的莘莘学子讲解《中医药文化的心理基因》。

据悉,这是上海中医药大学的特色通识课程《岐黄中国:中医药文化基因》中的一堂课,该课程已经成功入选了上海市教委“中国系列”特色选修课。

课程汇聚了一批校内外的知名专家、学者,意在通过一系列的课程,提升学生科学人文素养,引导同学们深入理解中医药文化、广泛了解中华文化、开阔学术视野、完善知识结构,提升综合素质。

现场气氛热烈,掌声雷动,许多来自上海中医药大学其他学院的学生、老师,也旁听了课程。

何裕民教授用通俗生动的语言,深入浅出地讲解了时代背景、精神心理的“宏大叙事”、东西方精神心理光谱的“整合”、精神意识新的整合等内容,向同学们普及了东西方心理学的异同,增强了他们的文化自信,培养了他们更开放更包容的思维方式,进一步引导同学们修身养性,为全面提升个人素养打下了良好的基础。相信每一位来到现场的观众,都能在课程中有所斩获。

现场,何裕民教授还拿经典物理学举例子。他认为,就像我们无法完全理解量子力学一样,医学上有许多无法用现有科学解释的现象。因此,我们对待医学的态度,应该是借助科学精神来进行探讨。科学只是一种工具,但它并不是唯一的判断标准。

特别是心理学问题,需要本土化。因为,心理学和文化,有着密切的关系。只有足够“土”,才能足够“洋”。

何教授还提到,最近他和他的团队一直在研究“心身灵”本土化的问题。通过一系列的研究,他们再次印证了心身缠绕的观点,即“心身错综地纠缠且呈现出极性特征”。这很可能是一新方向。

当今社会新的医学疗法不断涌现,有些人受到外来文化的影响,认为外国的月亮就是圆的,外国的疗法就是最先进的。但中国作为唯一一个未曾中断、延续至今的文明,其文化自然有其独到性。无论是医学,还是宗教,抑或是文学作品,都蕴涵了先祖的智慧与灵光。

因此,我们必须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的文化发展道路,弘扬中华国粹,传承中华文化,而中医中药正是国粹的代表。只有这样,中华文化与中医中药才能得到更好的发展,我们也能再次骄傲地挺起自己的脊梁,重拾起文化自信。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何裕民,中医药,心理学,本土化,基因,民族,复兴,文化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相关阅读

赞+1

您的申请提交成功

您的申请提交成功

确定 取消
海报

已收到您的咨询诉求 我们会尽快联系您

添加微信客服 快速领取解决方案 您还可以去留言您想解决的问题
去留言
立即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