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请认证 退出

您的申请提交成功

确定 取消

一年流失3%,80岁仅剩50%……原来悄悄溜走的不只是年龄

2022-11-10 10:57   河南省医

肌少症的表现其实十分明显,主要是随着年龄增长骨骼肌质量、力量和功能的降低。

刚40出头的小王怎么也没想到,年纪不大只是轻轻摔了一跤竟然骨折了!

更没想到的是医生诊断:

他竟然得了一种老年人才会得的疾病——肌少症

不对啊,看着自己身上的肉真不算少!

游泳圈、蝴蝶袖、拜拜肉哪个都有,为啥医生还说我“肉少”呢?

河南省人民医院老年医学科副主任医师曹选超解释:

此处的“肌少”≠“肉少”有的人看着空有一身肉肉,但在健康方面,却毫无用武之地因为发挥关键作用的“肉”,指的是肌肉。

国际研究表明,随着年龄增加,成年人每年约失去3%的肌肉力量

到了80岁,肌肉量仅相当于正常峰值的50%左右

如此年复一年“肌少症”就成为了名副其实的健康威胁。

什么是肌少症?

肌少症又称“肌肉减少症”,国际肌少症工作组将其定义为:随着年龄的增长进行性出现的全身肌肉减少,强度下降以及肌肉生理功能减退的综合征。 

近年来我国人口老龄化趋势凸显,肌少症作为一种严重影响健康的综合征,引起了广泛关注。

肌少症有哪些表现?

肌少症的表现其实十分明显,主要是随着年龄增长骨骼肌质量、力量功能降低。

比如:

1.行走缓慢、行走不稳、不能久坐、站起困难;

2.双手握力减少、下肢力量下降;

3.乏力、食欲减退、体重减轻;

4.平衡障碍、容易跌倒。 

肌肉减少,危害多多!

1.肌肉每减少10%,免疫功能下降,感染风险增加;

2.肌肉减少20%,日常生活能力下降,老年人健康的头号杀手“跌倒”风险成倍增加;

3.肌肉减少30%,可能致残,患者不能独立坐起,易发生压疮和肺炎;

4.肌肉减少40%死亡风险明显增加,例如容易跌倒,引发一系列严重问题和并发症。 

年纪轻轻,也要警惕!

一直以来,很多青年人和中年人都觉得,肌少症是一种老年病,离自己很遥远,果真如此吗?

其实

1、30岁以下的年轻人,有三成患有肌少症。

2、40岁以后,人体就处于渐进性肌肉减少的高危状态。

别看别人,没错,特别要警惕的,就是此时此刻正在:咸鱼瘫的你、久坐的你、不爱运动的你、长时间玩手机的你、经常熬夜的你...... 

久而久之,爬楼梯腰膝酸软,快步走气喘吁吁,这些情况,可能就是肌少症“提前上岗”了。

肌少症如何预防?

年轻朋友们如果出现以下信号就要多加注意了。

1. 体重减轻:

没有刻意减肥情况下,6个月内体重下降≥5%;

2. 行走速度放缓:

大腿肌肉力量下降,导致走路没劲儿走不快,上下楼梯困难; 

3. 握力下降:

提物不稳,如提不动开水壶、毛巾拧不动等;

4. 反复跌倒:

1年内连续、无法控制地在平地走路中跌倒2次以上。

如何预防呢?

加强营养,首先,不建议纯素食。

我国居民膳食指南建议健康成年人一天每公斤体重摄入1.0g-1.5g蛋白质,例如一位70kg的成年人可每天摄入70g-105g蛋白质。建议以瘦肉、鱼、蛋、奶等优质蛋白质为主。

加强运动,营养是基础,运动是关键。

运动是保持肌量和肌力最有效的手段之一。有氧运动和肌肉训练相结合,建议每周≥5次,每次30分钟以上。

药物和康复治疗

目前尚未有专门针对肌少症的治疗药物,对于能量摄入严重不足的人群,推荐口服营养补充剂予以营养支持。

此外,一些合成类固醇激素、肌酸、生长激素等药物有增加肌力作用,但一定要在医生的指导下规范使用。

58321668034982664

曹选超

河南省人民医院老年医学科副主任医师,硕士研究生导师。中华医学会老年医学分会青年委员,河南省医学会老年医学分会副主任委员,河南省老年医学质控中心副主任。从事老年疾病的临床诊治工作数十年,在老年心血管疾病、多脏器功能不全、老年综合征的一体化诊治方面经验丰富。

作者︱崔冰心

美编︱梁雅琼

责编︱胡晓军 秦基石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肌少症,肌肉,营养,药物,跌倒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相关阅读

赞+1

您的申请提交成功

您的申请提交成功

确定 取消
海报

已收到您的咨询诉求 我们会尽快联系您

添加微信客服 快速领取解决方案 您还可以去留言您想解决的问题
去留言
立即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