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请认证 退出

您的申请提交成功

确定 取消

乳腺癌术后肝多发转移一例【PET/CT-MR多模态显像】

2022-11-09 09:33   西安高尚医学影像诊断中心

乳腺癌是女性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在西方国家,其发病率占女性恶性肿瘤的前列,每年北美约有19.2万人患乳腺癌,约15%发生肝转移。

病史摘要

患者:杨XX,女,68岁,患者5年前行乳腺超声提示右侧乳腺包块,行“右侧乳腺单纯切除+右侧腋窝淋巴结清扫”,术后病理提示:右侧乳腺浸润性导管癌(核分级Ⅱ/Ⅲ级),皮肤及乳头未见癌,底部边缘未见癌,淋巴结未见转移癌。 

术后给予4周期全身化疗,并定期复查,未见明显肿瘤复发或转移征象。 近年来由于疫情原因未规律复查,1月前患者一月出现右上腹部不适,行腹部超声提示:肝脏多发实性结节,性质?腹部CT平扫+增强提示:肝脏多发稍低密度结节,转移?右肾上腺体部小结节,腺瘤?转移待排。

为明确诊断肝内多发结节及右肾上腺结节是否为转移,患者来到了高尚医学影像诊断中心行全身PET/CT及MR多模态显像检查。

检查所见

PET全身MIP图:

46461667957477973

PET/CT融合图:术区局部未见明显肿块及异常FDG代谢

97621667957478177

PET/CT融合图:肝内多发低密度结节伴FDG代谢增高

80551667957478272

PET与MR T2WI融合图:肝内多发T2WI高信号灶伴FDG代谢增高,较CT显示病灶明显增多

89991667957478373

PET与MR DWI融合图:肝内多发弥散受限高信号灶

16641667957478430

PET与MR增强融合图:肝内多发结节状及环形强化灶

78191667957478495

PET/CT融合图:右侧肾上腺结合部稍增粗,FDG代谢未见增高

16411667957478564

PET/MR增强融合图:右侧肾上腺结合部稍增粗,未见明显异常强化,FDG代谢未见增高

91361667957478671

PET/CT-MR多模态显像提示: 

1、右侧乳腺癌术后:右侧胸壁术区局部未见肿瘤复发。 

2、肝内多发大小不等结节(较大者约4.5cm×2.8cm×3.2cm),FDG代谢异常增高,提示恶性病变(多发转移性病变);全身其余部位未见确切转移性病变。 

3、右侧肾上腺结合部增粗,FDG代谢未见增高,考虑良性病变(增生可能)。

乳腺癌肝转移

乳腺癌是女性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在西方国家,其发病率占女性恶性肿瘤的第1位,每年北美约有19.2万人患乳腺癌,约15%发生肝转移。

我国近年来乳腺癌的发病率迅速上升,在许多大城市,其发病率占女性恶性肿瘤的第1、2位,30%一50%乳腺癌患者在原发肿瘤切除术后出现局部复发或远处转移。

在这些患者中,约45%的患者出现内脏转移,肝转移的发生率占8%-14%,肝脏是继肺、骨之后第三个常见的乳腺癌远处转移部位,55%-75%死于乳腺癌的患者在尸体解剖中可发现伴有肝转移,在晚期乳腺癌中,有5%-20%以肝脏为首发转移部位,5%-12%的乳腺癌肝脏为唯一的扩散、转移部位。 乳腺癌肝转移的临床特点:

①早期病灶隐匿,可以不表现任何临床症状。而随着病情进展,当患者出现发热、乏力、纳差、腹胀、体重下降和肝功能受损等表现时,提示肝转移病灶已较严重。当出现腹腔积液、黄疸、肝脏肿大等临床症状和体征时已属晚期,常难以控制。

因此,对于诊断明确的乳腺癌及综合治疗后的随访期应常规检查肝脏,以便能在出现肝转移的较早阶段确诊。

这也是能够进行外科干预的最佳时期。 

②与其他部位转移相比,乳腺癌肝转移对化疗、内分泌等全身治疗的反应差,生存时间一般短于常见的其他部位转移(如软组织、骨、肺及胸膜转移等),是重要的预后不良因素之一。 

乳腺癌肝转移的临床检查:

影像学检查是乳腺癌肝转移常用的有效检查方法。超声检查对诊断肝转移瘤具有较高价值。CT具有较高的分辨率,能显示病变的形态、范围、结构及密度等改变;结合增强扫描,可以分辨出血供相对较少的转移性病变,有利于发现小的肝脏转移瘤。

磁共振成像检查具有较高的软组织分辨率,具有多参数、多序列成像的优点,可用于鉴别评价肝脏肿块的良、恶性,早期发现小的转移性病变。

近年来,PET/CT全身显像自应用于临床以来,因其将PET高灵敏度的代谢图像与CT高分辨率的解剖图像相融合,同时又能够在一次检查中对全身情况进行评价,提高了对肿瘤病灶的诊断能力。

其灵敏度、特异性和准确性均高于增强CT。而PET/CT及MR多模态显像,把MR的软组织分辨力高的优势和PET高灵敏度的代谢图像相结合,发现肝脏中的转移病灶的敏感度更高。

讨论:本例患者,右侧乳腺癌术后,化疗4周期,一个月前腹部出现不适,外院CT提示肝内转移,右侧肾上腺转移可能。

而通过全身PET/CT及MR多模态显像,强烈提示肝内多发转移性病变,且PET与 MR图像融合,发现了更多病灶,体现了PET/ MR多模态显像的优势。

同时综合分析PET/CT及MR的图像,基本排除了外院CT提示的右侧肾上腺病灶为转移性病变的可能。

PET/CT-MR多模态显像优势

1、同时具有PET/CT、MR等多项检查功能,实现不同检查方法的优势互补,提供更多信息。

2、MR弥补了软组织高分辨率的要求。 

3、进一步提高了微小病灶及病变早期的检出能力。 

4、多种影像信息相互印证,有利于肿瘤的诊断及鉴别诊断。 

5、可更准确反映肿瘤的边界、浸润深度、邻近器官受侵情况、肿瘤血供及功能代谢等情况。

6、肿瘤治疗前更精准分期、寻找原发灶、放疗靶区划定、治疗中和治疗后的疗效评估。

(本病例来源于高尚医学影像诊断中心,部分文字来源于网络,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乳腺癌,软组织,显像,肝脏,结节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相关阅读

相关推荐

  • 66岁男性,PET/CT在肺癌分期及疗效评估的临床应用
    打开APP 西安高尚医学影像诊断中心
  • 23岁女性,多结节和空泡状神经元肿瘤
    打开APP 西安高尚医学影像诊断中心
  • 赞+1

    您的申请提交成功

    您的申请提交成功

    确定 取消
    海报

    已收到您的咨询诉求 我们会尽快联系您

    添加微信客服 快速领取解决方案 您还可以去留言您想解决的问题
    去留言
    立即提交