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肿瘤创新药上市速度加快,可及性不断提高,为肿瘤患者带来了更多治疗选择与生存获益,而治疗同时带来的包括肺损伤等在内的一些相关不良反应同样会影响患者的预后及生活质量。
2022年11月12日,由吉大一院普外中心—乳腺外科承办的《抗体药物偶联物治疗恶性肿瘤临床应用专家共识》《抗肿瘤药物相关间质性肺病诊治专家共识》全国巡讲项目在长春顺利召开。
随着科技的进步,在大量科学研究和临床实践的基础上,人们对于肿瘤的生物学特性有了更深入的认知,也研发了很多新药,使肿瘤患者有了更好的疗效和预后。早在百年之前,免疫学之父Paul Ehrlich就提出了通过“Magic Bullet”将毒性药物靶向递送至微生物或肿瘤细胞的概念。抗体技术的进步使得研发、设计和制造抗体药物偶联物(Antibody Drug Conjugates,ADC)这个“魔法子弹”取得重大进展,正成为肿瘤治疗的主流药物。
由国家抗肿瘤药物临床应用监测专家委员会、国家肿瘤临床医学研究中心、中国抗癌协会肿瘤药物临床研究专业委员会、国家肿瘤质控中心乳腺癌专家委员会、北京市肿瘤治疗质量控制和改进中心肿瘤化疗质控专家委员会为联合主体,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药物临床试验研究中心主任徐兵河院士与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内科治疗中心主任马飞共同牵头,近60位国内顶尖的恶性肿瘤临床诊疗专家及跨学科临床专家共同拟定《抗体药物偶联物治疗恶性肿瘤临床应用专家共识》《抗肿瘤药物相关间质性肺病诊治专家共识》,旨在对市面可及的ADC药物进行系统概述,从而为临床医生更好地应用和管理ADC药物提供切实有效的建议和参考。
由博鳌肿瘤创新研究院主办的专家共识全国巡讲项目,目的是在全国范围内进行全方位推广,最大化地提升ADC药物在临床规范化、合理化的应用,提高肿瘤临床医师的诊疗水平,尽可能为肿瘤患者带来更好的生存获益。
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教授马飞、吉大一院普外中心—乳腺外科教授范志民共同担任大会主席,普外中心—乳腺外科教授宋东担任执行主席,会议由宋东主持。
马飞、范志民、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教授张清媛、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教授金锋、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教授张建国为大会致辞。
马飞指出,ADC类药物具有独特的治疗优势,在关注诊疗效果的同时更应该关注患者的生活质量,以患者为中心,改变治疗的格局。
范志民向全国乳腺学科专家对吉林省乳腺疾病诊治发展的帮助和支持表达了衷心的感谢。他指出,每次乳腺癌治疗手段的更新都会带来革命性的进展,ADC在今后的乳腺癌治疗中具有重大的潜力。
宋东在致辞中对本次参会的专家表示了欢迎和感谢,并对共识和接下来的会议内容进行介绍。
第一部分“共识解读”由吉大一院肿瘤中心教授宋艳秋主持。辽宁省肿瘤医院教授孙涛、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教授蔡莉分别聚焦《抗体药物偶联物治疗恶性肿瘤临床应用专家共识》《抗肿瘤药物相关间质性肺病诊治专家共识》,对共识内容进行了深度解读。
第二部分“领域进展”由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教授张国强主持。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教授石晶、锦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教授翟振华分别对ADC类药物在乳腺癌领域研究新进展和HER2阳性乳腺癌脑转移治疗进展进行了详细、精彩的讲解。
第三部分“临床实践”由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教授滕月娥主持。辽宁省肿瘤医院教授井明晰,吉大一院教授康丽花、吕铮对HER2阳性晚期乳腺癌治疗方案的选择等方面做了临床实践经验的分享。
随后,省内各地的参会专家就上述内容结合各自的临床经验展开深度交流,各抒己见,探讨共识。
宋东在总结中指出,抗肿瘤创新药上市速度加快,可及性不断提高,为肿瘤患者带来了更多治疗选择与生存获益,而治疗同时带来的包括肺损伤等在内的一些相关不良反应同样会影响患者的预后及生活质量。本次会议的成功举办将助力吉林省广大乳腺诊治专家同仁对ADC药物临床应用和药物相关间质性肺病的诊疗有深入理解,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会”用并且“慧”用这类新药,才能将抗肿瘤相关研究和诊疗革新真正落到实处,造福更多的乳腺癌患者,不断推动吉林省乳腺癌诊治水平的提高。
来源丨普外中心—乳腺外科
科室撰稿丨刘振宇
科室审阅丨宋东
通讯员丨吴迪
责编丨秦楠
编审丨于姗姗
发布丨宣传统战办公室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人点赞
人收藏
打赏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您已认证成功,可享专属会员优惠,买1年送3个月!
开通会员,资料、课程、直播、报告等海量内容免费看!
打赏金额
认可我就打赏我~
1元 5元 10元 20元 50元 其它打赏作者
认可我就打赏我~
扫描二维码
立即打赏给Ta吧!
温馨提示:仅支持微信支付!
已收到您的咨询诉求 我们会尽快联系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