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毒性巨结肠(艰难梭菌结肠炎)
病例介绍
患者年龄:40岁
患者性别:男
既往史:
健康,没有抗生素用药史。
主诉:
因呕吐和腹泻急诊。
查体:
心率为每分钟132次,其他生命体征正常。腹部有弥漫性压痛,并伴有鼓音。
辅助检查:
血常规 WBC 29×10^9/L。艰难梭菌PCR阳性。腹部CT乙状结肠和降结肠扩张(箭头表示结肠扩张区域,并显示结肠宽度的二维测量)。
初步诊断:艰难梭菌结肠炎。
口服万古霉素和静脉注射甲硝唑治疗了2天。
但患者在住院第3天出现了休克。急诊腹部X光片显示,肝曲附近的横结肠胀大到120 mm(异常宽度,>60mm)。考虑艰难梭菌结肠炎引起的中毒性巨结肠,所以紧急进行了全结肠切除术和回肠末端切除术。大体病理检查显示结肠扩张并有假膜。组织病理学检查提示为假膜性结肠炎,符合艰难梭菌结肠炎。
患者术后表现良好,术后6天出院。
病例图片
病例思考
中毒性巨结肠诊断标准:
(1)发热,体温>38.6℃;
(2)心动过速,心率>120次/min;
(3)白细胞计数>10.5×10^9/L;
(4)贫血;
(5)腹部X线检查提示结肠扩张(直径>6 cm);
加下述几项如脱水、意识障碍、电解质紊乱和低血压中的任何一项。
中毒性巨结肠常见的病因有:
(1)炎症性肠病,如溃疡性结肠炎、克罗恩病;
(2)感染性肠炎,有细菌性(艰难梭菌结肠炎、沙门菌感染、志贺菌性肠炎、弯曲菌性肠炎、耶尔森菌性肠炎)、病毒性(巨细胞病毒性肠炎、艾滋病病毒感染性肠炎)和寄生虫性(溶组织内阿米巴性肠炎、隐孢子虫性肠炎);
(3)其他:卡波西氏肉瘤(多病灶恶性新生血管增殖症)、氨甲蝶呤治疗引起的伪膜性肠炎、肠扭转、缺血性肠炎、憩室炎、 结肠癌性肠梗阻等。
2022-11-11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精彩评论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