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化造血干细胞移植患者的全程管理,降低移植相关死亡,促进了移植领域专家的合作与交流,推动了吉林省移植工作向更优的方向发展,使患者获益。
2022年11月12日,由吉林省医学会血液学分会、吉林省医师协会血液科医师分会主办,吉大一院血液科承办的“第三届白求恩造血干细胞移植论坛暨中华医学会血液学分会移植学组专家共识/指南巡讲(吉林站)”以线上线下的方式顺利召开,会议邀请60余位国内移植领域著名专家共同进行学术探讨,聚焦造血干细胞移植领域新发布的中国专家指南/共识,探讨移植并发症的规范诊治。线上参会1.3万余人。
中国医师协会血液科医师分会会长、北京大学血液病研究所所长黄晓军,中国医师协会血液科医师分会副会长兼总干事刘开彦,中华医学会血液学分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造血干细胞应用学组组长张晓辉,南方医科大学血液病研究院院长刘启发,中国医学科学院血液学研究所血液病医院造血干细胞移植中心主任韩明哲为大会名誉主席。吉大一院肿瘤中心主任李薇、吉大一院血液科主任高素君为大会主席。大会开幕式由高素君主持。
高素君向各位专家对大会的支持表示了衷心感谢。她讲到,吉大一院血液科从2010年新移植病房开仓,到近两年移植例数超过百例,从无关、单倍体、脐血移植的开展,到移植技术、体系的不断完善,一点一滴成绩的取得,离不开移植专家的帮助与支持,并再次对黄晓军在移植体系、移植团队建设中给予的指导与支持,和孙自敏在脐血移植开展中给予的帮助表达了诚挚感谢。
吉大一院党委书记吕国悦在致辞中首先向各位领导、专家对本次大会的大力支持表示诚挚感谢。他指出,近年来,血液学领域成为医学科学技术发展的突破点,各类创新诊疗技术在领域内得到突破并蓬勃发展。吉大一院血液科是首批获得国家临床重点专科的科室之一,在学科建设、医疗服务能力、人才培养等方面均走在医院前列,尤其是血液病的标志性技术——造血干细胞移植,填补了省内多项空白,处于东北三省领先地位。他表示,血液科作为吉林省血液学主委单位,有责任、有义务、有能力为推进吉林地区的血液学事业发展不懈努力。他希望通过本次会议,与会人员能够深入学习、深度交流,密切合作,挑战新高度,再树新目标。
黄晓军在致辞中对吉大一院血液科12年来取得的跨越式发展表示祝贺。他表示,近年来,新型分子靶向药物虽显著改善了部分恶性血液病的疗效,但造血干细胞移植仍然是血液系统疾病不可替代的治愈手段。中华医学会血液学分会移植学组先后颁布了多个指南/共识,旨在更好地规范造血干细胞移植的诊疗策略,进一步助力提升我国在造血干细胞移植领域的诊疗水平,改善患者生存质量,造福更多临床患者。
刘开彦、张晓辉在上半场会议中分别致辞,并对吉大一院血液科移植工作所取得的成绩表示热烈祝贺,对李薇、高素君带领的移植团队所取得的成绩表示充分肯定。
刘启发、韩明哲在下半场会议中分别致辞,并感谢移植学组在移植相关指南/共识制定过程中所做出的大量工作,使得我国移植工作能够有据可依,更加规范地开展。
会议共邀请12位国内移植领域的著名专家就移植相关指南/共识进行解读,并对影响移植疗效及预后的重要问题进行探讨。共解读最新颁布的7个指南/共识;同时对儿童ALL移植、二次移植治疗植入失败、移植后感染、肠道微生态等热点及难点问题进行探讨。讲者均为指南/共识的执笔人或相关领域卓有建树的专家。
会议邀请了24位国内造血干细胞移植领域的资深专家担任会议主持,24位国内移植一线的中青年专家担任讨论嘉宾。
与会人员充分交流,分享创新成果,探讨发展趋势,交流实践经验。
本次会议的成功召开有助于提升移植相关指南/共识的深入理解,强化造血干细胞移植患者的全程管理,降低移植相关死亡,促进了移植领域专家的合作与交流,推动了吉林省移植工作向更优的方向发展,使患者获益。
来源丨血液科
科室撰稿丨姜艳 李昱瑛
摄影丨王聪
提交丨谭业辉
科室审阅丨高素君
责编丨秦楠
编审丨于姗姗
发布丨宣传统战办公室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人点赞
人收藏
打赏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您已认证成功,可享专属会员优惠,买1年送3个月!
开通会员,资料、课程、直播、报告等海量内容免费看!
打赏金额
认可我就打赏我~
1元 5元 10元 20元 50元 其它打赏作者
认可我就打赏我~
扫描二维码
立即打赏给Ta吧!
温馨提示:仅支持微信支付!
已收到您的咨询诉求 我们会尽快联系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