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请认证 退出

您的申请提交成功

确定 取消

不用关机,植入脑起搏器患者也能做磁共振!

2022-11-12 09:55   中国科大附一院(安徽省立医院)

帕金森病是脑起搏器临床应用最广泛的疾病,但是该病常发于中老年人群体,患者平均年龄在60岁以上,正是心脑血管疾病、神经退行性疾病高发的年龄,而3.0T磁共振检查在诊断这类疾病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微信视频预览查看

脑起搏器植入手术(DBS)是帕金森病的有效治疗方法,然而,植入起搏器后,无法在开机状态下进行高强磁场磁共振检查给很多帕金森病友带来困扰。

10月10日,中国科大附一院(安徽省立医院)神经外科牛朝诗教授团队,成功临床实施全球首例“可充电、可远程程控的3.0T磁共振兼容脑起搏器”植入术,并于11月10号为患者开机,切实解决了这一难题。

34631668214968952

39731668214969141

植入起搏器前

67011668214969579

植入起搏器后

患者来自四川成都,2008年开始出现右侧胳膊乏力和运动迟缓的症状,在当地医院被诊断为帕金森病,一直在进行药物治疗。然而,随着病情加重,药效越来越不明显,且出现了“舞蹈样异动症”的副作用,患者肢体抖动、僵硬症状越来越严重,严重影响了正常工作和生活。

经当地医院推荐,患者来到中国科大附一院神经外科就诊,经过完善术前检查和病情评估,患者符合脑起搏器植入条件。

考虑患者今后的生活质量和诊疗需求,神经外科主任牛朝诗教授团队决定为其植入最新的   “可充电、可远程程控的3.0T磁共振兼容脑起搏器”   。10月10日,牛朝诗教授团队联合术中磁共振手术室、麻醉科,为患者实施了   “MR导向、微电极记录辅助双侧STN可充电3.0T磁共振兼容脑起搏器植入术”   ,团队结合磁共振影像结构定位、微电极记录电生理定位和临时电刺激验证,在患者大脑精准植入电极,并在胸口植入脉冲发生器,顺利完成手术,术后患者感觉良好。

11月10日,在脑水肿消退后,牛朝诗教授团队通过远程程控为患者完成了脑起搏器的开机和调试。

61781668214969958

3189166821497044852061668214970508

2141668214970585

牛朝诗教授介绍,脑深部电刺激(deepbrainstimulation,DBS)又称脑起搏器,是在脑内特定的神经核团植入电极,释放高频电刺激,调控异常神经环路,从而缓解疾病症状的一种手术。

54931668214970661

“帕金森病是脑起搏器临床应用最广泛的疾病,但是该病常发于中老年人群体,患者平均年龄在60岁以上,正是心脑血管疾病、神经退行性疾病高发的年龄,而3.0T磁共振检查在诊断这类疾病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牛朝诗教授表示,以往患者植入脑起搏器后禁止MRI检查,近年来通过技术革新,部分脑起搏器实现了关机或设定特定“核磁模式”下兼容磁共振检查,但患者无法在正常开机下接受临床中应用更广、成像质量更高的3.0T磁共振,且关机或设定“核磁模式”易导致患者症状出现波动。

牛朝诗教授介绍,此次植入的脑起搏器,可以在正常开机状态下进行3.0T磁共振检查,同时还具备互联网远程程控功能,方便了患者术后程控管理,大大提升了植入体验。

据悉,中国科大附一院神经外科是中国最早开展脑起搏器植入手术的学科之一,20余年来,随着技术水平的提升,脑起搏器及其植入手术不断发展,适应症种类从最早的帕金森病,扩展到肌张力障碍、意识障碍、精神疾病等;脑起搏器从单通道不可充电,到双通道可充电,并使用远程程控功能、变频刺激等新技术,进一步减轻了患者的经济和医疗负担。

中国科大附一院神经外科 

53561668214970870

中国科大附一院神经外科是国家临床重点专科、中国神经外科专科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全国立体定向神经外科技术培训基地、安徽省神经系统疾病(神经外科)临床研究中心、安徽省临床重点专科。学科先后成立了“安徽省脑胶质瘤诊疗中心”、“显微神经外科技术培训中心”、“垂体瘤诊疗中心”、“脑血管病诊疗中心”、“安徽省神经重症联盟”、“安徽省癫痫专科联盟”以及“中国立体定向神经外科联盟”。

学科现有医师76人,其中主任医师11人,副主任医师21人,主治医师13人,博士25人,硕士39人。博士生导师2人,硕士生导师9人。现有江淮名医2人,安徽省学术和技术带头人3人,安徽省学术和技术带头人后备人选2人。护理人员132人,其中本科96人。

学科已形成“功能神经外科、脑胶质瘤中心、脑血管病外科、颅底与脑干外科、癫痫外科、颅脑创伤与神经重症科、神经重症专科、脊髓神经外科(组)、内镜颅底外科(组)、小儿神经外科(组)以及伽马刀诊疗中心”等10多个特色鲜明、优势明显的亚专科(组)。开放床位350张(国内较大、省内最大神经外科中心)以及神经外科专科ICU(NICU)床位28张。

学科诊治特色和优势明显,在机器人辅助脑起搏器(脑深部电刺激术,DBS)治疗帕金森病、特发性震颤、肌张力障碍等运动障碍性疾病,微血管减压术治疗三叉神经痛、面肌痉挛等颅神经疾病,显微外科技术治疗各类神经肿瘤,神经介入和微创手术治疗各类脑血管病等达到国内先进水平。

近年来,学科先后获得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建设项目、国家疑难疾病(脑血管)诊治能力提升工程项目。2021年学科被国家卫生健康委医院管理研究所授予“脑出血外科诊疗基地”,成为首批国家级脑出血外科诊疗中心,2022年学科获国家卫生健康委能力建设和继续教育神经外科进修和培训基地。

声明:本文由中国科大附一院安徽省立医院发布,版权归医院所有,部分图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未经允许,严禁转载。如需转载授权,请留言申请,转载请注明出处。

策划 刘军 方萍  主编 / 方萍   责编 / 程玉涵 方咏  供稿/ 熊赤 组稿/方咏 供图 / 黄歆 吴家炜 视频拍摄、剪辑 / 方咏  审核 / 牛朝诗 郑昌成

主办单位 /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安徽省立医院)

平台建设及技术支持 / 安徽新媒体集团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神经外科,帕金森病,磁共振,起搏器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相关阅读

相关推荐

赞+1

您的申请提交成功

您的申请提交成功

确定 取消
海报

已收到您的咨询诉求 我们会尽快联系您

添加微信客服 快速领取解决方案 您还可以去留言您想解决的问题
去留言
立即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