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请认证 退出

您的申请提交成功

确定 取消

“糖化”达标为何还出现并发症?血糖波动比高血糖更危险!

2022-11-12 10:06   陕西省人民医院

饮食和运动不规律、治疗依从性差、情绪应激、睡眠障碍、酗酒、感染、胰岛素不规范注射、餐后血糖的药物作用不足等多种因素均可增加血糖波动。   

糖尿病多年的张奶奶一直遵照医嘱用药,定时监测血糖,血糖控制得“挺好”,糖化血红蛋白(简称“糖化”)多次测量都在目标范围内,但最近张奶奶却出现了乏力、心悸等症状。

在省人民医院检查结果显示:血糖波动过大。

省人民医院内分泌科专家提醒,糖尿病治疗过程中,血糖和糖化血红蛋白达标固然重要,但平稳降糖、良好控制血糖波动亦不容忽视。血糖波动对于糖尿病慢性并发症的影响比持续高血糖更为严重。

你的血糖波动大吗?

血糖波动也称血糖变异性,是血糖水平在峰值与谷值之间震荡的非稳定状态,既包括1天之内的血糖变化,也包括在较长一段时间内比较显著的血糖变化。   

血糖波动多大才算大?主要参考以下两个数值。   

4.4:

一天内最大血糖波动幅度不超过4.4mmol/L;

2.2:   

三餐后2小时血糖与对应餐前血糖差值绝对值的平均值不能超过2.2mmol/L;   

低血糖和餐后高血糖是引起糖尿病患者血糖波动的两大重要因素。    

血糖波动危害大

血糖波动易损伤内皮细胞功能,加剧慢性炎症状态等造成血管损伤,加速糖尿病大血管并发症(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急性心肌梗死等)和微血管并发症(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糖尿病肾病及糖尿病神经病变等)的发生发展。 

你的血糖波动属于哪种?

胰岛β细胞功能出现问题:

糖尿病患者自身β细胞功能减退甚至衰竭,导致体内胰岛素水平不足,血糖调节能力低下,容易引起血糖波动。β细胞功能越差,血糖波动幅度越大。

饮食控制不当: 

饮食的“质”和“量”均可影响血糖波动。摄入高升糖指数食物以及食物摄入量过多,均可引起餐后血糖迅速升高,导致血糖波动的幅度增加。

药物使用不合理: 

应用降糖药物所带来的低血糖也是血糖波动增加的诱因之一。如促进胰岛素分泌的药物或者使用胰岛素均会增加患者的低血糖风险,增加血糖波动。

此外, 饮食和运动不规律、治疗依从性差、情绪应激、睡眠障碍、酗酒、感染、胰岛素不规范注射、餐后血糖的药物作用不足等多种因素均可增加血糖波动。   

策划 | 党办 

来源 | 内分泌科 赵茹 

编辑 | 宋乐乐 颖言 禚李昊 

审核 | 党办 杨侠 刘小晋

出品 | 西安报业融媒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餐后血糖,内分泌科,并发症,糖尿病,胰岛素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相关阅读

相关推荐

赞+1

您的申请提交成功

您的申请提交成功

确定 取消
海报

已收到您的咨询诉求 我们会尽快联系您

添加微信客服 快速领取解决方案 您还可以去留言您想解决的问题
去留言
立即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