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政贴息贷款更新改造医疗设备愿望和实践存在一定的差距。
国家卫健委开展《财政贴息贷款更新改造医疗设备的通知》显示,对医疗机构设备购置和更新改造新增贷款实施阶段性鼓励政策,中央财政贴息2.5个百分点,期限2年。这个文件如何执行,效果怎样,会遇到哪些困难,笔者做以下分析:
一、文件要求的时间节点是2022年12月31日,该通知在执行过程中存在一定的问题。
一是由于疫情原因,许多线下的工作无法及时推进,且负责招标采购有限的人员力量都投入到了疫情物资、设备、维修改造工程的紧急采购工作当中,没有办法及时推进项目设备的采购工作,所以,在2022年12月31日无法完成采购任务。
二是由于疫情原因,无法及时向主管部门申办大型设备配置证,同时,受配置证的地区数量限制,也不可能同时给所有申请的医院批准同一类大型设备配置证,而各家医院利用贴息贷款购置的大部分都是大型设备,重复的非常多,所以,拿不到配置证的大型设备就不能购置。
三是由于该项目时间特别紧,各家医院准备购置的大型医疗设备办理政府采购和招标采购常规流程较长,需要论证、办理政府采购手续、公开招标,招标前后的公示时间太长等原因,无法在12月31日之前完成设备采购和合同签订工作,也无法支付款项,文件要求在12月31日之前完成设备采购和合同签订工作,并支付设备购置首批贷款,可向金融机构申请贴息贷款,所以,医院难以申请到贴息。
四是各家医院希望通过贴息贷款购置的大型医疗设备大多数都是非常先进的,或者领先的,并且要求是进口设备,但是,该文件鼓励更多采购国产自主品牌设备,现在办理政府采购也是限制进口设备的。也就是各家医院希望通过贷款购置的设备不能买,允许购买的设备各家医院不愿意买。
二、该文件规定的不明确性。
一是中央财政贴息2.5个百分点,期限2年。因为是中长期贷款,两年以后就不给贴息,只贴两年利息,如果贷款期限是五年,另外三年无法享受该优惠,专业人士看来诱惑力不大,总会计师作为院长的助手,并不太认可,如果能够在贷款期全部贴息,效果会非常好的。
二是人民银行文件有要求,医院需要有20%的配套资金,对于一些经济困难的地市级以下医院来说,难以承受,之所以各级医院在申报贴息贷款,是因为不了解人民银行的相关规定。
三是文件规定,申报贷款贴息政策文件要求在12月31日之前完成设备采购和合同的签订工作,并支付设备购置首批贷款,可向金融机构申请贴息贷款,没有明确12月31日之前完成采购和贷款手续及签订贷款协议,但是没有签订采购协议,或者签订了采购协议,但是没有支付款项的是否享受贴息。款是贷上了,贴息却做不到。同时,完成设备采购并签订采购合同后的款项也不能一次性支付,一般分为20%预付款、设备到场进度款和设备调试成功进度款75%、质保金5%,质保金一般在设备调试完成一年后予以支付。这样情况下只支付预付款是否属于支付首批贷款,或者怎样明确支付设备购置首批贷款的含义。
三、贴息贷款购置设备的投资回报率如何?
受疫情影响,目前大多数公立医院呈现亏损状态。2022年7月国家卫健委公布“国考数据”,2020年2508家参评三级公立医院中,43.5%的医疗盈余为负。这些流动资金紧张的医院,本身缺乏购置设备的资金,为了更好的服务患者以及自身的经济状态,会愿意贷款更新设备。但是,由于本身处于亏损状态,如果通过贷款购置的设备没有起到预期的效果,没有产生相应的经济效益,经济运营状态长期得不到改善,贷款期限到了,却没有足够的资金偿还贷款,就是最大的风险。所以,要做好设备购置论证。
声明:文章中配选图片为个人自拍,不涉及侵权责任。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人点赞
人收藏
打赏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您已认证成功,可享专属会员优惠,买1年送3个月!
开通会员,资料、课程、直播、报告等海量内容免费看!
打赏金额
认可我就打赏我~
1元 5元 10元 20元 50元 其它打赏作者
认可我就打赏我~
扫描二维码
立即打赏给Ta吧!
温馨提示:仅支持微信支付!
已收到您的咨询诉求 我们会尽快联系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