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吴好医生 | 秦锡虎:与肝癌的“战争”
肝癌,被称为“癌中之王”,早期很难发现,一经发现就已经到了中晚期。肝癌细胞有很强的侵蚀性,转移、复发的几率非常高。因此,肝癌患者死亡率居高不下。
那么,被称为“癌中之王”肝癌,可不可以预防?乙肝病毒携带者,乙肝患者一定会得肝癌吗?肝癌,是不可战胜的吗?
常州市第二人民医院党委书记,教授、博士生导师、医学博士、主任医师秦锡虎,给我们讲述了这样一个故事。
朋友们好,今天想跟大家聊聊肝癌的一些事情。在聊肝癌之前,可能大家都知道肝癌是“癌中之王”,死亡率非常的高。其实,肝癌并不是这么简单的几句话能够说清楚的。
在这里,我想跟大家讲一个故事,这是一个真实的故事。
以前,有位农村的老大妈养了两个儿子。大儿子比较勤奋努力,考上了大学,离开了农村,在城市成为一个老师。小儿子还在农村务农。
大概在十多年前,大儿子带着他母亲来找我看病,检查下来发现,他母亲长了一个巨大的肝脏的肿瘤。这个肿瘤已经沿着大血管长到靠近心脏的部分,是一个晚期肿瘤。理论上这样的肿瘤至今没有治疗的机会了,但是他的儿子非常的孝顺,对我也非常的信任,他说无论如何,秦医生,请你救救她,你做任何手术,任何结果我都能接受。所以我在准备了一段时间之后,就为这个老太太做了一个以前我从来没做过的手术,不光是把肝脏切掉了一大半,还把肝脏长到靠近心脏的癌栓取了出来,术后再做了一些其他的辅助治疗。这个老太太就一直生活得非常好。
无独有偶,过了几年,我已经换了一个岗位,换了一家医院,这位大儿子带着他弟弟又找到我,说他弟弟身体不舒服,要查一下。结果非常奇怪的是,查下来他弟弟生的病跟他母亲几乎一模一样,也是一个晚期的肝癌。
这个时候有了他母亲的成功的先例,不管他们家属也好,我的团队也好,都非常有信心,感觉到可以用根治他母亲一样的方式来治疗这个小儿子。所以我们把她小儿子也带上了手术台,也做了一个跟他母亲同样的一个巨大的肝脏肿瘤切除的手术。但是非常奇怪的是,这个小儿子的治疗效果就是不太好,在术后不多久就出现了并发症,死亡了。
在治疗他母亲和小儿子的同时,我们都知道他一家两口为什么同样都会得肝癌。主要因素是他母亲有乙型肝炎,那么她在生产的过程当中,把这个乙型肝炎的病毒带给了她儿子,所以她儿子后来也得了肝癌。同样是儿子,大儿子会不会传染到乙型肝炎呢?当然也会传染到。但是因为她的大儿子是一个大学生,有文化,有知识,所以说他过后的生活当中非常注意,一方面服用一些抑制病毒的药物,一方面定期的检查。所以说她大儿子在跟她小儿子同样的环境下,并没有得肿瘤。
那么通过分析这一家三口得肿瘤与不得肿瘤,以及相同治疗后产生不同的效果,我们可以总结出一个结论,或者肝癌的几个结论:
第一,肝癌是一个很凶险的疾病,有的时候就是你积极的治疗,效果也不好,就像小儿子一样。同时肝癌也不是一点希望都没有,通过积极的治疗,一些晚期的甚至很晚期的肿瘤也能获得长期的生存。所以即使得了肿瘤也不要失去希望,一定要抱着希望努力去抗争。第三,就是我要强调的是,肝癌也并不是不能预防,他大儿子就是一个典型的案例,通过平时的管理,通过自我的调节,通过医护人员的帮助,肝癌也是有一定程度可以预防的。所以说我们既要重视肝癌,但是也不要恐惧肝癌,在肝癌的这片黑暗当中,我们还是能够寻找到光明的。
今天我就跟大家聊到这里,谢谢大家。
关于肝癌
1、 肝癌的类型
肝癌可分为原发性肝癌和继发性肝癌两大类,其中原发性肝癌是指肝细胞或肝内胆管上皮细胞发生的恶性肿瘤;继发性肝癌又称转移性肝癌,指身体其他器官起源的恶性肿瘤扩散或转移至肝脏。
2、肝癌的表现和症状
肝癌早期通常没有症状或者症状不典型。但当患者感受到明显不适时候,病情大多已进入中晚期。这个时候症状主要表现为肝区疼痛,多为右上腹或中上腹持续性隐痛、胀痛或刺痛,夜间或劳累后症状加重;消化道症状,如食欲减退、腹胀、恶心、呕吐、腹泻等;发热,多为37.5℃-38℃,个别可高达39℃以上,其特点是用抗生素往往无效,而口服吲哚美辛等常可退热。此外,肝癌还伴有腹水、腹壁静脉曲张,以及异常的瘀伤或出血。
3、 肝癌的病因
原发性肝癌的病因和发病机制尚未完全明确,根据相关调查研究发现,与饮酒、病毒性肝炎、食物及饮水、毒物及寄生虫、遗传因素等有关。继发性肝癌主要是指从身体其他器官转移到肝脏的癌症。
4、肝癌的检查
当出现肝区疼痛等典型肝癌症状时,往往已经是晚期,因此,为了实现肝癌的早诊早治,对于肝癌高危人群,每6-12个月就应进行一次超声和血清甲胎蛋白(AFP)检测,如有阳性改变,应进一步检查。
肝癌的检查主要包括影像学检查、血液学检查和病理学检查。
当检查结果满足以下三项中的任何一项,即可诊断肝癌:具有两种典型影像学[超声、增强CT、磁共振成像(MRI)或选择性肝动脉造影]表现,病灶>2cm;一项典型的影像学表现,病灶2cm,甲胎蛋白(AFP)>400ng/ml;肝脏活检阳性。
5、肝癌的治疗
肝癌对化疗和放疗不敏感,常用的治疗方法有手术切除、肝移植、血管介入、射频消融术等。早期诊断、早期采用以手术切除为主的综合治疗,是提高肝癌长期治疗效果的关键。
肝癌有哪些一般治疗措施?
1、抗病毒治疗
合并有乙肝病毒感染且复制活跃的肝癌患者,口服核苷(酸)类似物抗病毒治疗非常重要。这类患者的抗病毒治疗可以降低术后复发率,应贯穿肝癌治疗的全过程。
2、保肝治疗
肝癌患者中可能会伴随肝功能异常,因此应及时适当的应用保肝药物,以保护肝功能、提高治疗安全性、降低并发症、改善生活质量。
3、对症支持治疗
包括控制合并糖尿病患者的血糖;处理腹水、黄疸、肝性脑病、消化道出血等伴随症状;在晚期肝癌患者中的积极镇痛、纠正贫血、纠正低白蛋白血症、加强营养支持等。
4、肝癌有哪些药物治疗?
由于个体差异大,用药不存在绝对的最好、最快、最有效,除常用非处方药外,应在医生指导下充分结合个人情况选择最合适的药物。
5、靶向药物
这类药物用于癌细胞存在特定受体的肝癌治疗,主要有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抑制药物、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VEGFR)拮抗药等。索拉非尼曾是我国唯一获批用于治疗晚期肝癌的分子靶向药物,至2018年,靶向药物仑伐替尼在我国也获批用于治疗晚期肝细胞癌,为肝癌患者提供了新的选择。
6、免疫治疗
肝癌免疫治疗主要包括免疫调节剂、免疫检查点抑制剂、肿瘤疫苗、细胞免疫治疗。虽然这些治疗手段有一定的抗肿瘤作用,但在用于临床之前尚需更多的研究验证。
7、肝癌有哪些手术治疗?
肝癌手术治疗是患者获得长期生存最重要的手段,主要包括肝切除术和肝移植术。
8、肝切除术
手术前需要对患者的全身情况及肝功能储备进行全面评价,只有符合手术指征的患者才可进行肝切除术。这些评估均由医生根据患者个体情况进行,在此介绍仅供患者及家属有所了解。
肝切除术的手术适应症包括:肝脏储备功能良好的Ⅰa期、Ⅰb期和Ⅱa期肝癌患者;Ⅱb、Ⅲa期患者但是肿瘤数目≤3枚;Ⅱb、Ⅲa期患者,肿瘤数目>3枚,但肿瘤局限在同一段或者同侧半肝者。
肝切除术将遵循彻底性、安全性原则,即完整切除肿瘤,边缘无残留,且要保留足够功能的肝组织,降低手术死亡率和手术并发症。
9、肝移植术
肝移植是肝癌根治性治疗手段之一,然而术后肿瘤的复发和转移影响着肝移植的疗效,影响术后疗效的因素主要有:肿瘤大小、个数、大血管侵犯和微血管癌栓、淋巴结转移以及术前甲胎蛋白水平。
这里的肝移植适应症同前述手术适应症,须专业医生进行个体化评估与判断。
10、局部消融治疗
这一治疗方法具有创伤小、疗效确切的特点,使一些不耐受手术切除的肝癌患者亦可获得根治的机会。消融的路径有经皮、腹腔镜、开腹三种方式。常见消融手段包括射频消融、微波消融、冷冻治疗、高功率超声聚焦消融以及无水乙醇注射治疗等。
11、介入治疗
这是经股动脉插管至肝动脉后注入栓塞剂和抗癌药的治疗方法,有一定的姑息性治疗效果。
12、肝癌如何进行中医治疗?
中医中药治疗能够改善症状,提高机体的抵抗力,减轻放化疗不良反应,提高生活质量。除了采用传统的辨证论治、服用汤剂之外,我国药监部门业已批准了若干种现代中药制剂用于治疗肝癌,可由临床医生根据病情予以推荐用药。
13、肝癌的治疗有什么新进展?
质子治疗是一种先进的放射疗法。普通放疗在杀死癌细胞的同时可能会杀伤正常肝细胞,而质子治疗直接针对肿瘤细胞,可以避开周围正常组织,更加安全、精准、有效。目前国内一些大型医院已经成立有质子治疗中心,但比较少,而且治疗费用很高。
14、放疗
对于肿瘤尚未转移并且又不适合手术切除的患者,或者手术切除后仍有残癌或复发的患者,可以采用放射为主的综合治疗。
15、化疗
传统化疗药物,包括阿霉素、表阿霉素、氟尿嘧啶、顺铂和丝裂霉素等,单药或联合治疗肝癌的疗效均不理想,且毒副作用大。新型化疗药物奥沙利铂的疗效优于传统化疗药物,且耐受性和安全性较好,在我国已被批准用于肝癌治疗。三氧化二砷具有一定的姑息治疗作用,在临床应用时,应注意监测肝肾毒性。
16、肝癌怎么预防?
接种乙肝疫苗,从预防慢性乙型肝炎开始预防肝癌的发生;慢性乙肝和慢性丙肝患者应接受规范的抗病毒治疗;避免吃发霉的食物,减少黄曲霉毒素暴露;避免饮用含有微囊藻毒素的水;戒烟,限酒,保持健康体重,预防糖尿病;如果已患糖尿病,应重视慢病控制,并加强体检筛查;肝癌高危人群应进行定期筛查:血清甲胎蛋白(AFP)和肝脏超声检查是早期筛查的主要手段,建议高危人群每隔6个月至少进行一次检查。
听了秦书记的讲述,您对“癌中之王”肝癌,是不是有了更多的了解?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精彩评论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