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请认证 退出

您的申请提交成功

确定 取消

好的牙×于大光|“中国民营口腔商业史,是和资本的磨合史”

2022-11-12 15:31   好的牙口腔行业研究

中国口腔行业也曾有过资金大量涌入的盛况,那段霞光万丈的日子里,生发出的“贪嗔痴”并不是人性的例外。

中国民营口腔自“改开”后发展至今已近四十年,其中高速发展也有二十多年。对于那段风风火火的民营口腔发展历史,很多年轻人不甚了解,就连很多行业人也都因碎片信息吸收,对行业发展的本质及未来,仿佛雾里看花。本次主创们特邀资深行业人于大光老师进行了一场访谈,作为这段历史的深刻参与者与见证者,在如今知天命的年岁回望来时路时,于老师坦言,有遗憾,有反思,有沉思,亦有自豪。

如今,他在尝试书写、记录,并将一则则行业故事刻录下来。(《民营口腔风云启示录》于大光、刘庆丰合编)

在整个访谈过程中,我们聊思想,聊过往,也聊人性,聊文化,言谈间不乏有异议,却归为和谐。这是一个资深行业人经历的价值,也是一个行业值得记录的“编外史”。本文是访谈实录精编,以下:

01 人类从来都不会从历史中吸取教训

Q您怎么理解行业历史以及“历史的教训”呢?

于大光:说到历史,我印象最深刻的是恩格斯曾经引述德国哲学家黑格尔说过的一句话:人类从历史中所得到的教训就是,人类从来都不会从历史中吸取教训。这也是我作为一个史学读物的读者,以及我这50多年亲身经历得出的感想。历史总是这样,就像正弦曲线一样循环往复,惊人地相似。为什么会惊人地相似?也许它是人类的共性,或者是这个世界上存在的一种共性,某种规律的共性。

口腔行业商业化的这几十年,你会发现有些错,都业内人尽皆知了,还有人在犯;有些成功,明显有大量幸存者偏差,还有人认为幸运也会同样如此偏爱自己。“王侯将相宁有种乎”的冲劲很好,但理性来看,行业有其规律,也叫天道,悖天道而行,常是不进则退。

Q您觉得有没有一种“个性”可以超脱“共性”的规律?

于大光:这个非常微妙,它不是简简单单的所谓的共振或者累计累加,它好像一种复杂的函数,由不同的人来推导总结就可能得出不同的函数,但大方向我想不会有太大的差别。不过需要坦诚承认的是,我们的见识、逻辑思维能力、独立思考能力,还只是普通人水平,不是伟大的高瞻远瞩者。这其实也是一个挺有意思的地方,我们老想成为知识者,但这一辈子可能都只是在成为知识者的路上。

Q这话听着挺“丧”?如果不理解为宿命论的话,您认为行业个体作为函数自变量,还可以怎么做?

于大光:符合天道和社会大局,比如说最大的规律肯定是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春生夏长秋收冬藏,四季轮回,这也是我刚说的正弦曲线。再比如说,在大的宏观经济里面肯定得研究康波周期,研究经济上行下行的曲线。而口腔就很奇怪,它还得综合研究医学学术的发展以及医疗服务行业独有的特性。口腔(领域)是最容易市场化的,要探索市场经济规律的发展,还有人心的发展。比如贪婪、虚伪、欺骗的人,和实诚、守拙、长期主义的人,就会在其企业形成不同的经济规律。“贪嗔痴”在暗里,也在明里。

Q您认为在中国的民营口腔行业,这些“贪嗔痴”是怎么产生的?

于大光:还是大经济规律决定的,当然这是外因。个体还会受到历史环境的影响,比如穷怕了的人,有了钱之后会拼命守住,不想被打回原形,而有的人就会忘乎所以,他们需要有强大的外壳来伪装自己。

当然上面只是我见过的比较极端的状况。其实到了如今这个岁数,我不会轻易地下定论,现在更偏向于中庸的状态,这也是我对行业的一种思考吧。

02 提高底线就是最大的中庸

Q我们对齐一下“中庸”这个名词,您认为口腔行业的“中庸”是什么?

于大光:医疗的中庸有它的特点,大家老爱用底线这个词来形容,我觉得中庸是把它从“破坏底线”往“妙手仁心”这边拉。我指的是这个动作是中庸,而不是说用量化描述拉到这儿是中庸,或者拉到那儿是中庸。其实对我来说,提高底线就是最大的中庸。

Q您认为“中庸”思想在口腔行业多吗?

于大光:稀缺。

Q您觉得行业要达到中庸的理想状态,需要具备什么样的思维结构或认知系统?

于大光:之前我看了央视的一部纪录片《手术两百年》,里面有句话真的让我触动很深:“医学,实际上是人类善良情感的一种表达,它起源于人类最朴素的救助愿望。”以前的人可能不知道怎么止血,那我把你搂到怀里,给你温暖,给你安慰,你就会死得慢一点,这就是医疗救助的初心。后来有了缝合技术,有了输液技术,有了ICU技术,这人就能救活了,但医疗的初心是特别伟大的,我们不应该忘记。

其实医学生的教育是耳濡目染的,让他们接触一些正面的东西,带着医学生的责任感去看医学史,对他们人生的发展是有好处的,所以这些东西应该传承下去。坚守底线这一点我反而觉得那些小而美的夫妻店的教授们做得还不错,他们本身也不缺钱,后边也没有什么压力逼着他们使劲赚钱,所以创业者们能达到一种平衡。

所以原则是:平衡之美。

Q您口中的“平衡”,在刚提到的夫妻店案例中是如何呈现的?据我们所知,他们中有些人甚至是很有名的教授,您认为他们是没有受到诱惑还是抵制了诱惑呢?

于大光:他们受到诱惑了,但是他们融入血液的那种体制内的培养,恩师们的言传身教,让他们真的破不了底线。口腔医疗方面有一个很重要的点,就是给予患者的治疗方案“恰到好处”,即:适合这一位患者,而突破底线的人是不会给你做到恰到好处的。当然排除自身能力不足的原因,医技只能通过学习培训来提升。

当然,过去很长一段时间里,大家都太膨胀了,狂飙突进就信钱的魔力,所以很少会主动思考。现在正好面临经济的反复,让大家不思考也得思考了,无论是正思还是反思,起码大家都愿意去思考了。另外也有像“好的牙”这样的旁观者加入,跟大家一起来思考,怎么让这个行业发展得更好。

Q从现实来看,很多人在“伪勤奋”、“伪思考”,您认为如何做到好的“思考”?

于大光:依靠人文,支撑人文的技术操作就是阅读,要论什么阅读,一定是非专业阅读,也就是跨学科阅读。其实我特别想做一件事,以我这个岁数假如能承蒙各大院校看得起,我愿意潜下心来为医学生们做一个人文选修课,由我来给他们讲。我会推荐他们看哪方面的书,如何做文学鉴赏,希望能帮助医学生们提高人文修养。人文修养都提上来了,行业文化也就有了。

Q您觉得行业文化是什么?

于大光:对于人类文明构成而言,文化其实是高于口腔行业的。比如说茶有茶文化,广东美食有饮食文化,文化是一群人认知习惯的共性的东西,是他们的行事方式,能够迭代传承,能够被后人认可,能够写在书上,更能言传身教,文化就是这样慢慢形成的。

口腔行业正好相反,因为行业属性决定口腔医疗以技术为先导,它牵扯的是疗效和治愈,这里边是没有文化的。但是你在治疗的时候涉及的这些人,他们会伤个春悲个秋,喝个茶谈个曲儿,人都是一个综合体,病人也是。

所以行业文化强拗造型不行,强行的东西都是“兴奋剂”,打一针,管一段。真正的行业文化,在日常,在人的身上。所以这些年,我也在开始尝试,用短视频的形式,做口腔行业的“口述历史”,想将我自己以及业内前辈们亲身经历过的那段历史,展示给后来诸君,希望大家能从中知道“我们从哪里来”,从往事中汲取一些经验和教训。

03 回顾口腔行业资本:不是“万灵丹”,也不是“救命草”,更不是“解语花”

Q现在民营口腔已经发展几十年了,您为这段行业史,作什么注解?

于大光:这几十年有一条重要的线——令人又爱又怕的资本与行业的关系线。其实你看我在《民营口腔风云启示录》中写的那篇《昔年李嘉诚投资的口腔连锁诊所为何一家店就倒闭?》,说的就是资本,这件事让我深刻明白:既逐利而来,又随利而去,这就是资本的天性。

在我年轻的时候,一位很受人尊敬的业内泰斗曾经问过我们:真正的资本来了会怎么样,它能把我们毁成什么样,或者能将我们提升成什么样?当时我们也不懂,不像现在已经看过、经历过了,那时候我们无法预见将来是什么状况的。

Q资本永不眠,其实您刚谈到的“令人又爱又怕”是一种情感表达,是否过于主观?如果我们客观来看的话,资本进入给民营口腔带来的最大一个功课是什么?

于大光:我再跳到一个极端来说,一位我非常敬佩的企业家曾经斩钉截铁地说过一句话:资本和资本家是这个世界上所有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创造者。从理性的角度来想,它是有一定道理的,资本起到一个推动的作用。但说资本是全部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创造者,我是不认同的,他既低估了大爱、大义、人心的能动作用,也低估了小烟、小茶和小茶点在我们心中的重量。资本不是“万灵丹”,也不是“救命草”,更不是“解语花”。

Q有读者说,口腔行业过于把“资金”等同于“资本”,其实中国口腔缺的不是资金,而是资本。您怎么看?

于大光:是的,资金是“水”,资本是创新的土壤,平衡不了这二者的关系,甚至不会区分二者,常常就造成“水土不服”。我们倒回来看看行业的历史教训,真的就学不会吗?其实有些坑,是可以避的,有些路,也是走得通的。这也是我与刘庆丰老师,想将我们见证过、经历过的故事记录下来,留给业内人思考的原因。

后言

中国口腔行业经济长期以来都存在一个矛盾:不缺资金但缺资本。这里所说的资金,泛指急于“击鼓传花”的投机资金或小范围支持类资金;这里所说的资本,则指的是:由资本市场供给的、用于创新发展的长期资金,尤其是无期限的资本品——股权资本。

长期可协调、可助力的资本对产业构成有效的支撑;浅尝则止的牵手在一拍两散后,往往留下一地鸡毛。而不缺资金但缺资本,这恐怕是多年来,中国口腔投融质量不能真正满足实体经济需求的“病灶”。

所以我们回顾下来,中国口腔行业也曾有过资金大量涌入的盛况,那段霞光万丈的日子里,生发出的“贪嗔痴”并不是人性的例外。只是在那刚蹒跚学步的日子里,如何走得稳、走得久,还是一门商业初始化课程。“学分”还未修满,却急于“跳级”,不少企业与企业家做出了不少出格事。

如今几十年过去了,很多业内人热议:涌入行业的热钱是否已登顶?行业周期在哪里了?企业规模的边界到底在哪里?…在大范围内的传统行业投资增速下行、大环境压力加大的情况下,缺创新资本的问题——这一结构性矛盾,在口腔行业也变得更加凸显。

如于大光老师所总结行业这几十年来的启示:是一段与资本关系线中的磨合史。那些企业与企业家的历史决策与结果,也将成为一个行业沉淀下来的知识宝库。

成败、峰谷、是非、明暗…种种,皆在故事中,皆成行业史。而时间永远向前。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口腔,民营,医疗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相关阅读

相关推荐

  • 成人髁突改建分享
    打开APP 好的牙口腔行业研究
  • 赞+1

    您的申请提交成功

    您的申请提交成功

    确定 取消
    海报

    已收到您的咨询诉求 我们会尽快联系您

    添加微信客服 快速领取解决方案 您还可以去留言您想解决的问题
    去留言
    立即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