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DS患者的自然病程和预后差异很大,因此在选择治疗方案时,应该根据患者的预后分级、年龄、身体情况、是否有合并疾病和治疗的依从性等做个体化治疗。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是一种高度异质性的髓系恶性肿瘤,病情较轻的可以是慢性轻度血细胞减少症,而病情较重的可以向急性髓系白血病转化。
今天,【博医荟·临床笔记】“一图搞定”系列聚焦MDS临床实践中的诊疗需求,从疾病诊断、预后、治疗3个方面为大家介绍MDS的诊疗要点,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诊断
MDS临床表现复杂,且对治疗的反应较差,因此正确的诊断尤为重要。MDS的诊断依赖于多种实验室检测技术的综合使用,其中骨髓穿刺涂片、细胞形态学和细胞遗传学检测技术是MDS诊断的核心。
预后分级
修订版国际预后评分系统(IPSS-R)被认为是MDS预后评估的金标准。IPSS-R评分系统将MDS按照主要的病理性特点来进行预后分层,≤1.5分为极低危组,1.5~3分为低危组,3~4.5分为中危组,4.5~6分为高危组,>6分为极高危组。预后评分与患者的中位生存期及向急性髓系白血病转化的风险有关,所以不同分组应注意采用不同强度的治疗策略。
注:a: 极好:-Y,del(11q);好:del(5q),12p-, del(20q)附加另一种异常;中等:del(7q),+8,+19,i(17q),其他1个或2个独立克隆的染色体异常;差:-7,inv(3)/t(3q)/ del(3q),-7/ del(7q)附加另一种异常,复杂异常(3个);极差:复杂异常(>3个)。
治疗
MDS患者的自然病程和预后差异很大,因此在选择治疗方案时,应该根据患者的预后分级、年龄、身体情况、是否有合并疾病和治疗的依从性等做个体化治疗。
MDS治疗流程
今天的临床笔记就到这里了,你掌握了吗?
参考文献
[1]中国医师协会血液科医师分会, 中华医学会血液学分会. 中国多发性骨髓瘤诊治指南(2019年修订)[J]. 中华内科杂志, 2019, 40(2):89-96.
[2]NCCN临床实践指南: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2023.V1)
编辑 | 刘雪丽
审核 | 寒林
排版 | luping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人点赞
人收藏
打赏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您已认证成功,可享专属会员优惠,买1年送3个月!
开通会员,资料、课程、直播、报告等海量内容免费看!
打赏金额
认可我就打赏我~
1元 5元 10元 20元 50元 其它打赏作者
认可我就打赏我~
扫描二维码
立即打赏给Ta吧!
温馨提示:仅支持微信支付!
已收到您的咨询诉求 我们会尽快联系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