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岁男孩大出血休克!10分钟介入治疗“抢回孩子”
7岁的男孩诺诺(化名),最近经历了一场“惊心动魄”。消化道大出血让他出现失血性休克,一只手已经触碰到了死神...
危!急!
急性消化道大出血!
患儿诺诺因为十二指肠球部巨大溃疡导致消化道大出血,急诊入院抢救。入院后虽给予扩容、止血等保守治疗,但效果不佳,已出现失血性休克表现。
行胃镜检查显示十二指肠球部巨大溃疡伴活动性出血。因出血量巨大,内镜下止血非常困难。
普外科会诊后认为因病变部位特殊,同时患儿因伴有其他系统疾病且目前处于休克状态,手术风险极大,不宜采取手术治疗。
患儿危在旦夕,仅当天输血量就达2000ml以上,急需有效手段进行止血,以挽救患儿生命。
重生
经我院胸外/肿瘤(血管瘤)介入中心会诊,杨晔主任带领胸外科介入团队给予患儿急诊介入治疗。寻找破裂出血的责任动脉(肠系膜上动脉分支)后给予栓塞,栓塞后造影检查未见活动性出血征象,前后过程仅约10分钟,经再次胃镜检查核实十二指肠原出血点未见活动性出血,栓塞效果满意。
上消化道出血
上消化道出血是急诊常见的急危重症之一,包括食管、胃、十二指肠、胰腺、胆道等病变引起的出血。成年人每年发病率为100~180/105,病死率为2%-15%,死亡率高。出血多为上消化道病变所致,少数为胆胰疾患引起,其中以消化性溃疡、上消化道肿瘤、应激性溃疡、急慢性上消化道黏膜炎症最为常见。
在儿童胃、十二指肠溃疡出血居于上消化道出血部位中的首位,主要集中在学龄前期及学龄期儿童。据报道,在儿童及青少年时期,十二指肠溃疡性出血占到所有急性上消化道出血病人的 75%。
疾病表现
典型呕血、黑便或便血表现的患儿,容易诊断。而对以头晕、乏力、晕厥等不典型症状就诊的患儿,特别是生命体征不稳定、面色苍白及无法解释的急性血红蛋白( Hb) 降低的患者,应高度警惕上消化道出血的可能性。
当呕血、黑便量与贫血程度不相符时,应警惕隐匿的上消化道大出血。呕鲜血与咖啡色液,均提示病情危重,需紧急治疗。
治疗方法
内科保守治疗主要为给予止血、抑酸治疗,建立静脉通路保证患儿血容量,同时尽早给予患儿消化内镜检查加治疗。
目前内镜下止血治疗是公认的一线治疗方法。在内镜治疗不能止血的情况下,或内镜治疗后出血风险较高的患者应首先考虑追加介入治疗。
传统手术方式(剖腹探查)进行止血,难以及时明确出血部位。并多以消化道的部分切除与重建为主,手术创伤大,术后生活质量有所下降;
同时,此类患者多因全身状况差,病情危重复杂,难以耐受手术,导致不能及时有效控制出血。
血管微创介入治疗改变了传统手术方式,利于人体自然管道进行穿刺,相对于传统手术方式具有:精准治疗、效果好,同时手术禁忌症相对减少、风险低、创伤小、恢复快等优势,更适用于儿童急症的治疗,拥有有着其无可比拟的优势。
文字:胸外科 王蒙
图片:胸外科 部分源于SOOGIF
排版:宣传科 张婧
审核:宣传科 杨馥羽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精彩评论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