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秘附一医院国家标准化代谢性疾病管理中心,糖尿病患者有了“综合管家”
随着经济和社会的发展,慢性病已成为我国乃至全世界面临的医疗难题,其中糖尿病及其并发症,严重影响患者的寿命和生活质量,并带来巨大的医疗费用支出。
如今,一个新的糖尿病全方位诊疗和管理模式——国家标准化代谢性疾病管理中心(MMC)的出现,有望改变这一情况。那么,MMC到底如何是管理糖尿病患者的?
▲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MMC管理中心
智慧医疗创新诊疗方式MMC开启糖尿病管理新模式
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以下简称附一)是福建省最早一批开展糖尿病标准化管理的医疗单位。
记者在附一MMC管理中心现场发现,患者挂号后,会领取到属于自己的MMC身份号码,并要在之后的2-3天内,进行空腹、餐后血糖等代谢指标、心电图、骨密度与体成分、并发症相关指标等全面检查,最终会形成一份完整的评估报告。
“打印出来的报告只有B5纸大小,方便患者贴在病历上。”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内分泌科主任、福建省代谢性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负责人严孙杰教授表示,评估报告采用归纳式语言描述,方便就诊、转诊时医生快速阅读患者重要的医学信息,便于病人比较治疗前、后相关指标,直观获取治疗效果。检查、检验结果同步患者手机APP院外管理系统,这份报告也会同步上传数据至大数据中心,长期保存,方便患者随时调阅以往的诊疗记录,参与自我管理。
黄阿姨今年60岁,2004年通过单位体检查出糖尿病,十几年来一直积极配合治疗。加入附一医院MMC管理中心至今已经四年,黄阿姨的血糖一直控制得很平稳。“我觉得MMC管理中心最好的地方,就是规范管理。”黄阿姨向记者说道。
黄阿姨认为,绝大部分与糖尿病相关的检查都可以在MMC管理中心进行,她不必在各科室间来回跑,大大节省了时间和体力。最重要的是,每隔3个月就会收到短信或电话,提醒她去医院复查,甚至可以提前预约门诊。“我因此检查出有颈动脉斑块。”黄阿姨感慨,这种斑块是导致脑卒中的罪魁祸首。医生也根据情况,及时为黄阿姨调整治疗方案。
“除了定期通知患者复查,在院外,患者也可以通过手机等移动终端,上传血压、血糖等检测数据,方便医生及时了解患者的相关指标,为患者调整处方意见。”严孙杰主任补充道。
▲严孙杰主任日常指导工作
推广MMC一站式诊疗服务 附一MMC管理患者数全国第一
严孙杰主任表示, MMC管理中心运行4年多以来,运用先进的诊疗设备与互联网技术,对患者病情、病史、日常行为、用药等情况的评估,针对患者存在的代谢、并发症问题进行早诊断、早防治和规范化综合管理。
截止目前,累计收治了超7000名糖尿病患者,并建立了随访档案,管理患者数量在全国各地的MMC管理中心中,排名第一。完成年度访视的患者糖化血红蛋白的达标率高达64.5%,远高于全国的平均水平。
那么,到底什么是MMC呢?严孙杰主任解释,MMC是国家标准化代谢性疾病管理中心的简称,2016年由中国工程院院士宁光教授及国家代谢性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上海瑞金医院)、上海市内分泌代谢病研究所发起。2018年10月25日,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正式挂牌成立MMC福州分中心。至今福建省内已拥有16家MMC管理分中心,分布在福州、厦门、泉州、南平、龙岩等地。
“MMC管理中心的核心理念,是打造‘一个中心、一站式服务、一个标准’的糖尿病诊疗新模式。”严孙杰主任说道。
►其中,“一个中心”即在标准化代谢性疾病管理中心,患者可以完成注册ID码、测血压、身高体重、抽血化验,包括并发症的一些筛查,比如内脏脂肪、动脉硬化检测等等,并且医生的诊断、处方还有患者的教育也都在这个中心完成;
►“一站式服务”即患者在院内MMC中心得到了快捷诊疗服务之后,还将有医师、健康管理师、教育护士协同对患者进行随访指导、服药提醒、预约复诊;
►“一个标准”即所有的诊断治疗都严格按照《国家标准化代谢性疾病管理中心建设规范及管理指南》开展糖尿病防控工作。
为患者创造“归属感” 培养患者自我管理的意识
糖尿病的发生发展与生活方式、饮食、年龄、肥胖、缺乏体育锻炼、精神压力等密切相关。目前尚无根治糖尿病的方法,但糖尿病患者加强自我管理,提高科学认识并治疗,就能有效控制血糖,防止或延缓并发症的进展。
“80%的血糖波动与患者行为有关,这就要求患者要具备糖尿病自我管理能力。”严孙杰主任强调,医护人员需要更加重视对患者自我管理意识的培养。“要给糖尿病患者创造归属感。”
这就需要患者有意识地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定时、定量进餐,遵医嘱使用降糖药物。因此,患者进入到附一医院MMC管理中心,医护人员除了会将详细的院内检查指南给到患者外,同时也会指导患者关注对应的公众号,学习糖尿病教育管理相关知识。每三个月,护士会通过电话短信,提醒患者来复查。希望通过日常科普及提醒,让患者意识到自我管理的重要性。
林阿姨在检查出糖尿病后,也加入到MMC管理中心,“我有的时候会看推送的科普文章,平常饮食方面,不懂的地方也会问医生。”林阿姨除了每天服用降糖药外,每餐都控制在7分饱,饭后也会散步一小时,目前血糖控制得不错。
林阿姨认为加入MMC管理中心,可以做到定期检查,这有利于糖尿病的控制。“我身边也有一些糖友,也向他们推荐过MMC管理中心。”
▲医护人员为患者讲解
防控糖尿病、慢病管理任重道远
“控制了糖尿病,就控制了61.4%并发心血管疾病以及相关死亡。”中国工程院院士宁光接受采访时曾说道。 MMC管理中心的优势在于,患者可在一个中心完成一站式的诊疗服务 ,只需要挂一次号,就能享受全面检测,数据分析、疾病诊疗、完善个人信息,打印处方报告以及配合专属的APP进行院外管理。通过设立MMC,糖尿病等代谢性疾病患者的相关问题有望得到解决。 2021年10月,附一医院MMC管理中心
入选全国首批MMC省级管理中心,为全省其他MMC中心,起到良好的示范作用。但记者也发现,附一医院MMC管理中心在实际推进的过程中,也受制于医院场地,管理对象主要为糖尿病患者。 严孙杰主任告诉记者, MMC管理中心还应该包含高血压、肥胖等其他慢性病管理。于是,在多方努力下,附一医院在2021年率先开展针对肥胖、骨质疏松患者的收治与管理,使更多的其他慢病患者也能像糖尿病一样享受一站式、标准化管理。严孙杰主任还透露,目前附一医院滨海院区,也将开始建设MMC中心。 除此之外,全国MMC也在不断的优化升级,2022年初,MMC“1+X”全面启动,将MMC扩展到每个县乡镇,辐射更多社区卫生中心。
慢病管理任重道远,国家代谢性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主任王卫庆教授希望,“MMC力争用10年时间,实现中国糖尿病发病率降低1%,并发症降低10%的宏伟目标。”
福建卫生报全媒体记者:李婷
编辑:小枫
审核:黄美辉、朱晓洁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精彩评论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