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条”对疫情防控有哪些影响?

2022
11/13

+
分享
评论
预防界.
A-
A+

引导客观认识我国防控政策措施的优化调整是基于病毒变异的特点,既是科学的更是必要的,争取广大群众和基层一线工作人员的理解和支持,筑牢群防群控基础。加强舆情监测,及时回应群众关切。

11月11日,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发布《关于进一步优化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措施 科学精准做好防控工作的通知》,其中提出优化疫情防控工作的二十条措施。

通知中要求,密切接触者、入境人员管理措施调整为“5天集中隔离+3天居家隔离”;取消中风险区,将风险区调整为“高、低”两类;不再判定密接的密接等措施。

10月以来,全国疫情仍维持上升趋势,说明即使采取在高强度的防控措施,也难以完全遏制奥密克戎疫情传播。新的政策措施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取得重大积极成果,可以说一定程度优化放松了管控措施,工作重点已转向防疫情快速跨区域蔓延和社会面大规模暴发,政策的调整可能带来以下挑战:

一、防输入任务更重。政策调整后,人员流动将大大增加,特别是疫情高发省份地市增多,人员流动增多,疫情输入压力大大增加。优化措施明确提出“面向跨省流动人员开展落地检”,因此风险人员摸排和落地检可能是政策允许下减缓疫情漫入的主要手段。

二、社区管理要求更高。优化政策中,集中隔离的比例大大减少,居家隔离、居家健康监测的比例增加。奥密克戎传染性极强,如果感染者管理不到位,极易造成社区传播。当时另外一方面,原来对次密进行健康管理所需要用的社区资源,也可以用到社区防控的其他方面,力量更加充足。

三、疫情监测要求更高,落实更难。疫情输入风险将持续增加,要缩小本地疫情规模,将极大依赖于通过监测早期发现疫情,对常态化监测的要求将更高。在此同时,随着对入境人员、货物管理要求的放松,整体社会氛围可能向经济转移,监测落实难度可能更大。

四、对流调处置要求更高。因大范围静态、大规模核酸检测手段被限制使用,要疫情处置效果将极大依赖于发现和处置速度。在去掉次密摸排管控要求后,流调可更加集中于感染者轨迹,有利于防疫资源的集中利用。但是同时,也对流调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何精准划定高风险区?如何将所有密切解除人员排干净将较大考验流调人员。

五、赋码管理的广泛使用。对于密接、高风险岗位、入境重要商务人员等明确提出了赋码管理。可能赋码权限将下放,工作中将更加频繁使用赋码手段。

六、疫苗接种将面临突击攻坚。为保护脆弱人群,可能将组织加强针以及老年人群接种突击攻坚。mRNA,吸入型等多种剂型疫苗可能推广运用。

七、医疗机构防疫情冲击的准备。将进入医疗机构建设高峰期,需抓住“防输入”窗口期,落实隔离病房、呼吸机等硬件准备和院内处置流程修订、人员培训等软能力建设。

疫情防控二十条,简版重点梳理总结

时间:11月11日

事件:《关于进一步优化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措施 科学精准做好防控工作的通知》发布。

部门:国务院应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联防联控机制综合组。

摘要

疫情态势

当前,新冠病毒仍在持续变异,全球疫情仍处于流行态势,国内新发疫情不断出现。

中国国情

我国是人口大国,脆弱人群数量多,地区发展不平衡,医疗资源总量不足,一些地区的疫情还有一定规模。

战略定力

受病毒变异和冬春季气候因素影响,疫情传播范围和规模有可能进一步扩大,防控形势仍然严峻复杂,必须保持战略定力,科学精准做好疫情防控各项工作。

要求

要适应病毒快速传播特点,以快制快,采取更为坚决、果断的措施,尽快遏制疫情扩散蔓延,集中力量打好重点地区疫情歼灭战。

要进一步提高政治站位,充分认识优化调整防控措施不是放松防控,更不是放开、“躺平”,而是适应疫情防控新形势和新冠病毒变异的新特点,坚持既定的防控策略和方针,进一步提升防控的科学性、精准性,最大程度保护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最大限度减少疫情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以实际行动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

内容

5个“调整” 

密切接触者

“7天集中隔离+3天居家健康监测”管理措施调整为“5天集中隔离+3天居家隔离”。

高风险区外溢人员 

“7天集中隔离”调整为“7天居家隔离”。

入境人员

“7天集中隔离+3天居家健康监测”调整为“5天集中隔离+3天居家隔离” 注:以上人员隔离期间赋码管理、不得外出。

风险区

由“高、中、低”三类调整为“高、低”两类;

最大限度减少管控人员。

结束闭环作业的高风险岗位从业人员

“7天集中隔离或7天居家隔离”调整为“5天居家健康监测” 。

1个“不再”

及时准确判定密切接触者,不再判定密接的密接。

1个“取消”

取消入境航班熔断机制

登机前48小时内2次核酸检测阴性证明调整为登机前48小时内1次核酸检测阴性证明。

7个“不得”

高风险区一般以单元、楼栋为单位划定,不得随意扩大。

没有发生疫情的地区严格按照第九版防控方案确定的范围对风险岗位、重点人员开展核酸检测,不得扩大核酸检测范围。一般不按行政区域开展全员核酸检测。

入境人员在第一入境点完成隔离后,目的地不得重复隔离。

严格落实首诊负责制和急危重症抢救制度,不得以任何理由推诿拒诊,保障居民治疗、用药等需求。

各地各校要严格执行国家和教育部门防控措施,坚决落实科学精准防控要求,不得加码管控。

发生疫情期间,要全力保障物流通畅,不得擅自要求事关产业链全局和涉及民生保供的重点企业停工停产,落实好“白名单”制度。 

目的地要增强大局意识,不得拒绝接受滞留人员返回,并按照要求落实好返回人员防控措施,既要避免疫情外溢,也不得加码管控。

8个“加强” 

加强医疗资源建设

制定加快推进疫苗接种的方案,加快提高疫苗加强免疫接种覆盖率,特别是老年人群加强免疫接种覆盖率。

加强急救药品和医疗设备的储备

加大“一刀切”、层层加码问题整治力度。各行业主管部门加强对行业系统的督促指导,加大典型案例曝光力度,切实起到震慑作用。

加强封控隔离人员服务保障

完善校地协同机制,联防联控加强校园疫情应急处置保障,优先安排校园转运隔离、核酸检测、流调溯源、环境消毒、生活物资保障等工作,提升学校疫情应急处置能力,支持学校以快制快处置疫情。

加强对关键岗位、关键工序员工的生活、防疫和轮岗备岗保障,完善第三方外包人员管理办法,严格社会面人员出入管理 发生较多人员滞留的地方,要专门制定疏解方案,出发地与目的地加强信息沟通和协作配合,在有效防止疫情外溢的前提下稳妥安排,交通运输、民航、国铁等单位要积极给予交通运力保障。

1个“严禁”

地方党委和政府要落实属地责任,严格执行国家统一的防控政策,严禁随意封校停课、停工停产、未经批准阻断交通、随意采取“静默”管理、随意封控、长时间不解封、随意停诊等各类层层加码行为,加大通报、公开曝光力度,对造成严重后果的依法依规严肃追责

此外,《通知》提出,加强对优化调整政策的解读,强调继续坚持我国疫情防控总策略总方针,引导全社会充分认识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坚持外防输入、内防反弹,坚持动态清零的重要意义,充分认识进一步优化防控措施是为了防控更加科学精准,决不能造成放松疫情防控,甚至放开、“躺平”的误读。引导客观认识我国防控政策措施的优化调整是基于病毒变异的特点,既是科学的更是必要的,争取广大群众和基层一线工作人员的理解和支持,筑牢群防群控基础。加强舆情监测,及时回应群众关切。

26961668294721096

来源:CDC疾控人、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  

END

本公众号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且明确注明来源和作者,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所有文章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本文由“健康号”用户上传、授权发布,以上内容(含文字、图片、视频)不代表健康界立场。“健康号”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如有转载、侵权等任何问题,请联系健康界(jkh@hmkx.cn)处理。
关键词:
二十条,疫情防控,措施,影响

人点赞

收藏

人收藏

打赏

打赏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我有话说

0条评论

0/500

评论字数超出限制

表情
评论

为你推荐

推荐课程


社群

  • 第九季擂台赛官方群 加入
  • 手术室精益管理联盟 加入
  • 健康界VIP专属优惠 加入
  • 健康界药学专业社群 加入
  • 医健企业伴飞计划 加入

精彩视频

您的申请提交成功

确定 取消
5秒后自动关闭

您已认证成功

您已认证成功,可享专属会员优惠,买1年送3个月!
开通会员,资料、课程、直播、报告等海量内容免费看!

忽略 去看看
×

打赏金额

认可我就打赏我~

1元 5元 10元 20元 50元 其它

打赏

打赏作者

认可我就打赏我~

×

扫描二维码

立即打赏给Ta吧!

温馨提示:仅支持微信支付!

已收到您的咨询诉求 我们会尽快联系您

添加微信客服 快速领取解决方案 您还可以去留言您想解决的问题
去留言
立即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