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招聘】“科”不容缓——2023年上海市胸科医院科研人员招聘公告
2023上海市胸科医院科研人员招聘公告
“科”不容缓
上海市胸科医院(暨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胸科医院),创建于1957年,为我国最早建立的集医疗、教学、科研为一体的,以诊治心、肺、食管、气管、纵隔疾病为主的三级甲等专科医院,被卫生部指定为全国心胸外科进修基地。
医院核定床位580张,开放床位1000余张,设有10个临床科室、10个医技科室,病区28个,还建有SICU、CCU、RICU、日间病房、临床研究病房和MDT病房;医院聚焦胸部肿瘤与心血管疾病两大学科群,掌握国内疾病谱最广、门类最全的心胸疾病诊治技术,医院面向全国收治门急诊和住院病人近90万人次/年,年手术量超2.1万例,三四级手术占比90%以上,居上海市级医院首位;医院拥有上海市胸部肿瘤研究所、心肺血管转化研究中心、中心实验室、生物样本库四大科研支撑平台;医院是国家卫生部冠脉介入、心律失常、结构性心脏病介入诊疗培训基地,卫生部呼吸内镜培训基地,国家住院医师和专科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
为适应医院快速发展需要,以下科研平台现向社会公开招聘以下专职科研岗位人员。
上海市胸部肿瘤研究所
简介
上海市胸部肿瘤研究所成立于1978年,由著名肺癌专家徐昌文、吴善芳教授创立。先后承担了国家“六五”、“七五”肺癌攻关课题,在肺癌单克隆抗体研制及其临床应用方面取得了重大进展。研究所主要聚焦于胸部肿瘤发病机制及相关检验标志物发现和验证研究;围绕胸部肿瘤的早期诊断,精准医疗以及队列研究,全面建立发病预测-诊断-个体化医疗-预后监测胸部肿瘤检验体系,针对肺癌诊断、预后、个体化治疗、分子分型等开发验证检验标志物,并进行转化。实验室为国家基因检测技术应用示范中心以及国家干细胞临床研究备案机构,基础研究设施齐全,具有多通道显微镜,小动物CT,高内涵细胞分析系统,高通量测序仪,海马细胞能量代谢实时测定仪,C-100型香烟烟雾发生器、SPF级动物实验中心等。目前研究所内(包括双聘PI)有国家“杰青”获得者3名,973首席科学家1名,国家“优青”获得者3名,国家“青千”获得者3名,在相关领域内有着较高的学术影响力,以第一或通讯作者在Cell、Nature、Science、Nature Medicine、Nature Immunology、Immunity、Nature Cell Biology、Molecular Cell等杂志发表多篇高影响力论文。
招聘岗位
PI(2名)
岗位描述及应聘条件:
(1)具有很好的生命科学研究背景,能协助管理并带领研究团队完成各项科研任务;
(2)在医学生命研究领域取得国内外公认的学术成就,并有很高的学术造诣和科学研究领导能力,能够把握学科发展前沿和方向;
(3)原则上应为高级职称;
(4)长江学者/青年长江;或科技部重点研发计划首席科学家;或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或优青负责人;或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项目首席/重点项目负责人;
(5)至少有2篇中科院一区论文为通讯作者,近5年内以第一或通讯作者在Cell、Nature、Science等发表过高影响力论文和主持过国家级项目者优先。
Co-PI(2名)
岗位描述及应聘条件:
(1)作为PI助手开展科学研究,具有较好的生命科学研究知识与实验技能;
(2)科研思路清晰、实验操作能力强,能积极协助PI开展课题研究并指导带教研究生实验;
(3)原则上应为高级职称,国内外一流医学院或生命科学研究机构获得PhD,有国外进修学习经历者优先;
(4)至少有1篇中科院一区SCI论文为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近5年内以第一或通讯作者在Cell、Nature、Science等发表过高影响力论文和主持过国家级项目者优先。
科研助理(4名)
岗位描述及应聘条件:
(1)协助Co-PI等开展科学研究;
(2)博士学历,国内著名大学或科研院所毕业者优先;
(3)擅长分子生物学、生物化学或细胞生物学实验技术;
(4)具备独立英文写作能力;
(5)原则上近3年以第一作者发表JCR二区及以上SCI论文1篇及以上。
实验技术员(3名)
岗位描述及应聘条件:
(1)参与课题组的各项研究,为配合课题组提供实验技术支撑;
(2)硕士研究生及以上;细胞生物学、分子生物学、生物医学等相关专业;
(3)熟悉细胞生物学、分子生物学、生物化学等常规实验技术;
(4)以第一作者发表相关 SCI 论文者优先;
(5)具备英文文献阅读和检索能力。
临床研究中心细胞治疗平台
简介
上海市胸科医院为国内最早开展细胞治疗研究的单位之一,多年来探索应用自体免疫细胞治疗肺部肿瘤。我院自2012年建立实验中心,并成立了免疫细胞生物治疗平台,该平台包括cGMP实验室、GCP临床病房及研究与治疗团队。平台投入总额为2000万元人民币,包括新进各类免疫治疗仪器近1000万元。医院凭借着诊断和治疗肺部肿瘤数量和质量居上海市首位的优势,不断深化免疫细胞的基础和临床应用研究。平台拥有的GMP细胞培养实验室、团队发展了针对肺癌患者简单易行、标准化的免疫细胞培养和质控体系,有1000多例的标准的免疫细胞培养质控体系。在以潘常青院长和韩宝惠主任为团队首席的指导下,自体免疫细胞联合PD-1抗体治疗Ⅳ期晚期肺癌临床获益率超过60%,生存质量和生存期显著延长。当前为培养高层次创新型青年人才,造就青年科技人才后备军,上海市胸科医院细胞治疗平台诚邀海内外优秀博士和实验员加盟。细胞治疗平台的方向为:免疫细胞治疗在胸部肿瘤的研究与推广应用;免疫细胞治疗新机制探索等。
招聘岗位
细胞治疗平台
科研助理(2名)
岗位描述及应聘条件:
(1)参与免疫细胞的临床试验与培训;参与或独立承担课题组的研究,并撰写论文;
(2)协助团队首席指导课题组其他成员进行课题研究;参与课题组各类基金、人才项目以及对外合作的申请与管理;
(3)博士研究生;医学、免疫学、生物学、肿瘤学等相关专业,有免疫学基础者优先;
(4)熟悉细胞生物学、分子生物学、生物化学等常规实验技术;
(5)原则上近3年以第一作者发表JCR二区及以上SCI论文1篇及以上;
(6)具备英文文献阅读和检索能力。
细胞治疗平台
实验技术员(2名)
岗位描述及应聘条件:
(1)参与免疫细胞的临床实验,参与课题组的研究;
(2)参与课题组各类基金、人才项目以及对外合作的申请与管理;
(3)硕士研究生及以上;医学、免疫、生物学、肿瘤学等相关专业,有免疫学基础者优先;
(4)熟悉细胞生物学、分子生物学、生物化学等常规实验技术;
(5)以第一作者发表肿瘤分子生物学相关 SCI 论文者优先;
(6)具备英文文献阅读和检索能力。
中心实验室
简介
中心实验室是我院于2013年5月开始建设的新型科学研究基地,旨在发展其成为集临床和基础科学研究、实验教学、社会服务为一体的专业实验中心。主要为医院各科室医务人员和各专业在读研究生提供科研课题开展的实验技术平台。涉及科研技术服务与技术咨询、临床项目协作、博士硕士研究生科研能力、八年制医学生RBL培养等。中心实验室配有细胞培养与代谢平台、药物筛选与动物模型平台、基因扩增与测序平台、流式技术平台、研究用分子病理平台、生物细胞影像平台、蛋白质组学与信号转导研究平台,各平台均有负责人支撑平台正常运行。可开展分子生物学、细胞生物学、肿瘤蛋白组学、药物筛选以及免疫生物学等多方面的研究,方向涉及肺内、胸外、心内、心外、中医科等临床科室。实验中心的公共实验室面向全院 24 小时开放和共享,支撑本院研究生的科研和培养(教学、科研和服务),提供部分常用试剂及其配方。中心实验室工作人员负责带教研究生和实验技术支持工作,进入中心的课题由带教老师协助、指导学生实验工作。
招聘岗位
细胞生物学实验技术员(1名)
岗位描述及应聘条件:
(1)致力于细胞生物学实验技术平台服务与医学研究;
(2)硕士研究生及以上;细胞生物学、分子生物学、生物医学等相关专业;
(3)熟悉细胞生物学、分子生物学、生物化学等常规实验技术;
(4)以第一作者发表肿瘤分子生物学相关 SCI 论文者优先;
(5)具备英文文献阅读和检索能力。
实验动物技术员(1名)
岗位描述及应聘条件:
(1)热爱实验动物,致力于实验动物技术平台服务与医学研究;
(2)本科及以上学历;
(3)生物医学、兽医学、农学、生物技术等相关专业。
心肺血管疾病转化医学中心平台
简介
医院心血管病学专业是卫生部国家临床重点专科,教育部重点学科,首批国家专科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国家卫生部冠脉介入、心律失常、结构性心脏病介入诊疗培训基地。集医教研一体化的“心肺血管疾病转化医学中心”平台,以心肺血管疾病研究为主攻方向,心血管学科带头人何奔教授长期致力于冠心病急性事件链及急性心肌梗死再灌注治疗策略研究,研究方向围绕着动脉粥样硬化易损斑块的调控机制与识别、冠状动脉微循环的生理病理调节机制、心肌损伤与修复等,先后荣获上海市优秀学科带头人、上海市领军人才、卫生部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等荣誉称号。
招聘岗位
科研助理(1-2名)
岗位描述及应聘条件:
(1)协助Co-PI等开展科学研究;
(2)博士学历,国内著名大学或科研院所毕业者优先;
(3)擅长分子生物学、生物化学或细胞生物学实验技术;
(4)具备独立英文写作能力;
(5)原则上近3年以第一作者发表JCR二区及以上SCI论文1篇及以上。
各临床科室转化平台
简介
医院搭建各临床科室转化平台,解决实际临床研究的基础问题,切实解决之前临床研究与基础研究脱节,促进医院的科研进展。将基础研究与临床诊疗紧密结合,从而为全院的科学研究、实验教学和特色临床疾病攻关研究提供全面支撑。
招聘岗位
放疗科
放射物理PI和放射生物PI各1名
岗位描述及应聘条件:
(1)具有很好的科学研究背景,能协助管理并带领研究团队完成各项科研任务;
(2)在医学研究领域取得国内外公认的学术成就,并有很高的学术造诣和科学研究领导能力,能够把握学科发展前沿和方向;
(3)原则上应为正高职称;
(4)有国外留学、国外著名院校博士或肿瘤中心工作经历,有人工智能工作经验者优先;
(5)至少有2篇中科院一区SCI论文为通讯作者,近5年内以第一或通讯作者在Nature、Cell、Science发表过高影响力论文和主持过国家级项目者优先。
各临床转化平台
COPI、科研助理(若干)
包括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麻醉科、重症医学科、病理科等
岗位描述及应聘条件:
(1)开展科学研究,科研思路清晰,具有较好的生命科学研究知识与实验技能;
(2)博士学历,有国外进修学习经历者优先;
(3)擅长分子生物学、生物化学或细胞生物学实验技术;
(4)具备独立英文写作能力;
(5)原则上近3年以第一作者发表JCR二区及以上SCI论文1篇及以上,以第一或通讯作者在Cell、Nature、Science等发表过高影响力论文和主持过国家级项目者优先。
各临床转化平台
实验技术员(若干)
包括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心外科、核医学科等
岗位描述及应聘条件:
(1)参与课题组的各项研究,为配合课题组提供实验技术支撑;
(2)硕士研究生及以上;细胞生物学、分子生物学、生物医学等相关专业;
(3)熟悉细胞生物学、分子生物学、生物化学等常规实验技术;
(4)以第一作者发表相关 SCI 论文者优先;
(5)具备英文文献阅读和检索能力。
01
待遇与奖励
1、科研人员(博士)可享受进编(事业单位人员编制)、上海市落户等政策待遇;
2、科研人员(博士)实施年薪制,并采用科研成果积分制进阶考核,考核结果与年薪上调、职称晋升等紧密挂钩;同时科研成果按照《上海市胸科医院科技奖励制度》另外兑现相应奖励;
3、其中PI另外享受科研启动费,欢迎PI携科研团队一起加入;
4、特别优秀者薪酬待遇等可面议。
02
简历投递
1、应聘者请于即日起,登录上海市胸科医院网络招聘平台https://xkrs.shxkyy.com:8989按照系统要求注册填写简历,投递到相关职位。
2、如遇到招聘平台临时关闭无法投递时,还可将个人简历电子版(包括:①各阶段学历、实习、工作经历;②学历证明、毕业生推荐表和成绩单、校级以上荣誉证书、英语四六级等证书;③职称资格;④科研成果等)发至邮箱:xkyy_rsk@126.com,邮件主题中注明应聘岗位、姓名、学历、毕业院校。
3、请勿重复投递简历,招聘信息在职位满额前一直有效。
4、联系方式
联系人:吴老师
联系电话:22200000*5415 62802560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精彩评论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