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踩踏事件”!收下这份自救指南
前言
最近两天大家想必已经看到了“韩国梨泰院踩踏事件”的相关新闻,据韩国中央灾难安全对策本部10月31日晚通报,截至当日23时,在梨泰院踩踏事故中的死亡人数已经升至155人,现有伤者152人,其中重伤者30人,现场触目惊心。
事实上,不仅在韩国,类似的悲剧就已在2014年跨年夜上海的外滩上演过,水泄不通、摩肩接踵、万人空巷、熙熙攘攘,热闹的场景下,暗藏危机,稍不留神就会发生踩踏事件。
如何在这种混乱中保护好自己?这份自救指南赶紧收下!
不要小瞧踩踏事件的危害
狭窄不平的小巷,超预期的密集人流,震耳的音乐,难以抵达现场的救援人员,应急预案的缺失……种种因素叠加,使一场狂欢变成噩梦。说到底,踩踏是一种极其原始的事故。一旦人群聚集,并被街道、房屋、楼梯、栏杆压缩,危险就出现了——原本有序移动的人群可能会因为一个小小的诱因而瞬间崩溃。用一个不恰当的比方来说,每年东非大迁徙的过程中都有很多食草动物死于同类的蹄下。而人类也非沙丁鱼或椋鸟,没有进化出有效组织大规模人群有序运动的能力。
人群较为集中时,前面有人摔倒,后面人未留意,没有止步。极易出现像‘多米诺骨牌’一样连锁倒地的拥挤踩踏现象。此外,遇到突发事件导致恐慌、情绪激动难以控制甚至是好奇心驱使,都会成为踩踏事件的诱因。在踩踏事故中,遇难者大多并不是真的死于踩踏,他们的死因更多的是挤压性窒息——人的胸腔被挤压得没有空间扩张。
即便幸免于难,身体也极易受伤,如撞击、挤压、碾挫以及烧伤、烫伤等。在这些强大的暴力作用下,伤情往往比较严重,很多伤者通常都有多脏器损伤。
如果发生踩踏,怎样才能自保呢?
如果不幸遭遇,我们该如何在踩踏事件中脱身?这些方法赶快记下
1尚未进入人群
稳住双脚, 千万不能被绊倒。 切记远离玻璃窗,一面因为玻璃破碎而被扎伤。发觉拥挤的人群向着自己涌来时, 应马上避到一旁, 但不要奔跑, 以免摔倒;如无法避开,在拥挤的人流中,需破开人流保护自己,防止自己被身边的人挤倒,预防踩踏事件发生 ,尽量抓牢扶手, 如有可能, 抓住坚固牢靠的东西, 例如扶手、路旁柱子等。
2进入人群后
在拥挤的人群中抬起双臂, 手肘的点对准人与人之间的缝隙, 让人流的冲击力分散到身体的两侧。一定不要采用体位前倾或者低重心的姿势,即便鞋子被踩掉,也不要贸然弯腰提鞋或系鞋带;保持警惕, 在拥挤的人群中, 不着急, 当发现人群开始涌动时要做好准备, 保护自己和他人。
如有可能,抓住一样坚固牢靠的东西,待人群过去后,迅速而镇静地离开现场。大声呼救, 当发现前面有人突然摔倒时, 要马上停下脚步, 同时大声呼救, 告知后面的人不要向前靠近。
划重点!
在人群中极易发生挤压性窒息,一定要做到这点:左手握拳,右手握住左手手腕,双肘撑开平放胸前,以形成一定空间保证呼吸。此外,在遭遇拥挤人群的时候,应该尽量走到人群的边缘,或者靠墙,避免自己被挤入人群中心——人群的中心所承受的压力最大,而空间也是最小的,并且不容易被营救。
3被挤倒后
(1) 若无法起身, 应快速蜷缩护颈, 将身体蜷缩成球状, 缩小身体与地面的接触面积, 用双臂保护头部及胸腔, 使肱骨、肩胛骨、锁骨以及骨盆形成支撑, 保护脏腑。
注意:手肘和膝盖连起, 形成空腔区域, 这样有利于保护胸腔, 还可以保留足够的空间获取空气。
(2) 设法靠近墙壁, 并面向墙壁, 寻找机会将身体从侧卧调整为跪卧, 可以更加有效地提高抗压性, 以减少踩踏造成的伤害, 同时, 双手十字交叉在颈后紧扣, 以保护头颈部。
(3) 自己被摔倒后, 除了保护好身体外, 还要大声呼救, 告知后面的人不要向前靠近。
(4) 踩踏事件发生后, 一定要报警, 拨打 110 或 120 电话。
4妙招——人体麦克法
踩踏发生时, 首先发现的人发出指令, 大家跟随不断地喊: “1、2、1、2、后退、后退”, 最后喊的人越来越多, 声音就越来越大, 警示后面的人不再向前走, 从而使前面倒下的人可以站起来, 避免人踩人导致的窒息死亡。
踩踏自救一定要注意以下几点:
行走有秩序, 一定不要起哄、拥挤、追逐打闹, 尽量避开拥挤人群。处于拥挤人群时双手护胸, 不要逆行。一定不要采取体位前倾或者低重心姿势, 即使鞋子被踩, 也不要贸然弯腰提鞋或系鞋带。被挤倒后立即将身体蜷缩成球状, 保护头颈部。镇静选择路线, 不要乱窜。
尾言
在踩踏事件发生时,个人的力量非常渺小。因此,“不凑热闹”很重要,在空间有限、人群相对集中的场所, 如商场、楼梯、影院、酒吧、夜总会等常隐藏着潜在的危险, 当处于这样的环境时, 一定要提高安全防范意识。
踩踏事件固然可怕,但时时有自我保护的意识,掌握好自保技能,就能够尽可能保护自己免受伤害!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精彩评论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